文/图 通威股份特种水产研究所 陈齐勇 刘艳平 陈效儒 金国雄 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 廖科伟 柯善强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乌贼膏(又名黑鸡膏)是以天然海洋乌贼(鱿鱼)内脏为原料,经细化、加热、过滤(分离油) 、浓缩、杀菌、烘干等工艺处理制成的膏体物质。因具有浓烈的腥香味,且富含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是水产尤其特种水产饲料中常用的优质诱食性原料。 乌贼膏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到饲料诱食性好坏,极易引起市场快速、强烈的投诉。但乌贼膏因生产原料本身质量不稳定,加之生产商受利益驱使,或阶段性经营压力使然,使得市场现有乌贼膏品质各异,差别较大。本文就近两年所抽检乌贼膏的质量情况作一小结,为饲料企业对乌贼膏质量评述和使用提供一份参考数据。 乌贼膏一般为桶装,质检员须抽取桶中下层的样品,必要时可制作管状取样器,确保抽样代表性和原料品质,质量评判指标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外观色泽 乌贼膏通常为黑色或褐色的膏状物质,有油质感,带发酵清香味。不同厂家、不同批次色泽略有差异。尽管乌贼膏在配方中用量不大,但因其本身色泽较深,对饲料成品的颜色存在一定影响,若不同批次乌贼膏颜色差异太大,会引起成品颜色的差异。如图1中乌贼膏颜色非常黑,有可能是墨汁未去除乌贼墨汁或去除不干净,这种品质的原料不仅会引起成品颜色变深,可能还会引起动物神经麻痹进而拒食,试验证明过黑的乌贼膏诱食性确实比较差。因此原料验收时必须注意其色泽。 图1 颜色偏黑的乌贼膏 二、水分含量 乌贼膏水分较高,经抽检的5个厂家近1000吨产品,水分含量多在30%-35%(见表1),个别厂家控制较好,均在30%以内。水分过高,原料容易生霉酸败,因此尽量控制在30%以内。 图2 乌贼膏的常见颜色 三、蛋白和氨基酸 乌贼膏蛋白含量一般要求大于30%,实测值在30%左右,其氨基酸含量丰富,比例平衡,且消化利用率高,是优质的动物蛋白源。如表2所示,抽检部分批次乌贼膏氨基酸结果,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高,营养价值较好。其风味氨基酸如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含量也较高,是乌贼膏强诱食性组成因素之一。 表2 乌贼膏氨基酸组成(%) 图3 乌贼膏表面发霉 四、油脂和脂肪酸 乌贼内脏油脂含量较高,但因加工工艺不同,乌贼膏油脂含量差异较大,从15%到35%不等。乌贼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是较好的脂肪源,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但油脂含量太高不利于生产加工,且影响到其他营养指标。因此生产过程中一般20%-25%较为适宜。乌贼膏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见表3),ω-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0%左右,极具营养价值。 表3 乌贼膏脂肪酸组成(%) 图4 乌贼膏油脂含量过多 五、安全指标 乌贼膏系动物源性产品,须定批检霉菌总数、沙门氏菌、铅、氟、砷、镉、汞等指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螃蟹料对镉的安全限量为1mg/kg,而乌贼膏中镉含量可高达100mg/kg以上,通常在20-100mg/kg之间,所以螃蟹料中尽量少用乌贼膏,并最好每批检测镉含量,以防超标。 乌贼膏因脂肪含量高,须批次检测酸价和挥发性盐基氮,并谨慎储存。通常乌贼膏挥发性盐基氮较高,但尽量控制在300mg/100g以内。酸价则最好低于40mgKOH/g。 六、掺假 乌贼膏为稠膏状,对质检人员参加辨识能力要求较高。常见掺假物有海盐(海盐应小于5%)、海砂、磷脂等。正常乌贼膏易溶水,将乌贼膏溶于水搅拌,观察杯底是否有沉淀物可判断是否存在砂土掺假物,通过化验灰分也是一种方法。 因乌贼油经济价值高,为有效控制乌贼膏生产企业提取乌贼油高价销售,再掺入低价油脂如磷脂油等,可通过测定ω-3(脂肪酸分析)以有效控制乌贼膏的原料情况,如掺有磷脂油的乌贼膏若仔细观察可见黄褐色物质(浸泡不溶于水),通过脂肪酸分析发现,ω-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偏低,丙酮不溶物高于正常乌贼膏。通常乌贼膏ω-3不饱和脂肪酸应控制在25%以上。 乌贼膏因其极具应用价值但品质难以控制,饲料企业对其又爱又恨,但通过抽检可总结出主要生产厂家的质量情况,根据产品质量和厂家信誉来选择优质供应商并建立评估质量,可减轻品控工作,降低乌贼膏不合格率。 【关键字】:水产网 乌贼膏 质量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