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越南水产养殖背景情况: 主要养殖品种查鱼(2009年后其取代巴沙鱼)为主养品种,另有南美白对虾、草虾、罗非鱼、乌鳢、蛙和本地特色淡水品种以及少量海水品种。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南部湄公河出海口的九龙江平原,查鱼养殖最大的区域位于九龙江平原的同塔省、茶荣省等地,养殖方式是高密度池塘养殖,产量大约在130万吨,90%以上作为加工原料鱼做成成鱼片出口;南美白对虾也主要在南部,中北部有少量养殖;草虾主要在南部金瓯省,养殖方式是低密度牧养,2014年越南虾的总产量为66万吨,主要供出口;乌鳢、蛙等各有几万吨的产量;和行业内人士交流了解到越南水产饲料产量有300万吨左右,其中查鱼料有220-240万吨,虾料有40-60万吨,乌鳢、蛙料有几万吨;查鱼料主要由越南本土饲料厂占有,其他品种水产料主要由外资企业占有。 越南南部养殖品种-查鱼(Tra) 查鱼池塘投料 2015年11月下旬,我们在越南南部的同塔省考察了查鱼养殖场,并和当地行业人士进行了交流,以下就查鱼有关的养殖情况记录如下:查鱼养殖场位于河道边上,面积15亩的池塘(1公顷)比较常见,方形、水深4-5米,不用增氧机和投料机,池塘多为养殖户自己的私有土地(稻田)改造,若租塘养殖,塘租大约在600-700人民币元/亩,水源为河水,中、后期每天加水,不定期进行底层抽淤排污作业;每批次亩产量在5万斤(25吨)以上,高的亩产可达到6.5万斤(33吨,即每公顷产量为500吨,这个产量和国内天津集约化大棚养殖罗非鱼的产量相近);查鱼出塘规格在900克/尾左右,不能过大。因为越南南部全年气温都在28度左右,查鱼周期为6个月,一年可以养殖两个批次,这样一个15亩的池塘一年可以出鱼达到1000吨!使用饲料1500吨!根据鱼的大小投喂不同规格,同时也是不同档次的饲料,从鱼苗粗蛋白40%到成鱼粗蛋白18%,粗脂肪含量相应的在8%-3%,养殖中、后期以粗蛋白24%为主。所投饲料全为膨化料,不用投料机,把料直接倒入池塘即可,全程饲料系数在1.5-1.6。 分析查鱼的养殖模式和查鱼产业链: 查鱼能够高密度养殖的关键因素是,一、作为鲶鱼的一种,查鱼品种本身耐低氧,对水质要求不高;二、频繁的换水,每天加水4-5小时(拜访的养殖户告知的),在养殖后期达到1-2遍/ 天的换水量;三、养殖过程中及时从池塘底部抽出粪便、淤泥,减少粪便对水体的污染;四、池塘水深达到5米,底层可以形成静水区,有利于粪便沉积,鱼可以在中、上层水体活动。 受海外需求的影响,查鱼现在的出塘价在3人民币元/斤,养殖户处于亏损边缘,由于查鱼基本是供加工鱼片使用,鱼片加工厂控制了整个产业链,占了整个饲料市场,或自己生产饲料,或和饲料厂紧密合作,养殖和饲料板块没有利润或只有很薄的利润,利润集中到了食品板块,由于亩产量高,有的鱼片加工厂自己进行养殖,或组织养殖,比如我们拜访的一养殖户,为鱼片加工厂代养,鱼片加工厂提供饲料,养殖养成后拉走鱼,成鱼的重量按饲料系数1.55计算,同时按1.2人民币元/斤支付给养殖户代养费用,养殖户的利润很薄,只能挣工钱,还的精心管理、保证成活率和饲料系数。 查鱼产业链带来的思考: 饲料工业的未来并不是养殖场的加工厂,真正的整合者来自食品工业,谁掌握了终端消费者,谁就控制了整个产业链。在畜牧业中,温氏集团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一点,饲料工业中的新希望六和、正大也在向这条路进发,对于国内水产饲料企业来讲,数年前水产饲料行业巨头进入水产食品加工业的艰难经营,至今仍未走出泥潭说明了什么?是不合适的时间用了不恰当的人?还是在中国,以出口导向的水产养殖产业和国外相比本身不具备产业优势?可能都有,行业巨头的案例让我们明白:时机选择的重要性,全球视角看问题的重要性。随着土地、水、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以及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导致的国内原料价格大幅度高于国外的情况,中国的饲料产量不会再增加,但转型升级、跨行业整合的大幕才刚刚开始,行业内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此息息相关,做好准备,瞄准未来,取得在行业里的有利位置。 【关键字】:越南 查鱼 养殖模式 产业链 水产养殖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