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第六届石斑鱼论坛精彩大放送(附完整议程)

2015-11-26 08:38| 发布者: 渔歌子| 查看: 15467|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第六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以下简称“石斑鱼论坛”)将于2015年11月28-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举行。据了解,本届石斑鱼论坛引起了行业人士的重视和关注,9所高校,12家科研机构,2
        水产前沿杂志  罗少蒙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第六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以下简称“石斑鱼论坛”)将于2015年11月28-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举行。据了解,本届石斑鱼论坛引起了行业人士的重视和关注,9所高校,12家科研机构,20多家企业将会助力本届石斑鱼论坛,预计参会人数将超过600人!

  

  “让石斑鱼生产一线人员得到更多关注!”
  
  本届石斑鱼论坛由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海南大学、中山大学联合主办,《水产前沿》杂志协办,并得到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
  
  “协会从成立到现在不到两年,能够主办第六届石斑鱼论坛,不仅为协会成员创造一个好的平台,更让像我们这些奋斗在石斑鱼生产一线的行业人士得到更多的关注,为这个行业作出我们的贡献!”作为本届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会长蔡春有表示,办会最大的初衷在于促进协会和石斑鱼行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据透露,本次石斑鱼论坛首次由行业协会牵头主办,同期举办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的第二届年会,不仅融合了南北方的石斑鱼技术和市场,更为石斑鱼行业生产一线人员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分享交流平台。
  
  “更多互动交流,更贴近生产实践”
  
  “相比于往届,本届石斑鱼论坛最大的亮点在于特别设置了一个小时的互动交流环节,更多互动,更多交流,更贴近生产实践,更强调生产一线人员的参与。”据本届石斑鱼论坛会务负责人林鸿彪介绍,本届论坛除了邀请麦康森、夏军红、陈育民、李振生等学术大咖坐阵,还邀请了万宁东澳龙胜水产种苗繁殖场董事长蔡东霖、乐东佛罗达海水鱼类繁养场董事长叶亚二、三亚鑫明珠绿色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玉峰、海南恒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雄、海南大顺发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英奋等海南石斑鱼养殖企业翘楚现场解答参会人员关于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林鸿彪表示,随着石斑鱼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石斑鱼论坛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多吸收生产实践的一线工作人员,以此提醒从事水产研究的相关人员,科学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应该向屠呦呦老师那样,对生产实践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石斑鱼行业发展趋向良种化、产业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苗种的规模化培育,人工苗种替代了野生苗种;石斑鱼的人工配合饲料正在替代冰鲜杂鱼;养殖模式从单纯的网箱养殖发展到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也正在兴起,石斑鱼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形成相当的产业化规模。
  
  但是,目前来说,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良种覆盖率极低,石斑鱼类养殖业良种覆盖率几乎为零,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第六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组织委员会主任林浩然院士在广东海洋大学八十周年校庆院士论坛上表示:“开展石斑鱼优良品种培育,获得形状优良的苗种,促进石斑鱼养殖良种化、生态化、集约化、工程化,对石斑鱼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石斑鱼良种选育进程,林浩然院士透露在第六届石斑鱼论坛上会有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对于石斑鱼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除了纯良种市场有待规范,蔡春有表示目前行业最大的弊端是石斑鱼成鱼市场的覆盖面问题,“由于技术和市场限制,目前石斑鱼流通主要以活鲜形式销售,难以发展和扩大,如果以后想要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应该选择走加工出口的形式。从育苗到流通,形成更大的产业化规模。”蔡春有提到。
  
  附完整会议议程


【关键字】:第六届 石斑鱼论坛 议程 水产网站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