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海南石斑鱼大佬齐聚中国水产频道畅谈行业焦点问题

2015-11-28 09:55| 发布者: 渔歌子| 查看: 24708|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文 中国水产频道 周双艳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本文为11月24日在线交流回顾内容 第一部分嘉宾对石斑鱼行业发表的看法  1洪宜展(海南海王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大家好!我是洪宜展。我觉得现在石斑鱼行业有四 ...
        文  中国水产频道  周双艳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本文为11月24日在线交流回顾内容

      第一部分嘉宾对石斑鱼行业发表的看法

  1洪宜展(海南海王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大家好!我是洪宜展。我觉得现在石斑鱼行业有四个方面需要大家加强:1、养殖用药情况 ;2、大环境市场;3、石斑鱼的加工销售;4,市场的推动。
  
  我觉得这四个方面比较缺乏,如果这四个方面更健全的话石斑鱼可以走得更远更长。台湾现在向大陆出口石斑鱼都会有一个食品安全检验,目前台湾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近年海南的生产数量已经超过了台湾,但是现在海南地区以散户为主,缺少规范养殖。注意的重点是未来的石斑鱼市场会受食品安全的影响。
  
  2蔡春有(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会长)
  
  我个人认为石斑鱼产业现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比例说以前养殖品种,饲料,模式很单一,发展到现在各个模式已多元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大家要选好种源,关注食品安全,大力开拓市场,众人拾柴火焰高。让产品多元化。谢谢!
  
  3蔡有森(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刚才二位前辈己把石斑鱼现况和以后发展路线总结,个人认为种源优化与食品安全,市场外拓,缺一不可,才能使石斑鱼更好的持续发展,价格取决于市场需求和需求者认识,认可。特别是养殖使用违禁药品,这个国家已列入刑法。
  
  4李英奋(海南大顺发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常务副会长)
  
  大家好!我是李英奋、本人是从水产行业工作的,近二十年了;以後望各位老師及老板们多指教和帮助。謝謝!
  
  第二部分嘉宾与网友精彩互动

  1、微信群友@葱:请洪总介绍一下台湾目前的石斑鱼育苗养值出口现状?
  
  洪宜展:目前台湾的石斑鱼养殖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重视食品安全的阶段,所以台湾现在过来大陆市场的鱼基本上都有一个食品检验安全。台湾目前的养殖生产规模是进步得很快,但是数量、产量上跟不上海南,包括海南岛、山东的孵化远远超过台湾。本身现在海南缺乏比较规范的养殖模式,因为海南本来就是散户比较多,但是,在食品安全的控制上还不够全面,在这个方面希望在养殖界能够引起重视。希望在海南所有的养殖朋友们大家都重视食品安全的方面,我觉得未来的市场食品安全会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李英奋:洪宜展说的非常对,你看怎么样才能保护和带动我们石斑鱼行业,做规范的管理,给大家带来一种规范的养殖,你说的这些都是非常的有效。对石斑鱼的保护一定要做到底。
  
  2、坛友@静静的看着你:就现在目前来看,价格这么低,未来的出路在那里?如果明年还养,养殖模式是什么?
  
  李英奋:石斑鱼的市场今年价格低是因为养殖太过饱满,但是明年应该也不会比今年低,水产行业需要多元化的发展,不仅仅是石斑鱼,所以说明年的石斑鱼应该不用这么担心才对。价钱明年肯定会比较稳定的,像珍珠龙趸,星斑、龙胆小鱼都已经涨起来了,这是一个过渡期。
  
  洪宜展:目前海南岛的石斑鱼李总应该是在销售方面数量和市场是最熟悉的,李总给大家提供一些信心,很多养殖户不要一直觉得市场不好,其实在于养殖的过程用药也会导致市场不好的,希望大家多关注这一点。
  
  蔡春有:就现在目前来看,价格这么低,未来的出路在那里??3、我认为这条鱼大有出路,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对石斑鱼销售局限于局部地方,一些发达的地方,第二点,石斑鱼现在比较单一,只有活鲜,可能要大家共同努力,开拓市场,把产品多样化,把市场开拓起来,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形势是目前新常态造成的、还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把市场开发出来。
  
  突破现在的瓶颈,把生产成本降低下来,优化生产流程,把养殖技术进一步优化。
  
  3、网友pondplus: 想了解目前国内石斑鱼养殖状况!
  
