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生态繁育OR人工繁养 小龙虾育苗选哪种?

2016-8-14 10:24|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13851| 评论: 0|原作者: 罗少蒙|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据悉,全国小龙虾主养区有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份,其中湖北省占全国小龙虾总产量的60%。“2015年湖北省小龙虾产量高达43.3万吨,年产值达158.6亿元,位于全国第一位。”湖北省鄂州市水产局总工程师徐兴川表示 ...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2015年全国淡水小龙虾总体发展情况较好,养殖产量同比往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预估,随着各省份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的扶持政策,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加大虾稻轮作、虾稻共作等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力度,加之小龙虾养殖利润可观,预计2016年小龙虾养殖产量还将持续增长。

  据悉,全国小龙虾主养区有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份,其中湖北省占全国小龙虾总产量的60%。“2015年湖北省小龙虾产量高达43.3万吨,年产值达158.6亿元,位于全国第一位。”湖北省鄂州市水产局总工程师徐兴川表示,小龙虾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府机构的大力扶持,因为湖北省政府长达十年高度重视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专门的文件和扶持政策。据徐兴川介绍,2016年湖北省政府拿出了9000万项目基金,对9个县市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进行精准扶持,助其创建小龙虾优质苗种繁育基地,其中1000万落在了湖北省鄂州市打造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小龙虾生态苗种重要生产基地上。


  就是这样一个被政府视为“掌上明珠”的水产品,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备受瞩目。小龙虾产业首席科学家舒新亚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小龙虾产业发展整体呈现一种“快而不稳、缺乏后劲”的发展趋势,现在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大瓶颈:一是苗种,二是养殖技术。由于小龙虾种群繁殖能力强,自繁自养的现象比较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虾苗批量生产的难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自繁自养的现象导致了小龙虾近亲繁殖增多,种质质量退化严重;而且出苗时间较晚,出苗数量也不可控。俗话说,良种是一个产业的基础,是水产养殖的第一环节。笔者走访湖北省小龙虾苗种市场了解到,除去部分自繁自养情况(因为养殖户池塘里面自繁自养不属于规模化繁育的范畴,故文章中不做重点讨论),现在湖北省小龙虾规模化繁育有两大派:一派是以鄂州万亩湖为代表的“生态繁育”,主打“生态”品牌,销售范围囊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这一模式早在2006年后潜江积玉口、仙桃的杨林尾就开始流行;另一派是以潜江规模化人工诱导繁育为代表的人工繁育,因其出苗时间早、苗种规格较统一、种质质量可控受到一众人的热捧,这种模式在2006年后武汉市的江夏、新洲,黄冈市的黄梅、浠水,孝感市的孝南,荆州市的监利、洪湖,荆门市的沙洋,咸宁市的赤壁,以及潜江市、仙桃市都有成功的开展。

  技术线路一

  以万亩湖为代表的生态繁殖

  据徐兴川介绍,根据农业部和湖北省《“十三五”小龙虾种业发展规划》,以及市委市政府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鄂州市在小龙虾产业的发展重心放在苗种培育上。2016年3月在鄂州泽林镇万亩湖基地重点成立了鄂州市泽林镇万亩湖小龙虾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亩湖”),主要负责谋划全市小龙虾种业发展规划和布局。万亩湖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小龙虾苗种的生产与销售,良种选育及销售,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水稻生产与销售,渔业投入品销售等。

  谈及万亩湖的由来,万亩湖农场负责人余国清表示,万亩湖总面积11600亩,拥有核心基地面积3000亩,示范面积8600亩,曾因地势低洼,十年九涝,亩收入不到300元,甚至出现了田地抛荒的现象。直到2010年成立了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和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万亩湖的农民才开始真正富裕起来。鉴于小龙虾产业中苗种是一个很大的瓶颈问题,养殖市场对优质苗种的需求变大,而万亩湖具有面积大且集中、属于封闭湖没有外来水污染的优势,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拿出5000亩打造成小龙虾生态繁育示范基地,2015年获批为省级良种场,2016年获批为国家级良种场,现在在以万亩湖的名义申请打造小龙虾苗种品牌,让“万亩湖”更好地走出去。

稻田繁育

  据介绍,万亩湖主要依托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团队为科研技术支撑,按照小龙虾的生态习性,采取规模化“一季稻三季虾”(分阶段产品)的虾稻养殖模式,为湖北省以及周边省份提供生态繁育的苗种。“万亩湖繁育的苗种完全按照生态学的要求,根据小龙虾的生长习性来操作,在苗种繁育期间有三大技术要点:保种技术、稻田工程技术、投饵技术。”徐兴川介绍道,万亩湖的生态繁育主要体现在严格控制种质和坚决不投喂人工饵料。

