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国水产频道 张红 绝句 海底鱼虾绝,百排人踪灭。 浊浪低泣处,夕阳金鲳血! 浪淘沙·渔殇 伫立石埠东,难以形容, 满目疮痍漂海中。 曾几何时铁山港,一片繁荣。 可恨小瓜虫,害我渔农。 眼看发财却成空,痛定思量求方法 冲破牢笼。 经历10来天恶战,铁山港终归平静 从昨天起,广西北海铁山港金鲳鱼养殖区的水质已慢慢变好,海水的溶氧含量已恢复正常,剩下大约30%的金鲳鱼即使还有部分烂身,但大部分已开始吃料、加料...... 目前海水溶氧超过了6毫克/升 然而在10天前,广西北海铁山港养殖的金鲳鱼遭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瘟疫”般的袭击。可以在短短1-2天时间里,金鲳鱼便出现大幅减料、烂身、浮头死亡,部分养殖户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一箱箱的鱼就翻白漂浮在海面。这时人们才意识到情况危急,接下来每一天,北海、钦州、湛江等地车牌号收鱼车几十台云集在铁山港几个码头,日夜收鱼,以期把损失减到最低。每天打仗似的抓鱼,做冰鲜的、进冻厂的,日上市量100多万斤。在经历了10多天恶战后,至今日,网箱里金鲳鱼越来越少,只有寥寥几台收鱼车在码头继续战斗。昔日喧闹的车水船龙的海区正逐渐归于平静。 一天几十台车次云集铁山港抢收 80%鱼排空箱,致死量达1000多万条 从各方收集的数据进行大致统计,这场灾害已经导致铁山港大约80%鱼排空箱,并且波及大约30%深水抗风浪网箱(又称圆箱)受灾。初步预计1000多万鱼提前抓捕上市,1000多万条死亡。总数超过了3000万条。除了极小部分养殖户在灾难前提前抓鱼和目前在外海深水网箱不出事外,超过80%的养殖户不同程度受灾,部分养殖户明年无钱买苗、无钱复产。 悲痛又迷茫杨宗平及他身后的鱼排空箱,今年以1元/尾高价,购买10多万苗,全部死亡,损失达30万元 另一位养殖户的空空的网箱 工人一边捞,鱼一边死,诺大的可养10多万条鱼的排,却很难拣出几千斤的活鱼 事发后,广西区各政府部门、科研所、水产高校赴现场进行灾情监测,采样 据了解,铁山港金鲳鱼爆发大面积死鱼疫情后,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北海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海洋研究所、水产高校研究人员、铁山港区水产牧畜兽医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铁山港区工商联等单位已组织相关专家人员赴现场进行水质指标监测,并采集水样、病鱼来分析病因。 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铁山港区水产牧畜兽医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现场进行采样 广西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科梁科长、黄副科长了解灾情、采样 铁山港区工商联杨主席、甘书记出海了解灾情 爆发死鱼疫情或为综合原因:小瓜虫、链球菌、缺氧、苗质下降等 对于这场来势汹涌的养殖灾难,小瓜虫(海水刺激隐核虫)固然是其中最主要的“凶手”。但包括养殖户在内的诸多人士认为,致病因素不只有单一的小瓜虫,应该还有其他原因。 随便捞起一条鱼,无论生与死,都能发现大量的小瓜虫(显微镜下) 彭银辉硕士 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彭银辉硕士认为致病因素还有以下几个: 1、投苗量大、养殖密度过高,水体交换少、水质差。 2、高致病率的海豚琏球菌。今年铁山港金鲳鱼肠炎发作严重,检出主要是由致病率极高的血清Ⅱ型的海豚链球菌引起,而去年多为致病较轻的无乳链球菌。金鲳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减料、停料、鱼体消瘦甚至死亡,直至发生这次重大事件,还有不少鱼正感染着海豚链球菌。 3、投料残饵鱼粪便累积、底质恶化,导致溶解低。大规模死鱼期间,多次检测发现,中午的溶解氧还不足4毫克/升。 4、鱼苗质量下降,为后面养殖埋下重大隐患。 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有相专家已对养殖海水、病鱼进行采样,现最终的检测结果还没有公布,我们将继续跟踪及报道。 另外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养殖区周边的抽沙和工厂排污,也是导致死鱼的不可忽略因素。 一直关注铁山港死鱼事件的华南农业大学养殖系但学明教授也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今年鲳鱼养殖总量增长太快,密度大了,水质差了,溶氧低了,就更容易发病。二是今年的水温条件,很适合虫子繁殖。 定位为工业区的铁山港或不适合再做养殖区 据了解,昨天北海市海洋、水产、环保等部门针对这次大规模死鱼事件,专门召开了会议。除了寻找、分析事故原因外,还就今后如何进行安全养殖、良性发展金鲳鱼产业商量对策,并作计划布署。 码头的工业排废气 抽沙船在作业(可能在挖深水位、疏通航通) 近岸的水质 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是广西最大的临海工业区,是带动广西和大西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是海内外投资的热点。养殖鱼排区的周边就有深水码头、发电厂、造纸厂、抽沙场等。据环保部门表示,这些企业排污是符合工厂排放标准,但这样的水质显然是不适合水产养殖。 其实早在几年前,铁山港养殖户就被告知该区域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但作为传统水产养殖区,养殖户不但不撤离,反正加大了鱼排密度,以至今日发生重大灾难事故。明年,政府或将加强对养殖户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劝告其退出内港,到更适合的区域进行养殖。但有一点基本可以明确,对于本次死鱼事件的损失、或者将来复产以及重新进行养殖区投资所需的资金,将由养殖户自己负责,除非是获得水产养殖证、海域使用证的养殖户,才可能获得国家相应资金扶持。 下面是海量惨烈死鱼灾难图片,建议不忍直视者和养殖户慎入 更多详情请点击 http://www.fishfirst.cn/thread-69380-1-1.html 了解更多信息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