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看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治,症状相似,病因却截然不同

2016-2-14 08:32|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12197| 评论: 0|来自: 《水产前沿》杂志

摘要: 海南潭牛一养殖池塘出现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高峰期死亡700-800尾/天,通过采样、实验室诊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5年11月中下旬,海南潭牛一养殖池塘出现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发病初期死 ...
  文/图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动物保健研究所、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王浩丞 刘天强 戴景辉;通威(海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王勇强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海南潭牛一养殖池塘出现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高峰期死亡700-800尾/天,通过采样、实验室诊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5年11月中下旬,海南潭牛一养殖池塘出现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高峰期死亡700-800尾/天,情况严重。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对该地区的罗非鱼进行现场采样,并进行实验室诊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今后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一、发病鱼的临床症状
  
  池塘水温为26-28℃,暴发疾病的鱼规格主要为400-500g,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而后逐渐增多,高峰期死亡量达800尾/天以上。患病鱼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离群独游,反应迟钝,在水面上层漂浮游动。病鱼鳃盖出血、肛门红肿、鳍条、上下颌和腹部充出血(见图1)。解剖后观察发现,有胃出血、胆囊变大、胆囊壁变薄、肝脏充血或出血或呈现花斑症状(见图2),肠道内无食物的症状。发病初期,养殖户认为可能是链球菌病感染所致,就使用了磺胺类抗生素,但死亡量并未减少。后送样至本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诊断。
  

  图1 体表鳍条出血、腹部充出血
  

  图2 肝脏点状出血,胆囊肿大
  
  二、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未发现寄生虫,使用通威股份最新研发的无乳链球菌快速诊断试纸条未检测到无乳链球菌。而通过对病原菌分离,采用脑心浸液(BHI)培养基在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两端钝圆,菌株大小为(0.3-0.6)μm×(1.0-1.5)μm,在28℃条件恒温培养18-24h,形成针尖状、直径约为1mm左右、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圆形半透明的菌落。
  
  通过16SrDNA基因扩增,得到约1500bp的扩增条带,测序后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离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性最高,序列相似性达到99.5%。将分离到的细菌接种到健康罗非鱼,在36h内实验组出现死亡,且体表有点状出血、鳍条出血、剖解见内脏充血或出血。并从人工接种感染的罗非鱼肝脏组织分离到1株细菌,经16SrDNA基因扩增对比分析该菌株同样为嗜水气单胞菌。因而判断该病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三、药敏试验与治疗
  
  利用纸片扩散法,对该嗜水气单胞菌株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强力霉素、恩诺沙星、四环素、氟苯尼考敏感,而对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链霉素耐药,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中度敏感。结合发病情况和药用史,按照内服抗生素氟苯尼考(20mg/kg鱼体重),同时内服维生素K3以6mg/kg鱼体重,连续投喂5天;外用泼洒使用聚维酮碘消毒(1-2次)。药物使用4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量降至70-80尾,连续使用2天后,死亡量减少到10余尾。
  
  同时,简易水质试剂盒测定该塘口后氨氮1.8mg/L、亚盐高于0.3mg/L,因此先后使用底质改水解毒产品(如通威改水解毒宝,主要成分为吸附剂、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等)和培藻产品(如通威伴侣Ⅳ,主要成分为藻种、多种微生物、多肽、矿物元素)对水质进行调节。经过处理,病情得到有效处置。
  
  四、小结
  
  罗非鱼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品种之一,而疾病的发生逐渐成为制约罗非鱼养殖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罗非鱼链球菌病已成为危害罗非鱼的最主要疾病,而无乳链球菌病是其主要病原,但也有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爱德华氏菌感染罗非鱼的报道。该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在11月份,据报道罗非鱼链球菌病主要流行于6-8月,经实验室初步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回归试验,最终确认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从鱼体发病的症状来看,链球菌病与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两者之间都有体表充、出血,罗非鱼肝脏出血、胆囊肿大的症状,仅从肉眼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而如需进一步确诊病因需使用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手段,而无乳链球菌快速诊断试纸条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性高,诊断时间短,能够有效确诊是否为无乳链球菌病,降低了药物乱用所带来的养殖风险。
  
  通过对患病池塘的水质检测发现,池塘的水质较差,氨氮、亚盐偏高,且水质较为浑浊、老化,投料后罗非鱼自身产生的排泄物较多,投料产生的残饵增加与水质变化加快有关系。嗜水气单胞菌是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水体中氨氮、亚盐的超标,或天气的变化导致鱼体处于应激状态,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了疾病的暴发。
  
  在鱼类疾病防控中,一直以来倡导“以防为主、快诊早治、合理用药”的防控理念,加强对养殖水体的管理,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抵抗力。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增氧机增氧,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以保持水体氧气的充足,有条件的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换水,日常可使用微生态制剂(EM菌、芽孢菌和光和菌等)对水质进行调节,保持水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并可以通过对鱼体内服保健(如多维和黄芪多糖等)来增强鱼体免疫能力。对于发病池塘,因尽早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情,降低养殖经济损失。

  【关键字】:罗非鱼  嗜水气单胞菌病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