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通威1.1亿投入 首个“渔光一体”正式运营

2016-1-26 07:53|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27796|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2015年12月30日,通威如东“渔光一体”项目成功并网发电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行业,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上面发电,下面养鱼”的养殖模式引起了很多人的期待和好奇。2015年3月9日,通威与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正式签 ...
  文/图 通威集团  黄娇、张冉雨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2015年12月30日,通威如东“渔光一体”项目成功并网发电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行业,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上面发电,下面养鱼”的养殖模式引起了很多人的期待和好奇。
  

  通威“渔光一体”如东基地全景
  
  2015年3月9日,通威与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正式签订投资协议,通威“渔光一体”如东项目正式开始运行。从2015年8月28日第一根管桩正式嵌入,到2015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如今,通威“渔光一体”如东基地池塘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作为通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渔光一体”项目,江苏如东“渔光一体”被寄予能够带领通威走出一条崭新道路的希望,真正实现“鱼、电、环保三丰收”的企业愿景。
  

  管桩施工
  

  光伏区域箱变施工
  
  大手笔投1.1个亿  综合效益将提10倍
  
  通威如东“渔光一体”基地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占地面积2720亩,目前开发的第一期共500亩,养殖面积364亩,分为1个蓄水沉淀池、3个养殖池、1个人工湿地,共安装光伏组件40656块。
  
  据项目相关人员介绍,本期建设的10MW光伏电站投入1.1个亿,每年的发电约为1300万度,后期2720亩建成后共计80MW,预计将投入6.5亿。
  

  养殖池上的光伏组件
  
  江苏如东本身就是水产养殖的一块宝地,也是温棚养虾的发源地。对于如东县而言,通威这个“渔光一体”基地不仅是一种水产养殖新模式的形象展示,其太阳能发电和当地的风力发电一同汇聚在综合开发区,已然成了整个如东的新能源基地。
  

  监控发电量的显示屏幕,每日发电量、总发电量都会清楚地显示在上面
  
  通威股份副总裁兼华东片区总裁王尚文表示,渔光一体项目作为通威在新能源板块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是一个长期的项目,10年内可收回成本(一般来讲8年即可收回成本,但通威重视养殖环境的建设和投入,需增加2-3年回本时间),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养殖户们看到有这种养殖模式,并且让他们知道可以提高十倍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即发电收入和养殖收入的整体效益)。
  
  配套6大关键技术  攻克养殖难题
  
  如东“渔光一体”基地位于江苏如东的咸淡水区,有充裕的海水资源和淡水资源,有利于施行“大水面养殖”模式。目前基地一期工程共有养殖水面364亩,项目团队根据当地实际养殖情况制订了银鲫与鲻鱼混养、小白虾与梭子蟹混养、 银鲫鱼种养殖等五种养殖模式,预计2016年3月投苗。
  

  28亩的人工湿地,用来处理各池塘的底污
  

  池塘养殖进水渠
  

  池塘养殖出水渠
  
  据通威股份设施渔业工程研究所唐华工程师介绍,基地养殖池塘都将运用智能养殖技术、水源保障技术、智能复合溶氧技术、智能风送精准投喂技术、电化水杀菌技术、“渔光一体”底排污技术等通威渔光一体6大关键技术 ,这六大关键技术还将解决其他渔光互补池塘不能解决的投饵、捕鱼、清淤、养殖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通过底排污解决清淤的问题,保证水质的良好;通过微孔增氧机、水车增氧机等机组来解决溶氧问题,保证水体溶解氧;通过“渔光一体”风送投饵机来进行投喂,饲料投喂的位置和撒料面积都能进行控制;在“渔光一体”池塘设计25%-50%深水区进行诱捕,可解决捕捞的问题。此外,“渔光一体”配套的湿地公园,还将增加蓄水沉淀的过程,从而保证养殖水源的健康生态。

  【关键字】:通威 渔光一体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2

漂亮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