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智能监测溶氧水温,让鲫鱼养殖变可控

2015-11-2 09:01|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36240|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通过使用水质在线监测仪对试验塘溶氧和水温的监测,了解风向、气候、池塘环境等因素对鱼塘溶氧高低、分布的影响,以及溶氧和水温的变化对于鲫鱼摄食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文/图 成都通威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杨阳 刘匆 文加林 匡小玉 何雷 刘红雨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朱泽闻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通过使用水质在线监测仪对试验塘溶氧和水温的监测,了解风向、气候、池塘环境等因素对鱼塘溶氧高低、分布的影响,以及溶氧和水温的变化对于鲫鱼摄食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前言
  
  苏北地区是全国主要银鲫养殖区域,塘口面积大(多在100亩以上),养殖密度高(2000尾/亩),增氧机配备不足或者无增氧机(每千瓦增氧机负荷50亩以上),换水不方便。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和风浪。增氧机只起到一个搅水、救急的作用。通过使用水质在线监测仪对试验塘溶氧和水温的监测,了解风向、气候、池塘环境等因素对鱼塘溶氧高低、分布的影响,以及溶氧和水温的变化对于鲫鱼摄食和生长状况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对池塘养殖进行调控。
  
  二、溶氧与养殖情况相关性分析
  
  1、池塘溶氧的昼夜变化
  
  各池溶氧水平尽管有高有低,但其昼夜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来说,浮游植物密度高、天气晴朗,溶氧的昼夜差异大,反之则差异小。每天凌晨4-5时池塘溶氧最低,天亮后水中的浮游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产氧,溶氧开始上升,到下午18时左右池塘溶氧最高,此后,水中溶氧量逐渐下降,到早上日出之前减到最小值,所以凌晨易出现缺氧泛塘。
  
  2、池塘溶氧的垂直变化
  
  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多,光合作用产氧多,溶氧量可达l0mg/L左右。下层正好相反,产氧少而耗氧量大,加之白天由于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在没有人工增氧的池塘中,溶氧在水中的分布呈现出从上到下垂直递减状态。
  
  池塘溶氧垂直变化曲线
  
  3、气候对池塘溶氧的影响
  
  一年中溶氧量的最高值往往发生在高温的夏季。而夏季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快,耗氧大。再加上浮游生物的数量多,故溶氧量的最低值往往也是出现在夏季。池塘水体溶氧在晴天中午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在夏秋季,高产鱼池经连续晴天之后,午后突然有阵雨,打破了原有水温、溶氧分层,而提前对流呈现水体翻匀,便出现鱼浮头现象。
  
  4、池塘溶氧水平变化
  
  溶氧的水平变化,主要是由于风向、风力以及浮游生物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等水平分布差异的综合作用所致。
  
  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氧和从空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高,风力越大,上下风处的溶氧差距也越大。因此下风口鱼的吃食明显好于上风口,且在料台摄食范围也大于上风口。但夜间溶氧的水平分布恰恰与白天相反,这是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高。故清晨鱼浮头,一般总在池塘的下风处开始。
  
  5、增氧机对于池塘溶氧的影响
  
  进入6月份以来,绝大多数鱼池在夜间需开动增氧机增氧。从每日溶氧变化来看,增氧机运转开始后1-2小时内,溶氧水平可上升1-1.5mg/L,至日出之前,基本上不再有太大的变化。当增氧机开动后,池内的鱼全集中在增氧机周围5-10m范围内。
  
  开机前,池塘溶氧只有垂直分布的变化,而垂直分布的变化与白昼相比,溶氧水平从表层到池底呈直线型平缓下降。开机以后,池塘各水平溶氧基本上趋于一致。夜间开机以后,如果停机,即使较短时间,也会导致整个池塘溶氧急剧下降。当溶氧值降到2 mg/L 时就要立即开启增氧机,直到第二天日出后水温上升。
  
  6、溶氧对鱼摄食的影响
  
  溶氧在2mg/L左右的时候,料台只有很少的鱼在水底下吃料。3-4mg/L左右的时候,只有少量的鱼在水面,游动也缓慢,并且容易受惊。一直到溶氧达到8mg/L之前,都能明显观察到随着溶氧的增加,吃料过程中鱼游动更迅速,抢食更凶。
  
  当投喂饲料时,大量鱼聚集在投饵机周围抢食,会造成局部溶氧明显下降。通常在投料30分钟的时候,溶氧就会下降3mg/L左右。所以会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开始投料的时候鱼吃料较好,随后摄食鱼减少甚至散去。过一段时间又回来。所以,料点处溶氧应尽量保持在6mg/L以上,并且投饵机分散开,使得每个投饵机负荷的鱼的数量较少更好。
  
