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冷水鱼养殖最易忽视的3个细节你都注意了吗

2016-10-19 08:27|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26370|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许多水产从业者都很容易忽视以下3个重要的细节:计算合适的放养密度、采用精细的投喂管理模式、果断处理异常鱼!特别是在冷水鱼养殖中,这种忽视尤为明显!笔者从事水产行业以来有机会接触到各地的水产养殖模式,但在 ...
  文/图  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饲料事业部  邓院生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许多水产从业者都很容易忽视以下3个重要的细节:计算合适的放养密度、采用精细的投喂管理模式、果断处理异常鱼!特别是在冷水鱼养殖中,这种忽视尤为明显!

  笔者从事水产行业以来有机会接触到各地的水产养殖模式,但在南至广东湛江,北到新疆乌鲁木齐等地走访时,笔者发现:在养殖过程中,许多水产从业者都很容易轻视或忽视一些重要的细节:计算合适的放养密度、采用精细的投喂管理模式、果断处理异常鱼等。特别是在冷水鱼养殖中,这种忽视尤为明显!本文将以冷水鱼为例,浅谈忽视上述细节的危害及解决方法。

  西北网箱养殖虹鳟模式

  一、最适放养密度有据可循

  水产养殖过程中,放养密度的大小对鱼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放养密度大时,会引起池内缺氧,加重鱼类自身的抑制作用,影响鱼的新陈代谢和对饵料的消化利用,容易造成病害和死亡;放养密度过小,则造成资源浪费,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不划算。

  放养密度应根据多方面条件而定,包括鱼的规格、耗氧量、水温、溶氧状况等。然而,许多养殖户只能凭借经验放养,却并不清楚如何计算放养密度。对此,笔者认为刘涛和张善之编着的《虹鳟养殖》(1994年出版)中有一个计算公式很值得参考,即最大放养密度等于,进水溶氧量减去维持鱼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溶氧量,再乘以池水交换频率次数,最后除以单位时间内鱼的耗氧量:

  
  
西北循环水养殖虹鳟模式

  以计算放养规格为50g的虹鳟为例,已知维持虹鳟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溶氧量为5 g/m3,虹鳟的耗氧量为0.3 g/kg·h,假如进水溶氧量为10 g/m3,池水交换次数为1.5次/h,那么最大放养密度:


  则规格为50g/尾(即0.05kg/尾)的虹鳟的最大放养数量为25÷0.05=500尾/ m3,最适放养量按最大放养量的30%-50%计算,即最适放养量为150-250尾/ m3。

  此外,放养密度还要综合考虑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比如匙吻鲟鱼苗咬尾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匙吻鲟鱼苗的放养密度就要相应地小一些。

  西南流水养殖虹鳟模式

  二、饲料投喂管理要精细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是饲料的投喂问题。常常能够看到养殖户或养殖工人投料比较随意,只是简单的把饲料撒进池塘里,并没有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四定原则来进行。在西南的重庆,由于缺乏科学的投喂参考数据,部分虹鳟养殖户的饲料系数甚至高达2.32,造成了极大的饲料浪费!针对该现象,天邦股份饲料事业部特别安排技术人员进行驻场指导,结合天邦近20年的实践养殖数据和经验总结,运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天邦全熟化虹鳟饲料的量化投喂管理模式(详见表1),成功把饲料系数降至1.11。实践证明,降低饵料系数需养殖过程中饲料粒径严格同鱼的规格相适应,饲料的投喂量也应根据鱼的规格及时调整。

  表1不同规格虹鳟、不同温度下的天邦全熟化饲料的日投饵率


  虹鳟的量化管理不仅需要掌握其日投喂率参考数据,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投喂模式。天邦股份饲料事业部推荐,广大养殖户在虹鳟1.5g以下,尽量保证每日投喂6-8次;当鱼苗从1.5g生长到15g期间,日投喂4-5次;15-100g期间,日投喂3-4次;100-500g期间,每日投喂2-3次;500g以上,每日投喂1-2次。此外,在生产投喂过程中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换水率等灵活调整投喂量,特别是在水温低于12℃或高于18℃时要控料。

  三、异常鱼的处理要果断

  水产养殖过程,很多养殖户对于体弱、畸形、发病的鱼通常都舍不得捞出来处理掉,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养了这么久的鱼,鱼又还没死丢了怪可惜,于是就那么继续养。


  然而,这种处理并不理智!其原因在于:

  1、这些异常鱼几乎很难卖出去,没有养殖价值,并且这些异常的鱼在继续养殖的过程中很容易陆陆续续死掉;

  2、将这些异常鱼养在水里,会消耗饲料和氧气,占用空间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浪费;

  3、这些异常鱼往往容易发病,携带病原,从而变成了发病的源头,进而容易传染其他健康的鱼,反而得不偿失。

  在甘肃和青海,当刚开始出现个别异常病鱼时,养殖户没有及时处理,结果这些病鱼开始发病并且感染其他正常鱼,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水产养殖讲究的是效益,必须要充分节省空间、节约资源,减少病害暴发的可能,所以,对于这些体弱、畸形、发病的鱼应该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关键字】:冷水鱼  养殖  细节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