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 唐东东整理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11月2日,国内最大的畜牧企业温氏集团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证券简称为“温氏股份”,当日总市值达2087亿元,跃升为国内农牧行业市值最大的上市企业,也是唯一的千亿级别的农牧上市企业。 图1 主要的农牧上市企业总市值对比(亿元)
上市姗姗来迟 据媒体报道,上世纪90年代温氏集团就谋求进入资本市场,其最大阻碍是股东人数超出相关政策规定。1986年,温氏集团创始人温北英认为财富不要集中在一个手里,而是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的果实。
在创业发展过程中,温氏集团实行了员工股份合作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股东和员工利益的相对统一,也因此造成了超过7000名自然人持股超过80%的局面。而根据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公司法》修订版第七十九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两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温氏集团的上市计划就此搁置。
2011年3月,温氏集团选择先行拆分旗下兽药资产大华农,后者成功登陆创业板。2012年9月底,集团上市之路出现转机,中国证监会通过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为股东超“200人”上限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进行股份转让交易打开了一扇门。2013年温氏集团为了规范工会代持行为,按照证监会相关规定以公证方式对该部分代持股权进行了股权确权工作;于2014年6月向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申请进行公司股份的托管;2014年9月,温氏集团通过证监会审核,成为非上市公众公司。经过上述系列调整,扫清了温氏集团上市的重大结构性障碍,随后快马加鞭地开启了整体上市之路。
2015年4月27日,大华农发布温氏集团整体上市方案,温氏集团计划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大华农,谋求集团主营业务整体上市。8月2日,该吸收合并事项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通过。
11月2日,温氏集团以1:0.807的换股比例,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吸收合并大华农(即每1股大华农股票可换得0.807股温氏股份股票),成为创业板换股吸并后整体上市的首例。据温氏股份最新公告,公司此次公开发行4.35亿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规模将达到36.25亿股。此次换股吸收合并的发行价为16.15元/股。
上市后,温氏股份成为涵盖畜禽养殖、兽药生产、乳制品生产、农牧设备制造、海洋养殖等多个业务板块的全国性大型现代农牧企业,围绕养殖业务为核心打造更完整的产业链。此前,温氏集团相关负责人称,整体上市后温氏集团不会借资本市场发展别的行业,将坚守主业、推动食品加工业,“目标是逐步将温氏集团打造为世界一流、全产业链的大型农牧企业。”
造就了约48个亿元户 原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股东温鹏程等45位自然人及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共同为温氏股份的发起人,合计为3142144804股,45位自然人的出资比例共占50.431%,持股比例在0.048%-3.337%之间。
之后温鹏程等11位发起人及家族成员注资,2015年10月30日时温氏股份的总股本数增至3625247380股,45位自然人的持股比例区间变更为0.042%-4.15%。按照每股16.15元的发行价计算,45位发起人中除了陈树汉(0.25亿)、温子荣(0.92亿)之外,其余的43名发起人身家均超过1亿元。
温氏股份18名高管共持股26.99%,伍政维、傅明亮、罗旭芳、陈峰、梅锦方等5位非发起人中,前4人的身家超过1亿元。
温氏股份的股本结构较为分散,无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单一股东,各股东的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均较小,温氏家族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温氏家族成员11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60694787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74%,按照每股16.15元的发行价计算,身家达到98.02亿元。其中刘容娇、孙芬、古金英等3人为温氏家族成员,但非公司发起人及非公司高管,三人身家分别为1.25亿、0.99亿、0.14亿。
总计而言,温氏股份上市后共造就了约48位身家财富过亿者。 表1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 表2 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表3 温氏股份45位发起人的身家情况(亿) 【关键字】:温氏股份,上市,48,深交所第一股,水产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