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水产专家们为何说益生菌让他欢喜让他忧?

2016-5-15 00:10|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38743|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近年来,益生菌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相关内容在许多诸如《科学》《细胞》《自然》等权威杂志上已经常占据头条,同时其在产业界的应用也非常火爆。益生菌概念最初源自希腊语“for life”, ...
  文/图 水产前沿杂志 陈娈娈 吴佳辉

  “第六届益生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战略大会”合影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近年来,益生菌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相关内容在许多诸如《科学》《细胞》《自然》等权威杂志上已经常占据头条,同时其在产业界的应用也非常火爆。益生菌概念最初源自希腊语“for life”,意为对生命有益。益生菌就是单纯指某几类“好”细菌吗?非也!“好”与“坏”需要针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而言,尤其对于体表完全浸浴在复杂水体里面的养殖鱼虾来说,更不能单纯的一言以蔽之。益生菌在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水产业中也逐渐成为大家追逐的方向,但与此同时,也有人感觉我国益生菌产业的发展是不是有点儿迅猛,有点儿乱?益生菌如何才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会议现场

  5月13日-14日,由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主办、广东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卜蜂水产(阳江)有限公司、北京成果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六届益生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战略大会”在广西北海隆重举行。此次大会分为水产益生菌、畜禽益生菌、人用益生菌三个分会场,共邀请到20位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精英前来进行报告交流,他们分别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林文辉、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昌福、海南大学教授赖秋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田相利以及西南大学教授唐志如、国立阳明大学生化暨分子生物学教授、亚洲乳酸菌协会会长蔡英杰、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微生物营养研究所所长伍业旭等。此次会议吸引了近200人前来一起进行益生菌技术交流、益生菌产品推广,分享益生菌产业化与科研成果,其中100余人参加了水产益生菌分会。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李萍

  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孙树侠

  本次会议承办方卜蜂水产(阳江)有限公司总裁 何腾飞

  部分主要嘉宾

  目前,在水产上,益生菌主要从改善水质和平衡肠道微生物菌群两方面出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国各地水环境千变万化,水产品种类繁多,水生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较人与微生物、畜禽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或更加复杂,加强对水产益生菌的针对性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

  微生物的潜力与危机并存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陈昌福

  “为什么要让我们住在牛的周围,日本人想让我们每天闻牛粪?那是1985年,年前的我们带着强烈的为国争光的理念感觉被侮辱了,一开始非常排斥与牛同住……”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昌福结合自己在国内外的亲身经历,用故事串连形式,以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应用现状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主题进行了绘声绘色的讲解。他指出外国,尤其是日本已经在微生态制剂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他们对于在市区的大街上养牛而没有臭味等很多微生物制剂的神奇功效已经习以为常。陈昌福强调“微生态制剂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水产行业,实现用微生物替代抗生素、用微生物替代消毒剂、用微生物替代肥料、用微生物替代饲料很美好,但这是有实现的条件的,是值得大家期待的。”虽微生物潜力无限,但目前的微生物产业发展却让他有些担忧,“微生态制剂的危机”值得大家重视。在开发水产用微生态制剂的时候,需要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消化道内微生态结构、针对不同鱼类生活适宜水体中微生态结构;要对微生态制剂导致的动物体内外环境变化,给予科学的评价;在了解动物体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使用微生态制剂;要对微生态制剂的危险性给予充分必要的认识。“我们现在很多卖微生态制剂产品的人都能针对鱼虾病征实现有效服务吗?我敢说,非常难!大多还是靠忽悠!尤其是我们卖药品的技术服务人员,虽然存在很多无奈,但心里一定要有杆秤,我们对微生态制剂的有效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只有知道这些不足,我们才有努力的方向!”陈昌福激动地说到。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 田相利

  目前,已经有部分水产业者对益生菌的应用感到困惑,质疑其到底有用?无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田相利强调益生菌不是药物,水产养殖品种多达300-400种,而且条件多变,有海水、淡水、半咸水,要想其发挥作用必须讲究使用条件。他指出,目前益生菌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难以进行质量检验,检测手段也不完善,导致目前产品种类众多,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分,产品质量和施用效果差异大。水产养殖现行使用的微生物制剂对氨氮作用时效短,在使用过程中优势地位不明显等缺陷,要坚持长期使用;很多养殖户科技水平不足,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影响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正确认识和使用益生菌需要注重其安全性(菌株的特异性,考虑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针对性(根据具体的要求,合理选择微生态制剂,发挥它的最大效力)、规范性(从业者专业素质;厂家生产规范,不任意夸大产品的作用;个体化储运管理)。

