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4点建议解读养虾最新动向

2016-3-12 08:32|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15688| 评论: 1|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如果用一种成熟的产业标准来衡量,水产养殖业或许很难达标,甚至放在大宗农业这个范畴里,不少兄弟产业都比水产养殖朝前先走了几步。以对虾养殖为例,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壹 ...
  文/图 水产前沿杂志  孙旭东 ,通讯员 李云婷
  

  珠三角会议现场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如果用一种成熟的产业标准来衡量,水产养殖业或许很难达标,甚至放在大宗农业这个范畴里,不少兄弟产业都比水产养殖朝前先走了几步。以对虾养殖为例,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壹)董事长王昌翰就曾表示,“对虾养殖业从某种角度说和时代脱节,到现在行业也没有发展出一套公认的标准,养殖户对于养虾的认知也没有一种普遍的、稳定的是非观”。
  

  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王昌翰董事长
  
  对于这种观点,评论人士认为,水产养殖业难以与时俱进,也可以理解成在养殖作业中务农者难以坚持一种既可行又紧跟科学发展观的方法,人云亦云的多,捡豆丢瓜的也不少。“现在饲料、渔药、渔机等原本服务于养殖业的行业,发展的都比养殖业快。看似养虾的方法越来越多,其实背后却是很多人越来越不注意对虾养殖本身的细节”,评论人士说“不少人既担心做不好,又害怕赚钱慢,放苗前期的准备工作像清塘、改底都不做了,全靠后期调。”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站在虾农的立场,而且要承认行业里有很大一部分虾农放苗前期工作处理得十分优秀,但是仍有部分人看似越“会”养虾,反而越不会养虾。在国内对虾养殖形势走低的背景下,对虾养殖该如何转变,又该有怎样的是非观?2016年初,海壹在雷州、徐闻、海南、北海、漳浦、汕尾、珠三角等地,举行对虾精英研讨会为此提出了4点建议。
  

  对虾养殖高手四哥——罗本茂与现场虾农分享他的养殖经验
  
  一、90%“虾长不大”与肠胞虫有关,购苗要注意
  
  “虾长不大”无疑是2015年虾农议论最集中的话题,随之而来的是对肠胞虫(微孢子虫的一种)的关注。由于全国各大对虾主要产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对虾生长缓慢问题,多数虾农将肠胞虫问题归结于种虾,尤其是占中国种下进口额巨大比重的SIS种虾。
  
  但是经过海壹多次调查与实验,发现进口的SIS种虾并不携带肠胞虫,肠胞虫来自育苗及养成过程。“海壹从去年开始引进肠胞虫检测设备,并没有在亲虾中检出到肠胞虫。而对去年新收购一家苗场的虾苗进行检测时却有检出。后经实地检测发现该厂的育苗环境中存在肠胞虫,通过一系列排查、处理,目前该厂今年出厂的虾苗尚没有发现肠胞虫残留。”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杜国平对此解释,在虾塘中肠胞虫可以通过对虾粪便传播,一旦池塘水源、底质、环境条件出现问题,从苗场拿回的苗如果携带肠胞虫,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势必会大规模地迅速传播。
  

  广东海洋大学 杜国平老师
  
  同时,从去年开始,海壹对海南湛江地区79个不同养殖场的“长不大”的对虾进行肠胞虫检测发现:海南33个样品中,肠胞虫检出28个,检出率达84.8%,哈维氏弧菌检出32个,检出率达96.9%;湛江46个样品中,肠胞虫检出45个,检出率达97.8%,哈维氏弧菌检出38个,检出率达82.60%。“我们推断,目前存在的对虾生长缓慢情况里90%或与肠胞虫有关。” 海壹市场销售总监王磊称。
  

  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王磊
  
  由此可见,要缓解肠胞虫问题,一是虾农的放苗前期准备工作要做到完善,要切断、控制病原传播途径,通过消杀、净化、改善微生物环境等降低生物安保风险,同时通过提高水体溶氧,维持水体微生物生态相对稳定,避免底部恶化,改善水环境,不给肠胞虫可乘之机;二是苗场从源头要做到水处理彻底、生物饵料优质、微生态平衡、育苗过程实时监测、生产管理及时有效。苗场为了这5大环节达标,难免增加育苗成本、提高苗价,但是对于虾农来说这类高专业化程度苗企的种苗仍然是购苗首选,高价格意味着高品质从而带来高收益。
  
  二、先标粗暂养再放苗进塘,方法要注意
  
  从苗场购苗后,放苗之前虾农可以选择适当地进行标粗。据了解,虾农自行标粗一方面可以使虾苗能从苗场的高密度半封闭环境到外塘养殖环境拥有一个良好的过度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规避养殖风险,减少人力与时间上的成本。于去年曾到泰国考察当地对虾养殖业情况的海壹市场销售总监王磊表示,在泰国标苗养虾的养殖模式较为普遍,P12出苗后,在池塘边挖个小塘或者搭个简易的圆形水池,3吨水体放苗15万,每天投料8餐,同事拌磷虾油及投矿物质,每天换水3次,总换水量在100%以上,如此标粗7-8天后出苗。
  
