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罗非鱼产业面临极大挑战,农业部出策促进科企深度融合破局

2016-9-1 08:26|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22218| 评论: 1|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8月26日,由百洋集团牵头成立的“国家罗非鱼加工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海南海口市举行了启动仪式。国家农业部渔业局处长王雪光、国家农业部科教司调研员陈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处长方辉、海南省渔业厅处长云汉毅、国家 ...
  文/ 水产前沿杂志 唐东东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近两年来罗非鱼产业不景气,尤其是2014、2015年越南巴沙鱼的冲击明显,某些企业的罗非鱼年出口量最大跌幅超过20%
  


  8月26日,由百洋集团牵头成立的“国家罗非鱼加工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海南海口市举行了启动仪式。国家农业部渔业局处长王雪光、国家农业部科教司调研员陈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处长方辉、海南省渔业厅处长云汉毅、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百洋产业投资集团总经理徐金鋐等十余名政企商三界代表参会,并制定了联盟“十三五”的工作方向与任务。
  
  业者表示,近两年来罗非鱼产业不景气,尤其是2014、2015年越南巴沙鱼的冲击明显,某些企业的罗非鱼年出口量最大跌幅超过20%,整个产业面临极大挑战,国家罗非鱼加工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建立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会议上,陈明阐述了如何在国家框架上来落实国家农业部开展的产业创新联盟工作的思路,可概括为“三个一”,即为一盘棋、一体化、一条龙,其中由百洋集团牵头成立的“国家罗非鱼加工业创新科技联盟”属于属于一条龙范畴;“一盘棋”和”一体化”的主要工作由中国农科院承担,“一条龙”就是由企业牵头解决科技和经济发展,促进科企深度融合,金融创新,主要工作由国家农业部科教司局和行业司局共同研究。
  
  据悉,目前由于产业的区域及行业差别,全国已经组建了47个联盟,其中以“一条龙”居多,总共是37个,其中渔业的11个,占1/3左右,目前已启动5个,“国家罗非鱼加工业科技创新联盟”是第6家。
  
  陈明表示,由企业牵头的“一条龙”形式的联盟,其建设需要注意几点:
  
  1、联盟的定位:国家对于由企业牵头“一条龙”形式的联盟定位的核心是,联盟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国家会对企业的投入给予一定的支持,主要的研发经费由企业自筹。
  
  2、联盟运行机制:根据国家农业部的调研及部门已经运行联盟的情况,联盟的运行出现了很多的方式,组织方式有松散型的联盟、社团法人、或直接注册成企业法人,以上形式均可,根据发展的阶段及技术创新的要求来选择运行的方式。研发的的方式可选择为成果转让、定向研发、平台共建。分配机制包括技术转让费、兼职取酬、施股分红、会议分享。
  
  3、联盟工作内容:资源共享,包括基础条件,技术人才,创新条件等资源的共享;组建技术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技术输出共享;标准集成,可在联盟内形成一些标准,再由联盟内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通过专利池去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行业秩序里发挥作用。
  
  “企业要主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明确年度的工作规划,落实工作实施进程,跟产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跟国家政策想协调,国家农业部也会对联盟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及指导,让联盟工作更有序发展。”王雪光称。
  
  在罗非鱼产业链中,加工环节属于重要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动荡,导致罗非鱼出口价格不稳定,加上别国市场的冲击,罗非鱼的外销问题不断,但内销市场却一直未打开,方辉认为联盟需要在罗非鱼内销方面深入研究,开发新产品。“要引导市场导向,引导消费模式,转化消费文化,多渠道销售模式的运行,让产品更贴近普通民众的消费。”方辉说。
  
  【关键字】:罗非鱼  农业部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海绵麦 2016-9-6 09:08
nongyebuji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