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产前沿杂志唐东东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过去讲客户是上帝,但今天应该把客户培养成粉丝,让客户喜欢我、信赖我、忠诚于我、追随我 天津现代天骄水产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超 水产料市场容量仅30余万吨的天津,因其在北方环渤海湾一带的重要市场位置,吸引了众多集团企业如通威、海大、新希望六和、正大、大北农、禾丰等在当地设厂。 群雄林立之下,一家名为天津现代天骄水产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骄”)却能从中脱颖而出,短短5年时间便将水产料的年销量从三四千吨运作到了7万吨(单厂),年均增速超过80%,仅少于当地某集团企业的10万吨。天骄抓住了什么?且听董事长孙超讲解成长的秘诀。 质优稳定是产品核心优势 水产前沿:天津水产料市场容量有多少?天骄的市场地位如何? 孙超:天津水产料市场不算大,就30万亩的养殖面积,养鱼占了80%,剩下的20%养虾,主要养鱼以鲤鱼为主,占了7-8成。算下来,一年的水产料市场容量估计就30多万吨,其中虾料大概4万吨左右。但是厂家很多,像通威、海大、新希望六和、大北农、禾丰这些集团型企业在天津都有设厂,另外还有很多本地企业有些一年也能做1-2万吨,基本上就瓜分完这个市场了。 天骄是2008年组建,重点做水产料是从2012年开始,以前主要做猪料,现在一年水产料大概能卖7万吨,比某品牌10万吨年销量稍少。如果不算集团企业,天骄在天津本土企业中算是卖得最多的了。 水产前沿:单厂5年时间能做到市场前二,速度很快。 孙超:我们是单厂,但快还谈不上,只是一直在增长。2011年的时候才卖了三四千吨,到2012年卖了2万吨,之后就逐年增长。 水产前沿:您认为天骄市场份额能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孙超:主要还是饲料效果比较稳定,饵料系数低,性价比高,这几年我们产品持续的反映效果很好。我们是专业化的团队、专业的设备来做专业化的产品,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像我们的生产线只做水产料,团队成员都是水产相关专业出身。 另外我们选择原料的时候,非标原料用得很少,可以说几乎不用。南方有些饲料企业用非标原料多,比如猪油渣、木薯粉等等。我们基本上只用鱼粉、豆粕、菜粕和小麦,棉粕基本不用,米糠、DDGS都用得很少。原料种类如果用得多、杂,主要是考虑到不可控,北方之前有个集团企业用了非鱼粉的动物蛋白原料,2013年时死鱼很厉害,以致养殖户都不敢用他们的料,结果赔了不少钱,市场也丢了,现在都恢复不起来。我们分析事故原因就出在原料上。 水产前沿:北方对饵料系数很看重?现在对饵料系数普遍是什么要求? 孙超:对,养殖户一年一清塘,算账比较清楚,因此很看重料比。天津虽然养鲤鱼为主,但基本上不是纯养,而是套养,比如一亩放1500尾鲤鱼,再套养300-500尾鲫鱼、几十尾草鱼和花白鲢。鲤鱼加鲫鱼大概是2000尾,出鱼的时候产量平均三四千斤,料比只算鲤鱼和鲫鱼的产量,草鱼和花白鲢不算。 2012年时我记得料比有1.6就可以了,到2013年养殖户就要求得1.5-1.6了,2014年又降到1.4-1.5,到2015年得1.4以下了,超过1.5就没人用。基本上一年降0.1个系数,现在大家比较认可1.3-1.4的料比,当然最好是1.3左右。明年可能大家的期望值要到1.2左右了。 水产前沿:膨化料在天津的推广情况怎样? 孙超:天津不是太接受高档料的地方,曾经有饲料企业推过,之后退出了。鲤鱼膨化料在天津目前几乎不被接受,主要是嫌价格贵,我们一般是推荐前期用一点,但也没人用,卖不了。草鱼膨化料前期能用一点,白鲳、罗非鱼倒是用膨化料。我们7万吨水产料里边,虾料大概7000多吨,膨化料能卖5000多吨,其余的都是硬颗粒料。 