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霞浦海参协会 陈顺满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编者按:2月15日,笔者在水产前沿公众号发表的一篇《霞浦海参长势不佳,预计开春后将大幅减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读者对于霞浦海参的长势不佳表示疑惑,也有很多养殖户咨询未来海参的养殖之道。霞浦海参长势不佳不是偶然的结果,难养其实有迹可循,未来的海参养殖应该注意什么,需要作出什么改变,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讨。 霞浦海参养殖区 海参难养早以初露端倪 霞浦海参的养殖量占据全国海参养殖总量的1/3,一直以来被冠以“中国南方海参之都”的美誉。从2015年11月开始,霞浦又开启了新一年度的北参南移养吊笼养殖模式,截止12月15日,霞浦海参苗种采购已经全部结束。据霞浦海参协会统计,今年苗量供应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年都是山东青岛地区占到总苗量的80%,今年则变为大连50%、河北20%、山东20%。11月5日,购苗前期占据苗量50%的大连主产区遭遇了一场暴风雪,海参受到大风、降温等强自然因素刺激下,状态还没恢复即被抓出,又长途运至霞浦,放到水温22度的新环境中,无疑会延长海参的适应时间,增加海参的发病率。从放苗开始就出现了吐肠、参体发硬、挂笼,个别整车化皮等现象。 霞浦海参养殖区的迷人景色 另一重要原因则是由于个别养殖户急于求成,在气温低、抓苗量少的情况下,采用“排水烤池”的办法,加大了海参的应激反应。更有甚者,个别养殖户在辨别苗种时,经验不足,误购了“蛋白苗”、“药苗”,从而导致了海参高发病率。病害症状年年有,所以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养殖户足够的重视,从北方千里迢迢乔迁到霞浦的海参苗种,全部落户新家,2015年霞浦海参养殖也在一片“繁荣”中开展起来。 海参养殖身陷囹圄 像绝大多数水产品一样,海参养殖也面临着天气变化和水质恶化的双重夹击。海参安家不久,12月近一个多月的连续阴雨天气给福建霞浦鱼排养殖海参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例如缩水、吐肠、化皮等情况。据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区域经理孙德福表示,霞浦地区鱼排养殖海参化皮症状与去年同期相比严重得多,其发病快,覆盖面广,并且以大规格海参为主,给霞浦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今年海参化皮症状十分严重(江苏好润孙德福供图) 今年海参养殖量比去年有所增长。据霞浦海参协会统计,2015年度霞浦共采购海参苗种7500吨,比2014年度的6700吨增加了11.9%,养殖总量有所上涨。随着养殖量的急剧增加,大量的饵料投入给这片海域的水质条件带来许多影响,也给今年的海参养殖带来许多未知的危险性。往年只在苗种时期出现吐肠,今年则出现了历年罕见的四波吐肠,具体为放苗阶段、分苗阶段、海带挂苗阶段、春节前四个阶段。 只投喂海带养成的海参 由于多波次吐肠的发生,许多养殖户胆颤心惊。为了减少吐肠的发生,养殖户在喂养中只好无奈地选择不喂或少喂鲜鱼料;只喂海带和少量的多维酵母等营养品。而伴随这种选择的是以牺牲海参的产量为代价。海参养殖身陷囹圄,这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饲料经销连带受挫 由于今年海参吐肠、化皮现象严重,海参养殖户纷纷转向投喂海带或马尾藻,从事海参鲜料经营的张先生对笔者说:他每年经手卖出的给海参吃的冰片约在20万片左右。今年只卖出不到10万片,而且价格已经从每片的38元降到目前的每片35元。据估计,今年从事海参冰片饲料的经销商遭遇滑铁卢,亏损情况严重。 品质提升或是行业突破口 笔者走访了多位海参收购商,从事海参经营多年的烟台海中宝市场的张先生告诉笔者霞浦海参与北方海参相比,发泡后有一股特有的腥味(当然这种腥味可以通过合理的烹饪加以解决),据说这种腥味与喂养时添加了少量的鲜鱼料有直接关系。由于今年霞浦海区养殖的海参少加或不加鲜鱼料,今年养出来的成参不带有这种腥味,或将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而且由于长势不太好,反而导致这种海参的肉质更为紧致,出皮率更高,加工成成品的成本将更低,性价比也将更高。 不投喂鲜鱼料养成的高品质海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生物工程首席专家李长青介绍道,这种不投喂鲜鱼料养成的海参,从加工时的汤色来看呈深褐色,接近于野生海参的品质,非常受消费者的青睐。 总的来说,如果收购商能以品质来定价,以高于普通海参的合理价格来收购不投喂鲜鱼料养成的海参的话,将有助于霞浦海参品质的提升。 或许,养殖高品质海参将成为未来霞浦海参养殖的突破口。 【关键字】:霞浦 海参 养殖 困境 品质提升 突围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