  蔡有森:石斑鱼在整个行业,海南应该是作为一个模式点,海南的养殖模式土塘加水泥池,但海南占据的优势是水温较高,能维持比较好的长势水温点,但是室内水泥池养殖成本应该比不上土塘的优势,因为土塘的成本要比水泥池还要低。
  
  第二点:广东、福建和北方对比,现在广东及广西一带,广西一带在夏天养殖长膘远远大过于海南和福建,水源比较淡一点,长膘稍过于海南和福建,病害也比较小,从养殖者反应,从买10公分的苗到养到1斤鱼的话成本应该不超过10块钱。
  
  4、网友蔡东霖 :請问蔡春有会长,珍珠龙胆數量增加太多,未来种鱼行业如何生存?
  
  蔡会长:很多人关注这一点,行业属于高利润、低门槛,大家看见有这个事情可以做,大家就往这边挤,现在出现这么多,可能以后随着国家新常态的出来,整体价格有所变动,以后养殖户会专注在这几个方面:1、种鱼是不是优良种;2、有没有抗病毒;3、种鱼的来源各方面等等。
  
  对如何生存这个问题关键还在做种鱼的同行对自己发展的定位是什么,到底是打游击还是做企业,还是搞乱市场,要靠自己同行的定位。
  
  5、网友/良友问:海南西线沿海自然海水比重1.018~1.019,这对珍珠龙胆仔鱼开口过料有无影响?
  
  海王星:个人看法,一般的海水盐度是35‰,33‰应该是非常适合珍珠龙单开口的,没什么影响,应该挺适合的,每年西线这边的鱼苗出率也是挺高的。
  
  蔡有森:无影响6、网友/木:请问怎么样可以避免珍珠龙胆发起神经病毒和黑身,标苗期间怎么样避免烂身?
  
  洪宜展:我认为现在石斑鱼的病毒主要它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平常的营养和科学喂料是可以达到降低很多风险的,目前鱼苗标苗中烂身的起因主要是细菌性感染,并不一定全部是病毒,细菌性感染的话,如果水温变化,池底环境变化,这些都是要很小心的,很注意的,其实往往很多鱼生病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造成的。
  
  7、网友“良友”请问蔡有森总经理:土塘孵化培育珍珠龙胆鱼苗,最好提前多少天肥水?谢谢领导!
  
  蔡有森:进好水到开口用水,5一7天,完成系统消毒培水8、网友木:我想问,外塘孵化鱼苗,肥水,要怎么样肥水,怎么样控制肥料刚好,肥出来水稳定蔡有森:视底质,水源,后期追加有机肥,少量多观在补原则是我的做法洪宜展:我基本上是用一些比较容易分解的有机物,比如像氨基酸或者少量的发酵物等先做了水色,然后用益用菌保持这个池底。
  
  9、网友pondplus  :请问李英奋副会长,目前国内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哪些城市呢?
  
  洪总:广州、厦门、上海、深圳、北京,这是量最大的,其余的沿海城市也都有10、目前国内石斑鱼消费市场规模有多大呢?消费的结构是餐厅消费,还是家庭消费呢?比例是多少呢?另外,目前石斑鱼的流通形式是怎么样呢?未来电商在石斑鱼流通中前景如何?
  
  洪总:一天应该有销售25-30万斤石斑鱼,目前主要是餐厅,流通有活水车和空运,电商应该是要走加工这块,因为很多养殖户的滥用药所以造成大公司不敢投资石斑鱼加工。
  
  11、倪连铨:石斑鱼在福建以北,成鱼是否有市场?鱼苗孵化前景如何?
  
  蔡会长:福建以北的成鱼市场,应该在中国沿海城市周边算比较大的市场,福建市场主要是厦门、泉州、福州这三个地区。据我不完全了解,这个三个地方有一大部分批发到福建以北的地方去,市场是有但是还有待开发。鱼苗孵化的前景非常乐观,石斑鱼目前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养殖区域越来越广,原来孵化石斑鱼属于高利润,现在石斑鱼鱼苗价格偏低,还是有利润空间,主要把技术瓶颈突破还是非常乐观的。
  
  12、国内石斑鱼能否走出国门?有没有走什么限制因素?3.国内是否已有,没有携带病毒的亲鱼?
  
