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 帝斯曼亚太水产会议 从左至右分别为青岛赛格林吴永恒、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勣、澳华集团邓登、DSM骆作勇、DSM张琳、通威集团米海峰、大北农集团孙陆宇 11月20日,每年一度的帝斯曼亚太水产会议在泰国曼谷铂尔曼皇权酒店隆重举办,会议一如既往的吸引了一批来自泰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水产饲料企业代表及科研人员200余人参加,帝斯曼中国邀请了来自通威集团、海大集团、大北农水产科技集团和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与会。 DSM亚太区营养产品部市场总监Christos Antipatis 会议在DSM亚太区营养产品部市场总监Christos Antipatis的致辞中拉开序幕。 此次会议邀请了六位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其中包括两位2011版NRC ≤鱼类与甲壳动物营养需要≥主要编委,与会专家分别就仔稚鱼营养、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肠道健康、水产动物病害的经济影响、欧盟食品和饲料安全标准及对虾生物安全防治方法与挑战做了精彩报告,参会嘉宾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报告主要内容及精彩要点 《仔稚鱼的营养研究》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教授大学Professor Dominique Bureau 作者简介:Dominique Bureau 教授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 2011版NRC主要编委之一, 主要研究领域为营养物质的代谢利用、仔稚鱼饲料配方、原料评价及环境管控对鱼类养殖的影响等.目前是NRC亚洲水产饲料配方数据库项目的带头人(AAFFD). Pro. Bureau认为:水产动物发育早期,其生理结构会迅速发育。仔稚鱼早期的饲料,虽然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占比很少,但其作用至关重要。虽然,业界对其消化器官和消化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其早期的消化腺容量和功能仍所知甚少,对其营养需求的了解也并不丰富。 目前所使用的仔稚鱼人工饵料多采用微胶囊、微包被、微粘合颗粒三种形式,粒径约为50-200μm,而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这些不同种类的微颗粒饲料都很难完全替代生物饵料满足仔稚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人工饵料,甚至是养殖的轮虫、卤虫,都会丧失某些天然饵料所特有的因子。而早期营养的缺失,将会对水产动物今后的生长发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水产动物早期需要优质的营养,因此饲料变得昂贵,但当我们真正理解水产生物的营养需求,这终究会得到解决。并且,如何通过有效的投喂使得他们真正得到所需的营养,是我们通常所忽略,而在这一课题中的确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要点: | 为多品种、多阶段、多重量范围和饲料类型的仔稚鱼提供精准的细分营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 水产动物开口阶段(Weaning)的营养对后期发育、健康、肉品品质及盈利水平至关重要. | 鱼类营养需要不能够只是满足"Eyeball requirement",从营养需要过渡到最佳需要,更重要的是如何"Deliver",也就是说纸面上的需要远远不够,要做到通过营养素的平衡、消化和吸收传递给动物获取. | 与鱼粉相比,植物蛋白中缺失的主要营养素为: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核苷酸、牛磺酸、胆固醇等. 《特殊生命阶段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和供给》 苏格兰斯特林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Professor Douglas Tocher 作者简介:Douglas Tocher 教授 苏格兰斯特林大学 水产养殖研究所, 2011版NRC主要编委之一.长期从事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代谢、合成对水产动物早期发育的影响, 是期刊≤Aquaculture and Fish Physiology and Chemistry≥ 的主编. Pro. Tocher的报告讲述了水产动物在特定时期对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对鱼类和所有脊椎动物而言,其生物学及生理特性决定了其无法利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他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所需的高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在代谢调节和保持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C20,与C22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如DHA,EPA,还有n-6系类的花生四烯酸等。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饱和脂肪酸最小量的需求上,而作为主要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鱼粉和鱼油是其主要的供应源。有限的供应致使养殖中的水产品中所含EPA和DHA含量日渐减少。进而影响其所含高不饱和脂肪酸对养殖鱼体的供应,造成供应的不足。 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供应是如此的重要,而在现实中其供应量又是如此的有限,寻找能够替代鱼粉和鱼油的高不饱和脂肪酸将尤为重要。海洋微藻类,与通过基因改造的油料作物种子将成为两种潜在的优良油脂来源。而科学界对这种中油脂来源能否使用一直存在争论。海洋微藻主要是由于其对生产工艺和费用的高度需求,而转基因作物一向是被病垢和排斥的焦点。希望将来能够有结合两种来源优势的油脂源出现以解决对DHA与EPA的缺乏问题。 