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进口亲虾质量不稳成事实,国产种虾处境尴尬

2016-3-31 07:22|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80043| 评论: 0|原作者: 唐东东|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3月30日,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指导下,由通威传媒主导的“2016中国水产种苗创新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通威国际中心成功举行。中国科 ...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文/图 水产前沿杂志 唐东东  嘉宾图片来自通威传媒

  
  2016中国水产行业十大健康安全种苗品牌
  
  3月30日,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指导下,由通威传媒主导的“2016中国水产种苗创新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通威国际中心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所研究员、农业部海洋渔业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清印,四川省水产局副局长、省水产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漆乾余,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汉勤、通威集团总裁禚玉娇、副总裁黄其刚等嘉宾出席论坛,300余名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界、科研界的代表参会。
  
  
高大上的成都通威国际中心
  
  
300余人参加
  
  报告嘉宾包括桂建芳、漆乾余、刘汉勤、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会长叶富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少军、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赵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在杰、四川农业大学水产系副主任杜宗君、广西水产科学研究所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副主任熊建华、成都柯邦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萧兰、天津市英创技术公司总经理刘凤岐、申航生态副总经理顾树庭等。
  
  
嘉宾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圆桌对话和互动问答。此外,郭富华代表论坛组委会发布“把好中国水产养殖第一关”的倡议书。同时,组委会公布了“2016中国水产行业十大健康安全种苗品牌”,湛江粤海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新荣腾水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湛江市徐闻县海源养殖有限公司、海南阜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毅达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获得此嘉奖;成都通威水产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获2016中国水产种苗行业“诚信品牌奖”、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产品创新奖”、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获“品牌先锋奖”、湛江市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卓越品质奖”、成都柯邦药业有限公司获“健康科技进步奖”。
  
  
五个特设奖
  
  
上午的交流议题为“水产种苗行业产业链价值再造”,光华博思特营销咨询机构总裁韩志辉、湛江国联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立志、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教授游伟伟、厦门市新荣腾水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帆、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平、海南天之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利参与交流
  
  新品种达到156种,如何解决落地难问题
  
  近几年,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良种先行”的发展策略,如《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提到:重点支持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吸引社会资本和优秀人才流入企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重大育种科研项目要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据董在杰统计,截至2015年国家农业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有156个,其中包括30个引进种,126个自主培育(选育种76个,杂交种45个,其它类5个)。所有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都是基于增产增效的目的,但实际上现在良种在养殖行业中的使用比例并不高。“如何解决新品种的落地问题已成为苗种繁育界近几年的交流热点,而非仅仅限于学术。”游伟伟称。
  
  刘汉勤所经营的武汉百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营全雄黄颡鱼,一直在产学研、育繁推方面做探索,他认为苗种行业仍面临“生产水平不高、苗种成活率不稳定、市场产品鱼龙混杂,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产业集中度不够,规模普遍偏小,融资能力不足,管理相对滞后”等问题,导致苗种行业尽管在养殖中的地位非常关键,但却沦为弱势产业,极少有年销售额超千万的企业。
  
  “种业变革的方向,我认为种源可控的商业化育种为现代种业的基础。”刘汉勤也在思考如何打破苗种企业规模偏小的命运,他认为关键点在于“可控种源的商业育种、OEM生产体系、线上线下的立体推广”三位一体结合,其中OEM生产体系包括:可控的核心产品、标准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管理。“按ISO9000质量管理原理,对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繁育全流程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7个质量控制点和10余个作业环节。”刘汉勤表示正逐渐把循化水技术应用到黄颡鱼的育苗中。
  
  游伟伟专注于鲍鱼育苗研究,他认为解决落地难问题,应去考虑市场所需,根据市场具体的需求去做相应的选育和推广,比如鲍鱼苗种,就有针对养殖模式不同而做了相应的选育处理。
  
  
下午的交流议题为“水产种苗行业规模化及产业化路径”,成都通威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富华、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工健、成都柯邦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扬根、海南阜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海平、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章印、湛江市海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绪满参与交流
  
  进口亲虾质量不稳成事实,国产种虾处境尴尬
  
  “从近几年对虾养殖情况来看,进口亲虾繁育的一代苗与二代苗、土苗相比较,显示不出特别明显的优势,死亡率提高、长速减慢、成虾规格不均匀。”叶富良教授日前对国内养虾业高度依赖的进口种虾如是点评。2015年全国进口南美白对虾亲虾数量约30万对,湛江便有13万对,占了超过40%的量。因此叶富良此言一出,引起行业一片哗然与争议,不少业者质疑其结论过于草率。
  
  实际上,今年3月份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对湛江12家核心企业进口亲虾繁育虾苗的表现情况进行调查,从几个主要指标“亲虾交配率、1000尾雌虾每批产幼体数(万尾)、小苗(0.4-0.5cm)育苗率、大苗(1cm)育苗率”(具体见表1)的结果来看,SIS夏威夷、SIS迈阿密和泰国正大三个主要品牌亲虾的育苗平均表现虽然相差不大(SIS夏威夷略差一点),但是各个品牌的指标变化范围很大。
  
  表1 进口亲虾育苗的表现情况

  
  “说明进口亲虾的质量不稳定。”叶富良对上述结果解读时称,2013年前虾苗协会同国外种虾公司谈价格问题,其后双方大多聚焦谈亲虾质量问题。2013年10月,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与SIS新加坡公司谈亲虾的质量,对方也承认存在问题,表示要采取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亲虾质量,适应当前的环境变化。SIS新加坡公司是泰国正大(印尼)集团在2007年收购迈阿密(SIS)公司后设立,把迈阿密SIS公司生产的虾苗运到新加坡公司,在新加坡养成大虾后作为亲虾卖给中国市场。
  
  据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统计(见表2),截至2016年3月湛江市共进口种虾9.5万对,其中SIS约3.2万对,科纳湾0.3万对,CP约4.6万对,普瑞莫1.2万对,日夜快0.1万对。与前几年的数据相比,各品牌种虾的变化不尽一致,但叶富良认为,如果品牌种虾的苗种养殖效果不错,不至于国内种苗场的种虾采购量会出现大幅调整。“肯定还是存在问题。”叶富良认为进口亲虾的选育方向需调整,以往亲虾选育的方向是偏向追求快速生长,但会导致抗逆性差、抗病力下降,无法应对当前养殖恶化和病害的侵袭。
  
  业内一直呼吁国内养虾业不能再受制于进口种虾,如今越显迫切。过去数年来,国产种虾的选育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经全国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先后通过了5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中科1号、中兴1号、科海1号、桂海1号、壬海1号。但尴尬的是,参与选育的虾苗企业自身仍大量采购进口亲虾,而非使用自主选育的种虾。“虾苗企业要支持选育工作,试用审定过的新品种,共同提高新品种的质量,最终打破依赖进口亲虾的被动局面。”叶富良呼吁道。
  
  表2 2013年-2016年3月湛江市进口亲虾数量(对)

  
      【关键字】:亲虾  会讯  安全种苗品牌  水产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