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蔡林宏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杭州市萧山围垦地区的养殖户李国原,也是现在杭州越州水产公司的老板,从事水产养殖事业只有7、8年,最初两年是养殖黄鳝,那时还被人称为“黄鳝佬”;南美白对虾养殖在萧山兴起后,开始将黄鳝与南美白对虾套养,但前几年黄鳝跟白虾的效益差异悬殊,最终他便全身心投入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营中。 李国原 养殖场规范化、标准化 李国原的200亩大棚虾塘,23张大棚连成一片,从外观上就给人坚固、整齐的感觉。据笔者了解,在顶棚、池子的搭建和打造上,就要花上4万/亩的成本,另外李国原还为整个养殖场修了3条水泥路,安装了几个变压器,并且为每个棚都装上了监控和自动检测设备,在办公室就能观察整个养殖场的实时情况。前期的建设就花了3000多万,具备了规范的标粗中心、检测中心、水处理中心。 标粗中心:大棚套小棚,锅炉标苗,提前放苗时间 和普通的外塘造小棚标苗不同,在大棚里套小棚,小棚里的温度能比大棚再提高3摄氏度左右,加上锅炉加温,每年开春放苗能提前半个月左右,第一批虾能提早20天到一个月出,并且达到五六十头的规格,占据了上市先机。 大棚内景 检测中心:不只是高大上,高效、实用才是硬道理 李国原一手建设起来的杭州越州水产基地,现已实现了全场的录像监控以及自动检测装备,并且跟浙江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每年都会有学生在这里实习、工作,办公楼里有设备齐全的检测室。 走进办公楼,便能从墙上的监控视频上看到整个养殖场情况,每个棚里的水体、温度、增氧情况等,以及外面几条通道上正在收虾的车辆一目了然。塘口的指示牌上会显示着池水中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基本指标,据李国原介绍,系统会在每日设定的时间自动检测池水指标并显示,若什么时候想检测也可即时操作。规范、标准的自动检测系统让整个养殖场实现了精确、高效的管理。 养殖场监控图像 塘口基本指标 检测室 水处理中心:调水改底不需要用药 李国原的养殖场现还有300亩的外塘,计划在明年再将200亩改造成大棚,另外一百亩改成蓄水池和“贮泥池”。“今年我有20亩的塘用来蓄水,但远远不够供应所有虾塘,明年要增加到70亩。”李国原在谈到水质的重要性时表示。 他主张清水放苗,将水引入蓄水池后用漂白粉、生石灰消毒就行,让其自行沉淀,没必要用药,把水调的太嫩了容易倒藻。而谈到改底,李国原介绍了用高压水枪冲底,再将底泥全都吸走的方法,这样一来池底的淤泥全都冲的干干净净,省去了晒塘的麻烦,只需要用两个塘作为“贮泥池”将冲掉的底泥贮存,还能用来种植农作物。 种苗:普瑞莫虾苗让其找到了新的方向 谈到种苗的选择时,李国原大有感慨。去年的第一造虾,他就损失惨重。三月份投了三家不同的苗,开始都长得挺好,后面疾病一暴发,虾死得特别快,李国原懊悔不已但也只能将虾低价处理掉。 面对这种结局,李国原认为去年天气不好是主要原因,另外苗种的抗病力不足也是后期病害爆发的原因,对于往后的养殖方向,他甚至一度陷入了迷茫。后来遇到了普瑞莫虾苗在这边的推广,当时李国原也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拿8个大棚放了5万尾/亩密度的普瑞莫苗进行试养。结果第二造虾依然不理想,但放了普瑞莫苗的几个大棚都基本能保本而且能稍有盈利,其它的大棚大多亏了钱,这让李国原一下子找到了希望和信心。 其实他对虾苗的态度也很简单:“同一批放的苗,你的苗能比别人的晚一个星期发病就证明你的比别人好。” 李国原认为不发病的苗是不存在的,他要寻找的是抗病性强、即使发病了也不会暴发性死亡的虾苗,通过试养后他相信普瑞莫就是他想找的苗种。 今年,李国原拿了3000万尾的普瑞莫苗,从3月12开始,外塘密度5万尾/亩,大棚密度8万-10万尾/亩放了苗,大棚的第一批成功率高达90%。从5月中下旬开始出虾,产量较好的两个棚已经出了8000斤虾,单个塘每个星期还能出两千斤左右。 李国原在出虾 【关键字】:杭州 南美白对虾 扭转局面 水产养殖网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