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正大停售亲虾 2015年底,正大集团突然对中国的合作客户宣布,从2016年1月1日起不再供应卜蜂(CP)种虾,引起市场一片哗然。事情进展一波三折,最终在中国合作客户及湛江对虾种苗协会的联名申诉下,正大松口做出折中让步,恢复供应部分种虾,并将停售时间延续至2016年5月底止。中国对虾产业依赖种虾进口的机制,暴露了产业发展的潜在危机。 声音 “大企业频频降价,简直就是‘落井下石’。” ——有业者认为,中小饲料企业本来就面临资金上的短板,加上这两年养殖行情不好,呆坏账增多。大型饲料企业凭借综合优势频频降价,导致中小饲料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而大企业的此番做法,无疑会加速水产饲料行业的整合速度。 “台湾养虾技术全球领先,为什么自己没办法精养对虾?” ——有台湾业者表示,台湾养虾初期大量用药的掠夺式养殖,造成了至今台湾仍没法恢复到鼎盛时期的地位,不得不以鱼虾混养为主。这一现状,理应引起大陆等对虾主养区从业者的警醒。 “我经常以行动鼓励我的学生从事水产行业,因为水产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有其独特的魅力,一旦进入了这个行业就再也离不开了。” ——厦门大学一博士生导师感慨现在水产专业从事水产行业的学生少得可怜,2015届厦门地区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平均有6个水产企业抢1个水产专业应届毕业生。 “我们努力把对虾养殖变成一份体面的工作。” ——广东海茂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清称,中国虾农太难了,太煎熬了,每当虾苗刚一投进虾塘就开启“提心吊胆”之旅,而养殖成功率只有10%-20%,这是其它任何一个产业不存在的奇怪现象。 “蜂拥挤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大豆让中国产大豆找不着北了。” ——2015年预计全年进口大豆超过8000万吨,总供应量超过9235万吨。按人口比重测算,我国应消费大豆5225万吨,而供应量多出了4000万吨,以致国产大豆无处销售。从供求关系来看,中国大豆成本高于国外,市场驱使海外大豆源源不断进入。因此,中国大豆产业有必要进行海外产业链的拓展和深耕。 “苗去哪了?” ——目前为鳗苗捕捞旺季,大陆、台湾都有不错的收成,日捕捞量保持在70kg左右。截至2015年12月30日,大陆累计捕捞鳗苗960kg,台湾则超过1吨,而鳗鱼主要养殖及消费地的日本,鳗苗捕捞量不甚理想,仅730kg左右(2015年1月10日时,日本已入池鳗苗4700kg,2016年能否达到令人持疑)。苗量少、活鳗价高,已经造成日本国内诸多烤鳗加工厂大呼不敢开工,未来将如何解决这些困境,日本鳗业界也在积极行动中。 “饲料企业做直销有前途吗?” ——日前,有饲料厂家期望通过在养殖区域设立服务站,实现厂家与养殖户的直接对接,而且每吨料比走经销渠道低500元,唯一的要求是要全部现金。有业者认为,尽管优惠幅度很大,但还是需要看饲料厂家的产品能否在性价比上体现出优势,以及服务站的技术能力能否跟上。 数字 6000家 随着这些年饲料产业的发展,中国的饲料产业正在逐渐从粗放型向着集约型方向转变。生产技术不过关,质量不过关,售后不过关,品牌意识不明显的小型企业正在逐渐被取代。加之,大量的肉类进口,对国内的肉类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2015年就约有500万养猪户退出,其中主要是中小规模散养户,许多小型饲料厂家也因此退出市场。预估,2015年饲料厂家数量降至6000家左右。 4-6元/包 新年伊始,广东海大集团再次掀起了广东市场开年的第一波降价潮,1月5日零时起大川牌普通膨化鱼料降价4元/包,沉水鱼料降价6元/包。之后各大饲料企业做了相应跟进,从已知的降价情况来看,本轮降价潮的范围主要是广东的草鱼料和罗非鱼料,降价原因也主要是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下滑,给厂家提供了降价的空间。 20个 10年前水产专业还名列较难就业榜,现在却是近20个岗位抢一个毕业生。近期某大学主办的畜牧水产人才专场招聘会上,10多个水产养殖企业推出400个就业岗位,而该校动物科学学院水产专业应届毕业生总共才23人。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