水产前沿:通过改变模式去推的话怎样,比如提高产量的方式来抵消膨化料的高价。 孙超:模式也不大好调整,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了养殖品种,一下子改品种不一定能掌握得了技术。天津水质不好,土质也不好,普遍碱性比较高。产量要是提升的话,水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病害会增加,原来也配套动保产品推过,像改底的、增氧的、调水的,但效果也不明显。 把客户培养成粉丝 水产前沿:天津的集团企业也多,基本上在天骄周边80公里范围内,天骄感觉压力大不大? 孙超:无所谓,我们欢迎竞争。企业要想发展,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给客户带来效益。饲料是生产资料不是消费品,客户是要权衡投入产出比的,再大的品牌如果投入产出不划算,也站不住脚。过去大家认大品牌,现在不一定了,还是认效果、认外观、认粉率,粉率低、外观不要太差,一开始大家会看价格,但最终落脚点还是要看效果,看斤鱼成本。现在经销商也左右不了养殖户,料比要是高的话,养殖户就会选择其它品牌的饲料。 过去讲客户是上帝,但我认为今天应该把客户培养成粉丝,让客户喜欢我、信赖我、忠诚于我、追随我。所以我不怕集团企业竞争,就怕自己做不好,怕客户不喜欢我。企业一定不是被竞争对手淘汰的,而是会被客户淘汰。因此,要努力做好自己,把成本尤其是运行成本降下来,把品质做好,然后做好服务,注重客户体验,让养殖户用完你的料后成本低,那就有竞争力了。 水产前沿:您为什么这么看重运行成本?计划通过哪些途径来降低? 孙超:饲料质量大家都重视,那就看谁的成本低,谁就能生存,谁高就会被淘汰,而饲料原料行情是属于机会利润,真正拼的还是企业的运行成本。我们将来的目标,是把水产料的制造成本降到50元/吨以下就有竞争力了,现在北方一般还要140元/吨左右。 我们做饲料的时间晚,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政策红利等都没享受到,以前我在外资企业的时候,用人成本才几百块钱,现在是几千上万元,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负担,企业如果再用大量的人,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就把人去掉,变成自动化、规模化、智能化,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我觉得饲料企业要从复杂往简单做,生产加管理人员最好不要超过30个人,销售队伍则越多越好,只要自己能养活自己。销售是开源,内部经营则必须节流和提高生产效率。我现在的猪料厂已经在上自动化,生产和管理人员目标不超过10个人,一年也有4万-5万吨的销量。 水产前沿:有些企业认为自动化的耗电费用大过目前的人力成本。 孙超:自动化程度高了,确实电费会升高,好在国家有“峰谷平”电价,我们可以在电费低的部分来充分挖掘,国家出台这方面的政策就是向用电大户倾斜。在天津,谷电费用是峰电费用的三分之一,峰电要一块一毛多,谷电只要四毛多,所以用谷电来生产就能降低生产费用。但要求产能必须放大,否则生产不过来,因此生产线就要投入多一些,同时还需要企业有一定的量来支撑,这样单吨的运行成本容易降下来。 水产前沿:您对天骄接下来的发展有什么计划? 孙超:我对天骄是充满信心的。作为老板首先要做好产品经理,注重用户体验。产品没有竞争力光提战略,说上天再怎么整合资源都没用,因为对客户来讲没有价值。我们所有的战略,到最后都是考虑能给客户带来多少价值。 我下面有两个饲料厂,水产料厂打算再上2条生产线增加到7条,年产能达到36万吨,然后准备在原有车间做技改,做成全自动。猪料厂计划把原来的生产线拆掉,上新的生产线,把落后的生产力淘汰,上有竞争力的生产线,未来成本上才能体现出优势。 【关键字】:料企 竞争力 产品 7万吨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