  蔡会长:我认为石斑鱼走出国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外对这条鱼的认可度不高,吃起来不方便,国外人不喜欢吃骨头,喜欢吃肉,要加工成肉成本比较高,要超过100块人民币,石斑鱼要走出国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限制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国外对药检严格把关种种原因限制走出国门。这点明确的告诉大家,现在在海南我自己经营的晨海、大麟洋这两个公司种鱼没有携带病毒,其他的可能还要再探讨。
  
  13、请问淡水石斑的前景如何?
  
  洪宜展:以现在海水石斑鱼的价格看,淡水石斑鱼肯能没那么看好吧14、今年珍珠龙胆行情低迷,主要想了解下明年珍珠龙胆的行情走势,可以按不同规格的市场行情角度讲解下吗?未来比较看好哪类石斑?一些新杂交品种会有市场吗?
  
  洪宜展:新品种主要在于鱼的知名度、肉质、数量和市场的接受度。
  
  蔡有森:所有像行情在产能和市场来平衡,如按今年成鱼库存,有业内大佬分析年初是有看好的未来比较看好哪类石斑?
  
  洪宜展:不敢说哪种会好蔡有森:新品种如展哥所讲,作为有新种开发到养成,到市场,都要一段时间。
  
  现在准备开发哪些新品种?
  
  良友:云龙石斑鱼、福建诚:龙纹石斑”,龙鼠斑、衫虎斑、金钱斑……蔡有森:新品种开发如原来珍珠龙胆也是同样,想彬虎应是一个很好产品,但价格未定,比虎斑更好养。
  
  15、石斑鱼商品鱼市场价格波动太大,我们鱼农辛辛苦苦养大的鱼都要听中间商的,请问怎么改变这个局面?现在石斑鱼市场太乱,压价厉害,怎么卖价格才高?
  
  洪宜展:我建议只要您的鱼是安全食品应该都能卖高价。商品是商人带动产品价值和市场价格,市场没有垄断就没有压价,看您对业内贸易者认识,想要好价,谁都想,避开高峰期。现在市场随时对食品抽检太多,要是抽到违药,那是有价无市。
  
  16、我是做水泥池室内孵化,我请问桡足类可以强化吗?多长时间合适?
  
  洪总:桡足类捕捞前强化比较有效,捕捞后会受伤强化效果没那么好17、我想知道鱼苗身体先发红再发黑是不是新型病毒?
  
  蔡有森:不是,是虹彩的先症, 我们目前也没可预防。洪总: 现目前只有环境保护好,水质再注重ㄧ下而已。
  
  18、我们是外购石斑鱼受精卵,在高位池进行孵化,孵化大约25天左右,再起网到水泥池里进行标苗。在这样的养殖过程中我们有很多问题想请教您。我的问题如下1、如何鉴别石斑鱼受精卵的质量好还是不好?
  
  蔡有森:看孵化率高低和鱼花大小来判别质量,卵的质量只能定三天,另外还要 视水温,比重,充氧而定并非但依卵质。
  
  洪总:现在也是考验我们做种鱼的时候了,应该大公司对这块会注重些。大公司购卵质量相对保证。
  
  19、想了解目前国内石斑鱼养殖状况!
  
  蔡会长:养殖现状分三块: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又分为循环水养殖和流水养殖,比例方面,池塘养殖占70%,网箱养殖百分之十几,工厂化养殖也是占百分之十几,第二就是量的问题,大部分养殖量还是在海南,大约占70%,广东占15%,福建占10%,山东和其他地区大约占5%,这个也不完全准确。
  
  20、请问蔡建顺经理:石斑鱼卵打包空运别超过多长时间才不会影响孵化率?谢谢领导!
  
  蔡建顺:就珍珠卵而言,我么发给客户最长时间是16个小时,每袋放一公两,到达目的地有8成以上的卵,且孵化没问题。
  
  21、请问洪总:业界普遍认为龙胆室内水泥池育苗要比外塘畸形率高,主要是什么原因?在台湾一般采取哪种方式?
  