要点: | 海水动物获取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DHA和EPA)途径只有两个: 从环境中获取或者从鱼粉及鱼油中获取. | 淡水鱼可以通过C18:3n-3合成EPA和DHA, 而海水鱼则不能或者只能够在关键组织(如脑)中合成DHA和EPA. | 在海水动物中,高比例用植物油替代鱼油(如80%)会造成生长抑制. | 水产动物必需脂肪酸(EFA)需要重新评估,目前只有可以预防缺乏症的最低需要量,还需进一步研究获得最佳的添加剂量,以期获得更快的生长速度. | 淡水鱼配方注重C18脂肪酸,而海水类配方更注重DHA和EPA的含量. 《肠道健康在水产营养和健康中的重要性》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Dan Merriffield 作者简介:Daniel Merrifield 博士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 Daniel在普利茅斯大学带领了一个水产动物营养与健康的研究团队,发表了超过50篇的前沿文章,近期更是出版了唯一一部研究鱼类肠道健康和菌落的专著, 他还是Plos One, Aquaculture Research, Aquaculture Internationnal及 Journal of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等期刊的编委. Pro. Merrifield讲述了肠道健康对于水产养殖营养与健康的重要性。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肠道动态平衡,物质流通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成为很多病原体进入水产动物体内的入口和通道。因此,如何保持肠道微生物群体的稳定和平衡成为保障动物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长期的研究中,益生菌和益生元通常被认为能够保持健康肠道,而并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中。但其作用剂量计反应的机理仍不完全为人们所清楚。通过提高我们对肠道菌群以及对添加菌群在肠道中的作用机理的基本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益生菌和益生元在水产动物中的添加,今后的研究将对这些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要点: | 典型有鳍鱼类消化道含有菌数104-108CFU ml-1. | 微生物菌落的作用:a. 刺激表皮细胞增殖b. 促进营养素代谢c. 固有免疫反应d. DNA复制e. 细胞分化| 控制肠道菌落的添加剂: 植物益生素、酸化剂、益生菌及益生素| 益生菌的缺点: 稳定性差及变异性大、在肠道的存活率低 《水产病害在亚洲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经济影响》 泰国fishvet集团资深科学家Dr. Andy shinn 作者简介:Andy Shinn 博士, Fish Vet集团亚洲有限公司. Andy长期从事于鱼病研究,在国际前沿期刊上发表过120篇的研究文章,有超过26年的水产养殖鱼病研究经验. Pro. Shinn所做报告主要展示了水产疾病对亚洲水产养殖造成的重大经济影响。报告主要阐述了在亚洲各种疾病暴发对水产养殖品种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报告最后还提到了目前两个主要的生产系统及他们对疾病威胁的反应。一是:一个最小化投资的生产系统,其很少有生物安全有关的设施,不断遭受疾病威胁与损失。二是:一个有高水平投入的稳定的生产系统,其疾病少发,但却在爆发时有着致命的后果。为证实这两种系统,从1985-2015年,两个模式相差较大的对虾养殖国家,孟加拉和泰国则被一直检测以验证,当其生物安全防御系统丧失后整个养殖生物体系的变化。 《欧盟食品和饲料安全标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关注点》 联合国食品和农业咨询顾问Jon Ratcliff 作者简介:Jon Ratchliff, 联合国食品和农业咨询顾问,专长是从农场到加工过程中的HACCP过程控制. Pro. Ratcliff的报告展示了对于零售商和消费者,欧洲食品、饲料安全的标准。包括欧盟对2030年鱼类产品的发展预期,其中水产品增长3500万吨,增长率100%。目前,欧洲消费者可以完全接受养殖的品种有三文鱼、贻贝和巴沙鱼,一半接受热带虾类。在欧洲消费者的观念中,养殖鱼产品和野生鱼产品在品质、环保、新鲜度、性价比等方面基本相当,而养殖鱼在动物福利和健康方面优于野生鱼,在可获得性方面则相反。文中还提到饲料污染是导致许多食品危机的原因之一:在养殖鱼中,饲料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主要关注考虑在高用量的鱼油、鱼粉和鱼产品加工副产物带来脂溶性环境污染物的问题。 《对虾生物安全防治方法和挑战》 Victoria Alday-Sanz 作者简介:Victoria Alday-Sanz,博士,沙特阿拉伯,国立水产集团生物安全主任.长期从事于对虾病害防治工作. Pro.Alday-Sanz做了对虾疾病与预防:处理方式及挑战的报告。病害是对虾养殖产业的最大威胁,并给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些病害有可能带来短期急剧的死亡,也有可能带来对虾慢性的死亡,生长减缓。而这些结果,所造成的经济影响都是巨大的。 面对病害,生物安全需要尽可能地做出应对以避免疾病,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发达的交通运输使得对虾疾病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问题。轮船的压舱水将这些病原带到了任何人类活动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因此,这些应对的办法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包括立法、诊断,监督以及农场管理规程。 国际立法能够缓解病原的跨界传播,并规范兽药的正确使用。工业化水平的生物安全需要考虑其特定的养殖系统。亲本适宜的基因特性及亲本的健康都对养殖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病原在疾病的发生中其首要的作用,而病原也是与养殖操作有很大关系。操作者应该深刻地了解良好的水源是控制疾病泛滥的根源。 动物的健康需要被很好地整合到动物的养殖当中,需要统筹地考虑疾病,健康,生产计划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这些日常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疾病的发生和爆发。 文稿翻译,特别感谢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勣博士、澳华集团邓登博士、DSM骆作勇博士鼎力支持 【关键字】:DSM 亚太 水产会议 帝斯曼 水产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