  以菌抗病 脱“瘾”而出

  曾经,人类为发现“抗生素”欣喜若狂,但抗生素却是把“双刃剑”,抗生素的滥用使得不少产业像吸食了“抗生素鸦片”,许多水产业者也因此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不按规范用抗生素明知不对,但按规范来用可能又对该病无效,很多人认为想再实现养殖水产品的健康、高产已经很难,尤其这两年,对于水产支撑产业的对虾产业来说更是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黄倢

  如何脱“瘾”而出?对此,利用益生菌来实现生物学防控不失为一个明智的方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倢以虾产业为对象介绍了疫病微生物学防控技术。他指出虾是直肠子,肠道短,但在这么短的肠道里,微生物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正常对虾消化道有大量微生物,可培养细菌总数为105-1012cfu/g,可以提高饲料消化和营养吸收,防御病原微生物通过消化道侵染。水产病害微生物学防控需要利用好水产养殖相关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病原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以及未知微生物资源,具体可通过核酸检测、免疫检测、减毒疫苗、疫苗载体、疫苗抗原、感染阻断、RNA干扰;抗病微生物、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原料发酵、表达载体、生物絮团、水质保持、水质保持、底质修复;生态移植,新技术等手段来实现生物学防控。此外,他比较了对虾养殖中,生物絮团养殖与传统养殖系统的微生物群落,发现通过微生物增强的生物絮团技术,传统养殖中的弧菌比例减少,水环境中相当一部分弧菌等菌被芽孢杆菌等菌种替代。

  海南大学教授 赖秋明

  海南大学教授赖秋明也以对虾产业为例,介绍了活菌制剂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及研发前景。他指出当前对虾的细菌性疾病与以往有很大的差异,现在的对虾细菌性疾病很多是感染消化道,主要是在体内,用以前的围绕体表、水体消毒的方法已经不管用。他指出,目前“生态占位法”在对虾细菌性疾病防控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效。此外,他还主要介绍了对虾养殖生产常用的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在对虾养殖中的科学应用关键点。

  发酵技术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林文辉

  水产产业链中,饲料是影响养殖水环境、水产动物抗病力、水产品安全的重要一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林文辉从1995年已开始研究发酵豆粕,他介绍了发酵技术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林文辉指出,传统的饲料是一手给毒药、一手给解药,只有解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才能最终实现动物养殖的安全问题。他强调所谓发酵饲料,就是用发酵原料配制加工的饲料,发酵饲料与饲料发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他重点介绍了目前发酵豆粕的主要工艺以及工艺类型对品质的影响,指明了开放式发酵系统比杀菌灭毒的系统更稳定有效,“这跟老祖宗制曲的原理是一样的。发酵工艺中最初并无接种特定的菌群,在几千年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优良群体——曲(酒曲、酱曲、醋曲、药曲)。这种微生物群体对发酵物料具有最高的适应性。在开放条件下,微生物具有最高的种群稳定性,产品质量也具有稳定性。”他还指出,目前开放式固体发酵基本上还是经验为主,生产实践非常重要,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到大规模生产是不可以直接生搬硬套的。“一个百年老窖不是用现代化技术就能在几天内形成的,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窖池越老,产品越醇厚越稳定。”

  正大欧瑞信(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红震

  正大集团作为此次大会的战略合作方,对本次益生菌大会给予了大力支持!正大集团广东区水产总裁何腾飞提到,这次在我国南方广西举办的“第六届益生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战略大会”相较于往届,增加了水产益生菌版块,这令他感到非常欣慰。会上,正大欧瑞信(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红震介绍了“正大水三宝”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他强调“正大集团秉承着愿景做世界的厨房,人类能源的供应者的理念,提倡健康生态的养殖方式,我们也希望在混乱的微生态制剂领域能够引领水产规范养殖。”

  点击【图文直播】第六届益生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战略大会还可查看会议图文直播哦——

  会议花絮:

  此届益生菌大会在美丽的北海举行

  各位嘉宾都到北海

  参会者不停用手机拍下照片记录专家PPT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团队成员 唐志如教授

  国立阳明大学生化曁分子生物学教授蔡英杰

  约100余人参加了水产益生菌分会


  现场交流

  吃饭间歇不忘技术交流

    【关键字】:益生菌 水产  水产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