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中国水产频道实习编辑蔡林宏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你吃过出口的大闸蟹吗?如果吃过,你一定难以忘却那番滋味。出口到国外的大闸蟹,不论在卖相、肉质、口感上都是一流的品质,对人工养殖的要求非常高,而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的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正是一家专注于高档大闸蟹的养殖和出口的公司,每年出口的优质螃蟹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海外市场。去年有高达90%的螃蟹符合出口的高标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九龙口大闸蟹养殖基地 总经理邵建华是盐城盐都人,曾经也是一名普通的河蟹养殖户,一开始经营着自己的70亩塘口,当时的客户主要来自周边的无锡、常州等地,后来慢慢接触到了香港、台湾的客户,港澳台及海外市场对高档大闸蟹的需求很大,能够符合出口的螃蟹在效益上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邵建华意识到,做高品质螃蟹,走出口销售是一条大有可为的路。 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建华 选择最优的环境 2011年,邵建华经过多方考察看中了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这一片纯净、原生态的环境,并在此建立了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租下了2100多亩的塘口开始大力养殖生产优质大闸蟹。据邵建华介绍,这一片塘口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位置,四周有畅通的河道,而且这里的水源是盐城市取水口,方圆100公里没有化工厂,水质条件简直无可挑剔。在访谈过程中,邵建华多次强调“养殖其实就是在养环境”,选择无污染的优质环境至关重要,很多地方养殖螃蟹常年受到“水瘪子”等疾病困扰,这跟环境本身水质及排水污染甚至使用违禁药品等方面有很大关系。邵建华的养殖基地致力于打造无公害环境:使用有机肥产品调水,改底通过放养螺蛳、种水草使其自然修复;冬天干塘、晒塘,放苗前使用生石灰消毒,补钙杀菌;高温期投放生物菌产品,一礼拜一次。 午后的塘口 配套标准化管理 对于高标准高要求的出口螃蟹,邵建华的养殖基地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方式。首先在整个养殖基地实现了封闭式的管理,几乎与外面完全隔断,整体更加可控,且每个塘口都可追溯、监测。 其次,公司的人员分工十分明确,主要分为育苗和养成蟹两个部门,占地450亩的育苗室用于种苗繁育,每年产能达到3万只/亩;另外1700亩塘用于养殖成蟹,由5个小组负责,每个小组8个人可管理400亩塘,每个塘口除了在放养密度上略有差别,在投喂、调水、用药上都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并且备有详细的日常记录。在塘口管理上,邵建华的要求是精益求精,“要把大塘口当成小塘口养,小塘口实现更精细化管理,以养一亩地的方式去养十亩地。” 另外,公司的薪资制度非常人性化,工人们的收益具有很大弹性,直接跟公司效益挂钩,这在保证养殖效益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人的收益和待遇。邵建华在谈到管理模式上时说“工厂化模式是对的,但还要提高工人积极性,我这里的工人最高年薪20万,工人工资高说明我螃蟹的效益高。” 对于此等高要求的螃蟹养殖,邵建华对养殖中所使用的饲料、药品等产品的来源和质量也具有很高的要求,每种产品的采购必须符合无公害、出口要求。一直以来邵建华都选择大公司品牌的高档产品,去年开始接触了大北农水产的螃蟹颗粒料,最终的效果让他十分满意,并且推荐给了许多其他的养殖户,邵建华打算今年全程使用大北农水产的螃蟹料,并且开始尝试他们的微生态产品。 出口蟹效益高,标准更高 “一只4两大的公蟹,国内卖20——30元一只,但出口到国外就是300——400元/只。” 如此大的价格差距,出口的螃蟹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据邵建华介绍,螃蟹出口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出口检测上,对抗生素、违禁药品、重金属含量、药物残留等指标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和限制。外观上,青壳、白肚、金爪、黄毛是基本的标准,蟹的肥满度也要达到要求,不能出现“空腿”、“软腿”,而且每一只都必须是“满膏”(剖开螃蟹的壳,中间的膏是满的,没有空缺)。客户前来挑螃蟹时,挑过的螃蟹要现场煮熟,客户对肉质和膏黄满意了才真正下单,对这些高端甚至“苛刻”的要求,邵建华都坦言“不敢随便接单”,可见出口的螃蟹养出来是多不容易,一般的养殖户一百斤里能挑出一两斤符合标准就很不错了,可谓是真正的“百里挑一”。但去年邵建华塘里的螃蟹却有高达90%符合出口标准,每亩的养殖成本在6000——7000元之间,效益能达到8000元——1万元/亩。 “满膏”的大闸蟹看起来相当诱人 “九龙口大闸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在公司实力和产品硬度上,并不逊色于国内的一线大品牌,不过目前在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还没有很好的打开,对于品牌的打造,邵建华有着很好的耐心和自信,他现在努力在做并且沉浸其中的,就是对高端品质的不断追求,他认为“做品牌单靠嘴巴拼不出来,别人吃到你的好螃蟹自然就认可你,所以我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螃蟹养的更好!”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