虾苗繁育

  “2015年万亩湖小龙虾稻田生态繁育基地生产形势良好, 合作社核心区小龙虾平均亩产188市斤,总产量124万斤,其中小龙虾苗种92万斤(大规格虾种2亿尾),成虾32万斤,总产值2119万元(小龙虾总产值1092万元,稻谷产值1027万元)。目前销售范围除供应湖北省小龙虾主产地外,还远销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外部分地区。”余国清表示,受限于运输时间和距离,小龙虾苗种不能运到更远的地方中去,未来他们将探索更多的运输方式,完善苗种供应链。

  技术线路二

  以潜江为代表的人工繁养

  由于小龙虾种群繁殖能力比较强,养殖户一般是选用自然繁殖的苗种,几乎采取引一次种就可以保种、补种的措施,苗种自给能力基本上能够满足养殖需求,从而导致国内小龙虾主养区大多数都是自然繁殖。但是舒新亚认为,真正的生态繁殖固然好,但只能用于小龙虾种质资源保护区,而不能用在供应规模养殖苗种的种苗场。因为小龙虾生态繁殖的供苗能力极为有限。目前行业中有些标榜“生态繁育”的,实际上是一种“自繁自养过程中多余种苗的销售”或“成虾捕捞过程中未达到上市规格的幼虾的销售”,因此他们苗种的提供时间是在春季的4——6月份。这个时间正是小龙虾的生长、捕捞季节,而不是繁殖季节,也就是说这种苗种提供是与小龙虾的成虾捕捞有关,而与繁殖无关。而潜江等地的人工规模化繁育主要的供苗时间是在每年的9——10月份,这种人工繁育虾苗质量好、规格整齐、运输成活率高,经过秋冬季养殖,到第二年的3、4月份都能达到上市规格,且个体大,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室内工厂化

  对于当前自繁自养的常见现象,舒新亚指出了自繁自养的弊病很大:首先是质量不可控,自繁自养情况下小龙虾近亲交配对小龙虾的种质影响很大,自繁自养模式一般第三年的产量显著降低,个体规格明显偏小,这也是潜江积玉口、仙桃杨林尾所谓生态繁育供苗模式最后都由高潮走向低潮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苗种质量差、成活率低,难有回头客;其次因为自然繁殖的情况下不清楚具体的出苗数量,对于养殖者而言,给投喂及养殖管理带来困惑,也造成养殖产量的不稳定。对于苗种销售而言,无法定量生产,只能有多少就捕捞、销售多少,给小龙虾苗种的销售工作也带来一定的难度,也离“以销定产”的现代农业种业模式相差甚远;另外还有一个上市时间的问题,由于自然繁育出苗不可控,生长不可控,供苗一般要等到4、5月份才出苗,而小龙虾成虾价格最高是3——4月份,这种供苗模式,供苗时间晚,待养殖上市时已是小龙虾市场价格最低的时期,错过了小龙虾高价格的好时机。因此,小龙虾优质苗种的规模化人工繁养是未来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水泥池繁育

  据舒新亚介绍,目前湖北潜江、监利、鄂州等九个基地获批成为省重点小龙虾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基地,湖北省(潜江)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小龙虾“国家级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这些基地当然应该朝着优质苗种、现代种业的方向迈进。随着科研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小龙虾大规模人工诱导繁育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具体有工厂化育苗、水泥池育苗、大棚育苗、土塘育苗、稻田育苗等五种育苗方式,采取“控制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水位、控制水质、加强投喂”的“五位一体”人工诱导繁殖技术,天然水域小龙虾产卵期是8月至2月,我们人工诱导繁殖将小龙虾产卵期集中到8——9月,克服了小龙虾生长发育不同步的难题。

孝南繁育场

  舒新亚透露,虽然人工繁养对小龙虾产业的推动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小龙虾人工繁育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操作又比自然繁育麻烦,利润较低(相对于其他名优鱼类的人工繁育),很多个体户不愿意做小龙虾人工繁育,必须依靠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场、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农业公司来做小龙虾苗种,因此希望能从国家的政策上实施监管,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才能长期运营和发展。现在湖北莱克集团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和湖北潜江市水产局联合在潜江推出“小龙虾稻田、土池人工诱导繁育”、“小龙虾稻田、土池人工繁殖-养殖一体化”新模式,操作简单,效果好。

网箱繁育

  面对小龙虾苗种市场的乱象,舒新亚坦言真正的“生态繁育”和“人工繁养”好比“野生”和“养殖”的微妙关系,自古以来,“野生”和“养殖”哪个更好一直是大家争议不断的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的“养殖”远较“野生”可行和可靠;也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的“生态繁育”是不能解决养殖业发展的苗种问题,要解决养殖业发展的苗种问题必须走现代种业道路,即科学、优质、规模、可控(定产),从而极大地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土池大棚繁育

  目前看来,由于各自固有的优缺点以及行业现状,小龙虾苗种短期内都会以三种方式甚至多种方式并存:自繁自养、自繁自养并对外供苗、规模人工繁养等。

  【关键字】:小龙虾     小龙虾育苗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