  泰国作为亚洲传统对虾养殖地区之一,近年来同样面对产量下滑的问题。然而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泰国对虾产量不仅与2014年相当,甚至有小范围的回升。究其原因,王磊表示虾农养殖思维的转变促进了泰国对虾养殖业的二次发展,包括采用标苗养殖、轮养、混养等新的养殖模式、产业配套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生物安保措施的加强等等。
  
  此外华东地区是目前国内标苗养虾较为集中的区域,据了解采用先标粗、再过塘的虾农其对虾产量普遍不错。
  
  三、适当增加蓄水池塘面积,用水要注意
  
  除了新的养殖模式在泰国逐渐普及外,“增加蓄水池面积”的理念也在被更多的虾农所接受。据王磊介绍,目前泰国外塘养虾的全部水域面积里,养殖面积从过去的70%下降到50%,蓄水池面积从过去的30%增加到50%。从数据中可以直观的体现出,如今在泰国大多数的对虾养殖场里,养殖池塘面积和蓄水池塘的面积已经相当。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的大部分养殖场并没有足够的蓄水面积,有些规模较小的养殖场甚至没有蓄水池塘。
  
  养殖用水直接抽取、直接处理、直接使用,既不安全,也不环保。一般来说,养殖用水经过蓄水池静置、沉淀之后,照比直接抽水入塘生物安全系数更高,同时蓄水池的使用会相对的减少养殖用水量,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殖污染。
  
  水处理不仅仅在养殖过程中十分重要,对于苗场来说道理相同。经过严格水质检测与处理,虾苗的活力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以海壹为例,水质监测十分严格,拥有3套世界500强公司的水处理装置,可以同时处理5000水体,3000方用于育苗。所以说,如果挑选到优质虾苗,同时能够适当增加蓄水池的面积,来年养虾或许就没那么大的负担。
  
  四、草虾、沼虾养殖走俏,行情要注意
  
  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同样是养虾成功的重要因素。眼下对虾养殖主要的养殖对象是白虾,但是随着白虾养殖产量下降、行情遇冷,经济效益高、病害相对少的草虾和沼虾养殖渐渐走俏。另外,在混养模式得到认可之后,不少虾农在养殖白虾的同时,也会选择少量的草虾、沼虾混养。如今市场上打听草虾、沼虾行情的声音也也越来越响。
  
  为了满足虾农对优质虾苗的需求、丰富对虾养殖的市场,王磊介绍,海壹引进了夏威夷人工选育的草虾亲虾,该种苗小试、中试期间,养殖效果优异,平均90天能达到20头每斤。海壹第一批草虾苗也将于今年4月下旬投放市场。
  
  其实和草虾、沼虾养殖走俏相类似,10几年前的白虾养殖也是在中国对虾养殖遭遇滑铁卢之后,成为了对虾养殖的新热门。关注新行情,能做到先人一步,对于广大虾农来说可能也意味着先赢一步。
  
  现场图片集
  

  2016年3月5日,海壹种苗汕尾地区对虾养殖精英研讨会在巴黎半岛大酒店召开,90多名养殖户们齐聚一堂,交流分享自己的养殖经验
  

  海壹种苗董事长王昌翰先生与大家分享了他多年来对种虾的深入了解!
  

  2016年1月25日,湛江地区对虾养殖精英研讨会在雷州召开!
  

  会议上,养殖户们积极提出2015年自己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广东海洋大学杜国平教授以及台山虾王“四哥”给大家提出建议!
  

  2016年1月26日,湛江地区对虾养殖精英研讨会在徐闻召开,80多位来自徐闻地区的养殖精英们齐聚一堂!
  

  会议中,养殖精英们就养殖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016年3月3日,福建地区对虾养殖精英研讨会在漳浦盛大召开,会议上集聚了福建地区的120名养殖户!
  

  “假货是最贵的!”福建张老板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养虾心得!
  

  2016年3月8日,海壹种苗珠三角地区对虾养殖精英研讨会在江门碧桂园召开,来自珠三角各地的养殖精英们挤爆会场,为目前的对虾养殖寻求新出路!
  

  在交流讨论中,广东海洋大学杜国平教授针对“肠胞虫”给大家做了介绍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处理方案,养殖户们积极参与,踊跃的向杜老师和台山虾王“四哥”交流自己养殖中的问题!
  

  2016年2月25日,海壹种苗市场销售总监王磊先生在北海地区对虾养殖精英研讨会中给养殖户们分享了泰国对虾养殖谷底重生的启示与思考!
  

  北海地区的养殖户们在会议上认真听讲,仔细记录!

  【关键字】:水产    对虾养殖  南美白对虾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0928 2016-3-17 00:20
很有参考性的资料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