  7、总结与建议
  
  (1)一般溶氧在3-4mg/L以上时,鲫鱼才开始吃料。考虑到鱼集群会消耗氧气,建议投喂饲料前,料点溶氧应在6mg/L以上。
  
  (2)通过变换投饵机位置,使投饵机尽量处于池塘高溶氧区,能有效增加投饵率,降低饵料系数,增加生长速度,减少鱼病。延长投饵机伸向塘中间的长度,以消除背风的不利影响。清除鱼塘周边阻碍风的不利影响,如提高水位,降低堤坝,清除周围杂草芦苇,树木等。
  
  (3)虽然现在鲫鱼养殖基本上都采用投饵机驯化的方法投喂,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会出现鲫鱼不上浮集中摄食的情况。在料点溶氧充足的情况下,根据鲫鱼大小,水温等情况通过投饵率计算出投喂量,再加上人工查料等措施,也能准确确定投喂量。
  
  (4)通过多个鱼塘测量数据的总结,阴天、雨天、雾天等天气,即便有风,溶氧也是很低的。上风处溶氧明显低于下风处溶氧。水底层溶氧明显低于上层溶氧。鱼集群摄食,会使局部溶氧降低。藻类光合作用,是水体溶氧主要来源。
  
  (5)单凭经验,很难准确判断池塘溶氧的高低。采用溶氧仪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应大力推广溶氧仪等先进仪器,以便能有目的的采取增氧措施,尤其是有增氧机的池塘,才能有目的的发挥增氧机作用。
  
  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公司提供的水质在线智能监测系统,监测测鱼塘中不同位置、深浅的溶氧和每天池塘水温
  
  三、水温与养殖情况相关性分析
  
  1、池塘水温季节变化
  
  在 5月份水温开始随着气温上升。夏季高温期出现在 7月中下旬。所以要依季节不同调节水位以控制水温,在春季水温较低时,鱼池水位要浅,以利于池塘水温的提高,这对鱼类的摄食、生长和池塘天然饵料生物的繁殖都有利。随着季节推移,水位应逐渐升高,至夏季加至最高水位,使下层水温不致过高而影响鱼的栖息和生长。冬季加高池塘水位以保温,若遇寒潮来袭,更应预先加深池水,以免寒潮到来时因水浅而使水温降得过低。晴朗天气则适当降低水位加快水温提高,有利于鱼类生长。
  
  2、池塘水温昼夜变化
  
  夏季晴朗天气日温差较明显,冬季昼夜温差较小。每日最高/低水温较气温滞后 2-4小时,水位越深,滞后时间越长。白天平均水温一般低于平均气温,而晚上则高于气温,水温最高时间是14-15时,清晨水温最低;白天水表层温度一般高于水下层温度,之差可达2-3℃或更高,晚上则相反。无风闷热的天,池水上下层水温之差过大时,一般在下午3时左右,采取人工搅水或增氧机搅水的办法,调和温差,打破热分层现象。
  
  3、池塘水温和水质指标的关系
  
  在适合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进食量增加,生长也快。常见池塘养殖品种适宜水温为 18~26℃。最佳繁殖水温通常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随着高温期的到来,投料增加,鱼的消化率增加,池塘底部残渣,粪便等都会随着水温的增加分解速度加快,造成池塘的溶氧也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使得氨氮和亚硝酸盐过高而影响鱼的生长,而且水温上升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因而容易产生池塘缺氧,这种现象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明显,必须引起注意。
  
  4、总结与建议
  
  据池塘水温的变化特征,建议:池塘面积不能过小,小面积水体其水温变化幅度与气温相差不大,缺乏缓冲温度剧变的能力;池塘水深不宜太浅或太深,较深的水体易形成热分层现象,对养殖极为不利,一般以1.5-2.5m为宜。
  
  依季节不同调节水位以控制水温,春季浅水位,有利于池塘水温的提高,夏季深水位,以利鱼避暑;冬季深水位,以利鱼越冬。池边不宜有高大物体,池中不宜有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以免遮光,影响升温。冬季在挡北风的池边搭防风棚,以防塘中水温降得过快;风力较大地区,在池塘挡风面栽种树木以挡大风,保持池中一定水温;用温度较低的溪水或井水时,应加长流程或在贮水池存段时间以提高水温;池塘中越冬,采取越冬前多投喂精料、增强鱼的体质,提高其体内的含脂量。

  【关键字】:智能监控 溶氧 鲫鱼 水产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