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合影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2015年11月16-17日,由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广东省水产学会、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学科群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承办,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广东水产学会理事长吴灶和教授、中国水产学会交流处吴凡修、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主任委员王清印等约30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广东水产学会理事长吴灶和教授 中国水产学会交流处吴凡修 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主任委员王清印 前排嘉宾 会议主要围绕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浅海、池塘、滩涂、陆基工厂化及深水网箱等综合养殖技术、养殖模式、养殖环境与生态保护、遗传育种、病害防治、营养与饲料、海水养殖设施与养殖工程、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以及海水养殖发展战略等相关领域进行了研讨。 会场现场 与会专家就目前水产种业的发展、水产养殖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战略先后做了主题报告。 会上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小立就我国南方海水鱼养殖与饲料产业发展策略进行了报告,主要围绕南海区目前的养殖情况、海水鱼养殖业待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饲料产业的现状和对行业的未来做了展望。其中他指出制约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种质退化,良种选育水平低,二是病害泛滥,防治体系不健全,三是养殖技术水平落后,四是人工配合饲料利用率低,五是现有喂养方式弊端突出。杨小立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为要优化养殖模式、优化饵料营养组成及投喂方式及利用调节技术改善养殖水质。 中国海洋大学温海深教授做了题为浙江省海水鱼类繁殖及良种培育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主要围绕花鲈种类分布与主要生物学特征、花鲈养殖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花鲈种子工程相关研究和中国海洋大学有关花鲈相关研究进行展开。温教授指出花鲈主养区产业正面临着种质退化、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流通与加工产业滞后,活鱼价格偏低的空前挑战。温教授建议通过拓宽销路、提高科技含量和优化养殖模式进行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温海深做题为《试论我国花鲈养殖产业发展与种子工程》 随后,针对“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生态养殖与环境、营养饲料与疾病防控”等热点领域进行了专题研讨,参会人员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做题为《斑节对虾养殖的发展机遇》报告 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李健做题为《虾蟹生态养殖技术体系》报告 大连海洋大学 院长、教授常亚青做题为《海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刘英杰做题为《中国水产种业发展报告》 集美大学王志勇做题为《大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做题为《贝类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 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做题为《基因组时代的海水鱼类遗传育种》、 中山大学何建国做题为《对虾抗病毒免疫研究进展》、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楼宝做题为《浙江省海水鱼类繁殖及良种培育研究进展》 【关键字】: 海水养殖 研讨会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