  答:台湾龙胆孵化一般都是在外塘,中苗再上车间标出,以前早期也在车间孵化过,但效果都不怎么好,我个人觉得龙胆室内孵化应该缺乏一些水中矿物质和营养所以才会出现畸形率高一些,供参考。
  
  以前室内孵化技术和设备也没现在好,室内孵化是比较稳定的孵化技术,希望大家能一起突破,让苗能更稳定。
  
  22、人民币问:塘里的尺蛭鱼蠖该怎么处理答: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南美白对虾,一般1cm左右1万尾/塘为宜。为规格小体质差,抢食能力弱的石斑鱼提供充足活饵,降低大小差异,提高成活率。对虾可以摄食残饵和寄生在鱼体表的水蛭,起到净化水质,防控寄生虫病害目的。这样还意外收获一批大虾,建议卖到青岛去。那就发财了。
  
  鱼蛭属于寄生虫类,药物治疗可以用甲醛50~100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7ppm及晶体敌百虫0.5~0.7ppm药浴1~2h,连续2~3d。
  
  23、鹏程万里:石斑鱼前期育苗使用天然饵料如轮虫 牡蛎受精卵 丰年虫等,因其自身带有较多病菌,对育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目前市面上有微胶囊饵料可替代天然饵料,请问投喂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石斑鱼与虾苗不同,虾苗前期吃植物性饵料如各种单胞藻,也食微胶囊等代用饵料。石斑鱼习性决定开口就要摄食动物性饵料。池塘育苗通过提前肥水饵料生物丰富,有各种原生动物,小种轮虫及一些甲壳类的幼体。3~4d仔鱼口裂只有60~80μm,工厂化育苗最好投喂SS轮虫(40~50μm),若没有用牡蛎、珍珠贝等双壳类的受精卵及幼体(50~60μm)替代。投饵3d后随着个体口径增大,可以捕食S和L轮虫(70~80μm)。12d后摄食卤虫(丰年虫)无节幼体,20d后喂挠足类(跳蚤)。所有动物饵料在投喂前要先用聚维酮碘或抗生素5~10ppm消毒处理。
  
  24、东:饱子虫是由什么引起?怎么解决?
  
  答:粘液孢子虫寄生在鱼的体内,主要症状鱼体游动失衡,口部和体表出血。预防要加强水体交换,保持良好水质;严禁投喂不新鲜杂鱼或腐烂变质饲料,若不积极预防,石斑鱼也一样病从口入。首先定时定量投喂优质新鲜消毒后的鲜活饵料,定期分选倒池结合药浴并配制投喂药饵。发病后的鱼若能进食,可用晶体敌百虫按10‰比例拌料投喂。
  
  25、汤惠荣:现在石斑鱼在高位池一般多少斤,成本控制点在哪里。能不能在降下来?
  
  答:石斑鱼在养殖期间可进行分级饲养管理,放养密度随其生长由高至低,保持网箱养殖10kg/m3,池塘养殖1000~2000kg/亩,工厂化养殖25~50kg/m3。成本控制点:(1)选择优质鱼苗,提高生长速度;(2)调节改善水质,提高成活率;(3)投喂性价比高的饲料。
  
  26、DJ 养小鱼:请问如何保证育苗在各阶段的饵料的适口性,特别是开口阶段到前中期料,饵不足就会掉苗,该怎么办?
  
  答:池塘育苗通过提前肥水饵料生物丰富,有各种原生动物,小种轮虫及一些甲壳类的幼体。3~4d仔鱼口裂只有60~80μm,工厂化育苗最好投喂SS轮虫(40~50μm),若没有用牡蛎、珍珠贝等双壳类的受精卵及幼体(50~60μm)替代。投饵3d后随着个体口径增大,可以捕食S和L轮虫(70~80μm)。12d后摄食卤虫(丰年虫)无节幼体,20d后喂挠足类(跳蚤)。既然知道饵料不足就会掉苗,那就要对症下药,全力以赴不择手段解决适口饲料。
  
  27、Water three :白便是什么引起如何预防?
  
  答:细菌内部感染是石斑鱼最常发生的疾病,由于其摄食习性凶猛,养殖过程中一般投喂小杂鱼,当鱼料不新鲜时,引起消化性疾病,肠炎、腹水等。较常见疾病,流行范围很广。病鱼典型的临床特征是腹部膨胀,解剖后可见腹腔内大量无色或淡黄色积水,肝脏充血发红,肠道、腹腔膜充血,体色暗摄食差,生长缓慢,粪便黄白色,5~10月高温季节最为流行,鲨鱼弧菌、哈维氏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等多种病原可导致此病,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
  
