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2016年8月12日,由通威(大丰)饲料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水产频道协办的“通威365鮰鱼养殖技术论坛”在江苏盐城大丰半岛温泉酒店顺利举办,会议针对时下斑点叉尾鮰的养殖趋势及技术要点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当天吸引了大丰当地及周边地区近150人的参与。
在当天会议上,通威股份水产研究所高级配方师吴业阳做了《叉尾鮰饲料营养研究及投喂选择》的主题报告,从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投喂选择上做了详细的介绍。 “在饲料添加的蛋白粕中,豆粕、加籽菜粕的lys、met和thr氨基酸含量较多,氨基酸较平衡,棉粕平衡偏弱。在选择配方模型时,鱼粉+豆粕型(优良的消化吸收)具有最佳搭配效果,可降低抗营养因子对叉尾鮰肠道、肝脏的损伤,且产品稳定性更高。” 在动物生长需求的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中,蛋白原料成本占配方成本中的70-80%,但同时蛋白质量对成本、饲料质量影响较大;饲料中脂肪含量为5-7%,有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两种来源,在实际生产中,植物性油脂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且酸价低,易添加,质量有保证;鮰鱼对碳水化合物的生长指标需求量在18-20%之间,实践证明鮰鱼对高分子糖类(淀粉)利用率优于低分子糖类,当饲料中糖含量达到21%时,可有效促进鮰鱼生长,当糖含量达到25%时,机体将会转变为脂肪存贮。 在养殖模式及投喂方式上,华南地区的斑点叉尾鮰养殖以混养为主,饲料投喂以膨化料为主。其中不同品种的市场价格也是投料的参考因素,鮰鱼价格低时罗非鱼料为主,鮰鱼价格好了则主要投喂鮰鱼专用料;华中及华东地区的鮰鱼养殖更多的是精养的模式,饲料投喂上以膨化料为主,颗粒料为辅。 将颗粒料与膨化料对比,在使用效果上,膨化料具有更高优势:粉碎细度提升10%,提高饲料与肠道绒毛接触面积,消化吸收率提高5-8%;调质温度的提升,降低抗营养因子活性,减少饲料对肝脏、肠道损伤。在不同地区和模式上,膨化料的使用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应该也是未来饲料使用的发展趋势。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