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的水产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2月6日20时01分,在上海市新华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5岁。 王武教授长期工作在我国渔业科技推广与普及的最前线,并做出了卓越贡献。王武教授的去世,是全国渔业工作的损失! 王武教授的告别仪式,将于2016年2月10日9点整,在虹口区西宝兴路833号上海宝兴殡仪馆福园厅举行。有意参加王武教授追悼会的行业同仁,请在2月9日前与马旭洲博士联系,电话:15692165975。 王武教授生平简介 王武教授,男,1941年2月生,江苏省太仓人,汉族。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于上海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毕业(五年制)。主要研究专业方向:集约化水产养殖的环境控制、特种水产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研究。2005年被农业部聘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首席专家。 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上世纪60~80年代,共完成了9个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和环境控制研究项目,其中:“池塘科学养鱼创高产”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精养鱼池水质管理的原理与技术研究”1985年获部科技进步贰等奖;“上海市池塘养鱼高产与综合养鱼技术研究”198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贰等奖;“上海市郊区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大面积综合试验”1988年获上海市科技术进步壹等奖,1989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贰等奖;“无锡河埒乡千亩池塘商品鱼亩产1000公斤技术试验”1991年获国家星火计划贰等奖;“精养鱼池有效磷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的研究”199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叁等奖。2001年“水产养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叁等奖。 近15年来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有:“河蟹生态法育苗新工艺”(1996年通过鉴定);“长江口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开发利用研究”(1997年通过验收);“现代化多功能育苗温室监控系统的模拟研究”(1998年通过鉴定);“江黄颡鱼人工繁殖的研究”(2001年通过鉴定);“中华绒螯蟹性早熟机理的研究”(2002年通过鉴定);“长江河口野生水生动物的驯化与开发利用”(2004年通过鉴定);“滆湖渔业资源调查与生物修复的研究”(2006年通过验收);“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提纯复壮的研究”(2007年通过验收);“瓦氏黄颡鱼的养殖技术与产业化研究”2006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贰等奖;“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2008年通过鉴定):2009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壹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进行的项目有:“优质蟹种规模化繁育与养殖示范”(财政部、科技部科研专项经费)等项目。曾荣获福建省科技先进工作者(1978年)、全国农村科技推广先进个人(1984年)、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85年)、农业部优秀教师(1985年)、上海市劳动模范(1986年)、上海市"菜篮子"十佳科技功臣(1990年);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教奖,1999年获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优秀教师,2005年获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农业科研人员,2006年评为上海市教学名师,2007年荣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007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8年荣获首届全国兴渔富民十大新闻人物,2009年荣获农业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论著 发表《中华绒螯蟹温室育苗水处理的研究》、《江黄颡鱼的仔稚鱼发育及行为生态学》等论文共100余篇。出版《鱼类增养殖学》、《池塘养鱼学》、《池塘养鱼高产技术》、《特种水产养殖新技术》、《工厂化健康养鳖技术》、《河蟹生态养殖》等专著、教材共12册。其中所主编的《鱼类增养殖学》,为教育部审定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2003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2006年主讲的《鱼类增养殖学》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08年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关键字】:水产 王武 河蟹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