  适当控制投饵量,避免摄食过饱引起胃肠疾病;选择营养丰富、 DHA含量高的小虾和小杂鱼仔为饵,实行多品种饵料交替投喂,满足苗种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拒绝高脂肪的杂鱼 (如鯷鱼、蓝圆鲹)和鲜度较差、变质的饲料,以免引起肠道感染病菌而厌食;合理放养密度、保持良好水质,努力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满足不同阶段鱼苗的营养需求是提高石斑鱼养殖成活率的重要保障。
  
  28、Jie 尧:石斑卵爆花后多少个小时开始投喂轮虫,投喂数量应该多少?有人投二三十个,但大塘几个的也有人搞得出。
  
  答:石斑卵爆花指初孵仔鱼,在水温28~30℃一般48~60h开始摄食轮虫,投喂量控制在5~10个/ml,循序渐进。
  
  29、DJ 养小鱼:请问育苗进水刚开始肥水,发现水色偏红怎么处理?
  
  答:池塘养殖在放苗前,先用高压水枪将底膜冲洗干净,然后注入80目过滤的天然海水。加满水用强氯精全塘消毒,保持有效氯浓度1ppm。2~3d 药性消失,再用藻种原和氨基酸肥水素肥水调至黄绿色。
  
  30、Water three :淀粉卵甲藻怎么预防?
  
  答:淀粉卵甲藻主要症状:病鱼体发黑消瘦、反应迟钝;鳃部呈灰色,鳃上皮细胞被破坏,鳃丝红肿;体表粘液增多,鱼体不安;生长缓慢,往往并发细菌性疾病而大量死亡。病原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在网箱或池塘养殖常见此病,高温季节危害严重。防治方法:①苗种放养前,8ppm硫酸铜浸泡15~30min;②发病季节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1次/15d; ③全池泼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0.7ppm;④用2%食盐水或0.05%福尔马林浸泡病鱼15min;⑤口服和药浴新型复方中草药瓜虫速克。
  
  31、石斑鱼的怎样进行无公害养殖答:采用无污染水源,经过沉淀过滤、紫外线消毒等措施净化水质,建立起从亲鱼培育到人工授精、采卵孵化、鱼苗培育等系列生产工艺,达到可追溯的人工育苗技术。以品种为单元,集工程化、工厂化、设施化、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和信息化于一体,通过免疫方法防控病害,开展节能减排、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循环经济健康养殖。
  
  32、池塘如何培养小球藻  绿藻  如何让水色稳定?
  
  答:池塘养殖可利用虾池进行改造,面积5~10亩,水深保持2~3m,池底可设置人工鱼礁。放养前用生石灰75kg/亩或10~15ppm的漂白 粉浸泡2~3d后排干,曝晒2~5d后注入新水10~20cm,再用4~10kg/亩的茶柏清除池中野杂鱼等,5~7d待药性过后加满池水,若池水透明度较高可引入绿藻水,并通过施肥培水。
  
  33:刘向前:我们是外购石斑鱼受精卵,在高位池进行孵化,孵化大约25天左右,再起网到水泥池里进行标苗。在这样的养殖过程中我们有很多问题想请教您。我的问题如下:(1)如何计算受精卵的孵出率?
  
  答:在盐度30~34的海水中,石斑鱼受精卵呈浮性,未受精卵和坏卵则沉性。石斑鱼卵粒小且数量多,计数卵粒比较困难,因此在生产中以仔鱼即将出膜时的浮卵率为孵化率。孵化率=(总受精卵重量-死受精卵重量 )/总受精卵重量×100%。
  
  (2)我们的失败经验,水色控制不住,青苔生长旺盛,水色愈发失控,最终无鱼苗可收。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答:青苔是生活于海水中的大型绿藻、褐藻和红藻的俗称,它们利用水中的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若海水微型藻类丰富,透明度低,自然条件下极少有大型青苔分布。相反,水质较瘦,清澈见底,喜欢光照的大型青苔随处可见。青苔生长迅速,形成优势种,严重消耗水体中的无机盐类,抑制微藻类的繁殖生长,使池塘中正常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质变得清瘦。随着水温、气温的升高,青苔在池中泛起死亡,被风吹到池角或沉底变黑,散发出异味。青苔还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提高了池中氨氮含量,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会造成养殖鱼类中毒、缺氧死亡。
  
  (3)青苔生长旺盛,使用腐植酸等加深水色,导致青苔大量死亡,貌似产生藻毒素,鱼苗大量死亡。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答:保持池塘透明度和水色是预防青苔发生的关键,通过控制藻相使微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群体,池水透明度稳定在50-80cm,能有效抑制青苔的繁殖生长。养殖过程中密切观察水色的变化,利用施肥、换水、添加EM菌等来保持水质的稳定,也可使用新产品TN调水王去除青苔。
  
  (4)轮虫和桡足类动物较少,食物匮乏不利于鱼苗生长。外购轮虫和桡足类动物放入高位塘后,又易导致水色波动,再次导致失败。请问蔡会长外购轮虫和桡足类动物后,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水色波动?
  
