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购种指南|低温影响育苗大黄鱼苗或减产4成苗价上涨40-50%

2016-3-21 08:29| 发布者: 渔歌子| 查看: 20121|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大黄鱼在国内被称为“国鱼”,在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黄鱼已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年产量达13万吨,福建就占了10万吨。2015年上半年,保守估
 文/图 水产前沿 李钒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大黄鱼在国内被称为“国鱼”,在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黄鱼已成为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年产量达13万吨,福建就占了10万吨。2015年上半年,保守估计仅闽东地区就投入大黄鱼苗20亿尾,而福建宁德作为“大黄鱼之乡”,在发展成为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源地与最大规模的养殖基地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布局不合理、病害频发、种质退化、养殖扩展困难等。就目前而言,大黄鱼的盈利比较稳定,又到了大黄鱼的投苗季节,养殖户更需理性思考,避免无序无度养殖导致风险抬升。

  大黄鱼成品鱼

  价格回暖刺激投苗积极性

  去年大黄鱼养殖在遭遇白点病和台风“苏迪罗”的袭击后,各地的养殖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有些鱼排损失量高达50%,白点病病情一直持续到10月初才基本结束。年底大黄鱼养殖情况稳定后,价格一路走俏至今。大黄鱼养殖协会会长杨业平介绍到,目前大黄鱼网箱的存鱼量较少,以4-5两规格的大黄鱼为例,海面收购价格约为14.5元/斤,与前年同期基本持平,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还是比较可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养殖户的投苗热情。

  清明前后迎来投苗高峰苗价或上涨40%-50%

  粤海大黄鱼饲料部部长甘小忠告诉笔者,目前大黄鱼苗还没下排,预计清明节前后会迎来投苗高峰期。

  “由于去年大黄鱼苗量大,导致价格走低,很多育苗厂减少了培育量,同时受今年低温的影响,藻类少,饵料不足供给鱼苗使用,这也是大黄鱼苗减产的一个原因。”恒兴集团大黄鱼饲料经理郑跃鹏告诉笔者:“今年苗量约是去年的60%,大约18亿尾,价格同比增长40%-50%,约0.15元/尾。”

  同时,大黄鱼养殖协会会长杨业平也表示,今年苗量比去年少一点,苗价可能会上涨20%左右。

  大黄鱼种苗

  受病害影响养殖户需合理投苗

  目前对大黄鱼养殖危害最严重的就是白点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箱养殖过于密集,水体自净能力差造成的,因此业内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养殖户最好放弃高密度的养殖区,转移到低密度的养殖区。同时,降低投苗密度,加深网箱深度,一般情况下,水流流速快,水体交换能力好,溶氧充足的网箱很少得白点病。

  密密麻麻的大黄鱼养殖网箱

  种质退化,养殖户如何明眼识苗

  大黄鱼经过十几代的选育,已经出现种质退化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育苗户在低苗价的恶性竞争中为获取利润,使用网箱养殖大黄鱼作为亲本无序杂交,滥用药物,导致种质退化,苗种养成效果差,市场极度混乱。那养殖户如何在混乱的市场中觅到一条好苗呢?恒兴集团大黄鱼饲料经理郑跃鹏建议,选苗主要从畸形率、体型和活力三方面考量。在经过十几代选育后,不具保种能力的苗场很容易出畸形率高的情况,养殖户最好实地考查看苗,发现有畸形的鱼苗一定要留意,因此建议养殖户尽量选择亲本为优质野生大黄鱼所产的苗,到有资质的育苗场购苗更有保证。一般来说,活泼、体型比较修长的鱼苗成活率会更高也更好养。最后一个则是跨水域养殖,也就是说鱼苗是从本地还是从另外一个水域进来的,养殖户比较喜欢跨水域的鱼苗。

  忙碌的大黄鱼苗场

  推荐苗场

  宁德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省级大黄鱼重点实验室,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大黄鱼,2016年预计生产大黄鱼8000万尾

  联系人:刘兴彪电话:13860397877

  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

  年生产大黄鱼苗5亿尾,目前为宁德地区最大的大黄鱼苗生产企业

  联系电话:0593-2596399
  
  
【关键字】:低温 大黄鱼苗 减产 苗价上涨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