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养虾也能如此自在——做自家的苗,养自家的虾

2016-6-19 07:59|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28661| 评论: 1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李军海有200多亩虾塘,2013年开始搭建大棚养虾,现有40亩大棚,还建了自己的种苗淡化车间、冷冻厂和特色农庄,可以说已经发展了产业链式的经营。李军海养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大棚里直接放苗 ...
  文/中国水产频道  蔡林宏
  

李军海 
杭州市萧山围垦地区的李军海,从事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近20年,涉及了苗种、养殖、冷冻、收虾、农庄几个领域,是个对养虾有着独特的观念和感情的老养虾人。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李军海有200多亩虾塘,2013年开始搭建大棚养虾,现有40亩大棚,还建了自己的种苗淡化车间、冷冻厂和特色农庄,可以说已经发展了产业链式的经营。李军海养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大棚里直接放苗,密度6万尾/亩;二是虾苗在大棚中标粗再放到外塘饲养,密度3万尾/亩。李军海说,虾苗还是要在土塘标粗,换到外塘能有更好的适应性,减少损伤。而且在大棚中温度适宜,如果是直接在外塘搭个小棚标粗会很受前期气温的限制,达不到虾苗生长所需温度,一般只有2-3成的成功率。李军海今年4月初用5亩的大棚标了120万尾苗,足以供8个外塘放苗了,截至6月初,52天的虾已经长到58头的规格,现已出虾500斤/亩,预计总产量能达到1000斤/亩以上。
  

  李军海家的外塘
  
  建标苗车间:将苗种品质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军海跟笔者谈论养虾的经验和感悟,他说:“养虾是否能成功,苗种决定了70%。”苗种的质量是每个养虾人都极其关注的问题,谈养虾必谈苗种,大品牌苗近年表现不稳定,土苗、垃圾苗价格便宜但长势不均、病源也多,每一批虾放苗前,都要经历一个纠结的选择过程。李军海这几年将精力都花在养殖上,也是跟着大众口碑去选择苗种,但虾苗的不确定性让他十分苦恼,他琢磨着不该这么被动的去选择,加上他原本就有长达8年在苗场工作的经验,直觉告诉他,将苗种的品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好的出路。
  
  于是,李军海从去年开始了跟海南禄泰虾苗的合作,到今年年初建造了自己的育苗车间,26平方一个池子,总共48个池,占地共三亩多。截至今年6月初,已经出了1亿6千多万尾苗,除了自给自足,还为周边的养殖户带来了新的选择。
  
  据李军海介绍,他的育苗车间里苗的标粗时间长达10天,每天喂8餐,卤虫4餐,虾片4餐,从幼体标到500尾/斤的规格才出苗,跟许多其他苗场标粗只用5、6天相比,他的虾苗除了规格大,最重要是虾苗的状态不错,对新环境的适应力也比较强,这样大大提高了虾苗的存活率。而且据李军海自己塘里的虾苗情况和当地用户的反应,他们家的苗长得快,且活动力强,在塘底到处乱钻,让水体更加“活”,亚硝酸盐也自动跟着降低。
  

  育苗车间
 
 
  育苗池
  

  虾苗的活动力很强,全都往壁上跑
  
  精细管理:清水放苗,定期消毒
  
  笔者从当地的一些业务员和养殖朋友了解到,当地的养殖户下午有空了都喜欢打打牌搓搓麻将,但李军海却从不打牌,每天都待在塘头,尽可能地亲力亲为,工作十分细致。
  
  李军海主张清水放苗,这里养殖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他会提前一个月左右给虾塘蓄好水,按300斤/亩的分量用生石灰消毒,放苗前15天泼洒80斤/亩的漂白粉,到放苗的前2天,再放20斤/亩的大苏打。放苗后也要定期给池水消毒,大概一个月一次,李军海提倡使用生物消毒,以菌制菌的方式,他使用青岛根源生物集团的超级复合芽孢杆菌和浓缩EM菌,噬菌专用,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弧菌。李军海还谈到,虾的前期一定要细心观察和管理,前20天内给虾拌护肝药投喂,要注意给虾补钙,每一星期左右给水体补充微量元素,可以提高虾的抗应激能力。
  

  李军海在观察虾的长势
  
  现在,李军海还经营着自己的农庄,供一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尝尝萧山当地的农家乐趣,钓钓鱼,尝土鸡,吃小龙虾,在这个本就风景十分优美的地方,享受一份难得的悠闲自在。

  【关键字】:南美白对虾  自家的苗  自家的虾   水产养殖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0928 2016-6-19 21:28
期待更多的报导!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