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水产频道论坛 少数派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去年我曾经写过,对虾饲料经销商正在成为养殖产业中的鸡肋,是因为饲料经营商在养殖户与厂商间游走,巨大的资金压力让自己处境困难,经营几近无利。没有想到一年后的今天,对虾养殖环节,也正重复经销环节的悲剧,一步一步变成让人无语的鸡肋。 鸡肋味道鲜美,让人弃之可惜,然而无肉,吃不饱,坚持下去则结局难以预测,或悲或喜。从今年的养殖形势来看,几近八成多的人接近亏损,仅两成的人处在保亏与盈利。这种悲剧性结局,真让人无语。在此形势下,依然有不少饲料厂、药厂、苗场推出自己成功的例子,以激励同行,推广自己的产品。这个宣传无可厚非,但让人恍惚间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没有使用到一种产品、一种药品、一个苗场的苗。 这个认识有很大的欺骗性,让人感觉自己失败只是个案,仅仅是自己产品使用不当或运气不好,而忘记了整个行业的总体下沉的趋势。这真是中国的国情,与当前反腐败宣传的巧妙引导几乎一模一样:贪官都是道德腐败份子,个个与数名女性、十数名女性保持不正当的关系,而这种个人道德腐败,导致了其种种贪污、黑幕操作,腐败只是个人道德低下的结果,而不是我们的权力体制出了问题。 不管别人怎么解释,我的看法是,养虾整体正在沉沦。种苗、池塘硬件、海区环境、药品质量、甚至饲料质量都有很大的问题,回避这些是不现实的。接近八成的人亏损不是开玩笑的,它会形成连环反应,引发大面积亏损,从做苗到生产饲料,每一个养殖环节都可能出现亏损,谁也逃不了。一旦养殖户认为养虾如同鸡肋,大量的养殖池会荒废,雪崩效应一旦形成,大家都不好过。看看曾经的养殖大区——北海党江镇,很多池塘开始长草,曾经养殖户外出打工,赚的钱比在家养虾多。效应已经出现:养殖户八成亏损、苗场六成亏损、经销商七成亏损,饲料厂我不太了解,但小药厂的宭迫,谁都看到了。 谁是雪崩的始作者?考究这个成了罗生门。苗场骂亲虾供应者,说亲虾质量下降是明显的事实,但很多苗场也不干净,违规使用大量抗生素是做苗的公开的秘密——这个真的不要反驳!我所在的地区,今年权威部门抽检八个苗场,五个发现有使用黄药粉,这个黄药粉成分是什么,大家可以百度。养殖户的池塘也要反思,有些池塘都养殖了十年了,年年设施不变,十年,我都从一个帅小伙变成大叔了,你的池塘还是一副年轻的模样。 从养殖户角度,很多环节是无法控制的,如种苗、海区环境、药品质量、饲料质量,唯一能控制的,无非只有自己手上的几亩池塘。加强硬件设施,是唯一避免被淘汰的手法:更小型、更多的增氧设施、换水更充足、更细心的技术的管理。不要相信大专家的教导,粗放型鱼虾混养真不是未来养殖方向。事实已经证明,一亩左右小池塘一样可以养二十多头的大虾,产量也很高,成功率也不错。 请点击链接,参与话题讨论:http://www.fishfirst.cn/thread-42202-1-1.html 【关键字】:对虾,鸡肋,养殖户,水产养殖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