  答:轮虫和桡足类主要以池塘中藻类为食,池塘水质藻相用藻种原和氨基酸肥水素等肥水调至鲜绿、黄绿或黄褐色为好,15~20d使用一次EM生物活性细菌,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残饵粪便等,减少有机耗氧,稳定pH值和水色,增氧机一般每天在晴朗的下午14时启动进行水中气体交换。
  
  (5)我们多次失败经验后,我们总结孵化鱼苗两个关键问题(一)高位塘的水色控制(二)小鱼苗各个阶段的食物供给,食物量要大,而且要高质量。可是这两点实在是不好做到啊?
  
  答:(一)池塘水质藻相用藻种原和氨基酸肥水素等肥水调至鲜绿、黄绿或黄褐色为好,15~20d使用一次EM生物活性细菌,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残饵粪便等,减少有机耗氧,稳定pH值和水色,增氧机一般每天在晴朗的下午14时启动进行水中气体交换。
  
  (二)判断池塘中生物饵料数量的常规做法,用烧杯沿池塘随机取样,目测动物饵料多少凭经验计算心中有数。若拿不准的话用1ml或更大容量的移液管定量计数换算饵料密度,一般控制在水中轮虫≥5个/ml,小型甲壳类幼体或挠足类(跳蚤)≥1个/ml,如果低于此密度就要人工投喂补充动物饵料。
  
  (6)由于种种原因从高位塘捞回水泥池的石斑鱼苗尚未收翅,长径不到2.5厘米。这时我们如何进行养喂?养喂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是不是必须鱼苗达到2.5厘米才能过料?
  
  答:鱼苗进入水泥池2d后投喂卤虫(丰年虫)成体,待逐渐适应新环境清水池,开始驯食人工配合饲料。先少量投喂配合饵料后补充部分丰年虫,逐步提高人工配合饲料的比例,直到完全投喂配合饵料。投喂量按体重3~5%,少量多次(4~6次/d)原则,具体视天气情况、水温变化、摄食状况调整。
  
  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其鱼苗在30d左右体长2.5cm,基本变态幼鱼,才可摄食消化吸收人工配合饲料。过早鱼苗不愿吃,稍晚点问题不大,只是驯化要困难些。
  
  (7)成鱼的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量是不是必须按照规定每条鱼每公斤体重多少克的饲料量。
  
  答:人工养殖石斑鱼主要投喂小杂鱼、虾蟹等,成鱼养殖还使用新鲜小杂鱼与台湾产石斑鱼预混料制成软颗粒饲料投喂。以新鲜小杂鱼为饵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8~12%。投喂软颗粒饲料,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8%,投喂2次/d。投喂量根据鱼的摄食情况确定,一般以七八分饱为宜,投料量控制在鱼体重的3~5%,摄食状态掌握在多数鱼分散不抢食为止。
  
  (8)有没有统一标准多少天的鱼,就应该达到什么体重,从小鱼到成鱼分段标准。
  
  答:石斑鱼的摄食与水温有关,在水温25~30℃时摄食量大,所以适宜养殖期在每年3~11月,早春和冬季不宜养殖。当饵料充足时,生长迅速,每月增重可达50~100g/尾。
  
  以鞍带石斑鱼(龙胆)为例,龙胆生长快速,从6cm左右的鱼苗养到lk g,只需7~8个月,1kg 以后生长速度更快,只需1年就可长到3~6kg。(完)
  
  第三部分公布免费参会名单

  经过周二下午交流活动结果考核(考核指标:参与度与提问质量),5位免费参加第六届“全国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的名额终于尘埃落定,他们就是:范文涛、刘向前、阮勇军、论坛pondplus、良友。恭喜他们!

【关键字】:海南 石斑鱼 行业 焦点问题 水产养殖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