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听课笔记|几个好药品,学几个大招就能养好虾?

2016-10-27 08:05| 发布者: 渔歌子| 查看: 18982| 评论: 0

摘要: 9月29日晚上20:00,养殖达人肖那思做客中国水产频道公开课堂,分享工厂化科学养殖南美白对虾。具体包括两大内容:1、养虾最应该搞明白的两个问题。2、工厂化科学养虾的厂区的设计与规划。他认为,无论是养
文/中国水产频道张红整理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9月29日晚上20:00,养殖达人肖那思做客中国水产频道公开课堂,分享工厂化科学养殖南美白对虾。具体包括两大内容:1、养虾最应该搞明白的两个问题。2、工厂化科学养虾的厂区的设计与规划。他认为,无论是养殖高手、无师自通者、企业技术服务还是研究所专家,他们都只是广大养殖者学习和交流的对象,而不是把他们的经验全部拿来直接为己所用。真正养殖成功的技术是要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

  (本文主要梳理嘉宾主讲内容供大家参考及学习)

  

  大家看到这张PPT图片了吗?这是我使用的与以往不一样的图片,这一次我想着重与大家聊一些别的东西,如果大家能够听明白我讲的话,会更加实用。这张图片是一位匠人地专注地做着什么,我非常喜欢这种精神。

  一个匠人,最值得让人尊敬的:1、一直坚持;2、持续不断的思考。

  我觉得我们的行业里比较缺乏这种精神,缺乏思考。我希望这次的分享是大家能跟着我的思路走。

  这张PPT写着一个问题:我们跟谁学养虾,谁是我们的老师?有4个选项:1、研究专家,2、药厂专家,3、民间高手,4、无师自通。

  10年前,养虾没有那么多的技术和先进设备,但那个时候的虾比现在要好养。和5年前的养殖手法和养殖技术对比,现在的方法和技术又是怎样?我最近在一直思考一个问题:谁才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老师?或者是谁在主导整个养虾技术的方向?

  在实际养殖过程当中,很多研究专家和养殖户的中间是有断层,他们并不能完全了解每一个地方的养殖情况,当然也有非常好的专家、老师,包括我学习的知识都是他们教给我的。但是专家只是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个模式上专业。

  如今我们是否有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现在很多的药厂专家向大家讲课,讲技术指导,他们当中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东听一点,西听一点,到了田间地头后开始整合一些变成自己的东西,还要套上产品给广大的养殖户进行地毯式的上课,在每个塘口去讲。

  思考一下:是这群人在一线指导我们的技术,先不去评说这个技术的对与错,它潜移默化地让我们形成了一个用药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原来的可能考虑的思维方式——到底是技术出问题、水出问题、藻出问题,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而现在大家关注最多的出了问题之后第一反应是怎么用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沉下心来思考我这个塘口真正问题出在哪里?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我养虾第二年的时候,每天坐在药店里写上清单,记录着每一天的用药:第一天解毒、第二天压底、第三天肥水、第四天消毒,然后第六天补充微量元素、第七天再肥水……在养殖过程中,我都列了用药清单。

  所以我要建议大家是时候把用药思维转换过来了,即是我今天要说的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养虾。无论高手、无师自通者还是药厂专家、研究专家,他们都是学习的对象,是老师。但这些老师既是我们学习和交流的对象,更多是与他们交流而不是“拿来主义”把这些经验直接搬到塘头。我估计以后会思考的虾农才能够在行业里生存。如我崇拜很多民间高手,他们从事养殖10多年,也没有采用很先进的技术或者高超的技艺,但依然每年都能取得成功。我总结得出一点就是他们会思考。

  所以在下面的分享中,请大家记住两个字“思考”

  大家认为养虾最重要是什么:1、水源;2、模式;3、虾苗;4、池形;5、密度;6、药品;7、水质。大家可以想一想。

  我给出的答案是:缺一不可。因为养虾是一个养殖体系。有时我们感觉某此地方明明做好了,但为什么还是错呢?这是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架构,去了解这个养殖体系里面的每一个重要因素都会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和协作的,其中有一个零件(因素)转不动,整个养虾体系都是转不起来的,后面还可引起养殖失败。我们要用科学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影响养虾的因素,而不是臆想得到的方法:如我今天想着应该下药了吗?你想过整体的连接吗?我举个例子,如用中央集污的方式去养虾,你考虑放苗密度了吗,前期的上水量了吗?上水量和放苗密度、模式都会息息相关。我第一天养虾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我会几个大招就行了:淘换几个好的药品、跟别人学几个套路如多换水等就能把虾养出来,其实这些都不对,养虾真是一个体系,我们真要思考,深入地去想每一个环节,只要中间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的话,就容易出问题。

  大家看到这张PPT,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因为我写着所讲的一切都是错的!

  这是因为前段时间我在上课时遇到一位老师,现在回想他说的一名话很有道理:如果我们用一个科学观来概括今天的技术,也许到了明天就会把今天的技术全部推翻。所以我也不敢保证今天所讲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甚至我现在回过头来讲我去年或者今年初分享的那些课程,都有一种脸红的感觉,因为之前很多东西,现在看来都不重要,而且我给大家讲述的那些东西时,认为是最重要的,也是一直强调的。

  举一个例子,前几年时,EMS刚出来时,大家以为EMS是病毒,后来认为是细菌,现在定义EMS是由弧菌引起的病原。所以说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大家对水产这个科技大门打开得越深,很多理论都会被推翻,会出来新的认知。所以不能太早盖棺定论地认为我们现在讲的东西都是对的,我们无时不刻地都需要思考、沉淀下来。我讲的养虾的重点原来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

  我和我的团队一直也在聊:为什么我们做工厂化养殖,但也能保证每一造都能成功,并且保证15-18斤/平方米的产量?我在想我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刨根到最底下,后来我发现我们对待科学观的严谨性,每次不管遇到弧菌、EMS,还是空肠空胃,在没有确切数据上来之前,我们谁都不会去盖棺定论地猜想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养虾的很多时候,如果没有找到真正原因,而是凭所谓的以往经验来应对,这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今天讲课的内容不多,只讲厂区的设计与规划。如果想在45分钟或者1小时内把工厂化养虾的事情说清楚,那是不可能的。我的目的和想法很简单,我希望在我分享完内容以后,大家能够学会思考,而不是我分享的所有数值、内容,这些都不是很重要。当弄明白了工厂化原理后,我们就可以随意地对养殖场进行设计,比如管道、排污……今天我就把架构讲清楚,让大家学习这种原理才是最重要的。切入正题。

  厂区的设计与规划

  以规模、产值设计、规划厂区、水源、地上建筑与设施。

  我们建立新厂的时候,应该从哪个角度开始去思考?我与同伴讨论这个问题时,同伴说:设计成一平方出20斤虾、亩产能达2万斤最好。但是,当大家听完我的分析之后,你就会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出来。我这个地方的资源大概需要什么样的配套、能养多少产值、我的技术适用于哪一种模式。这就是今天我希望大家能够收获和思考的东西。

  在工厂化养殖里,大概有这几个水源:淡水、地下咸水、海水。

  淡水

  这个话题我早就想聊了,我自己有公众号,很多朋友加我咨询淡水工厂化养殖,并且已有不少人盲目去建好厂,投资1-2千万元进去了。但是,请问你了解工厂化吗?我理解淡水工厂化其实就是一个大坑,谁做淡水工厂化,很难做到养殖成功。

  为什么?

  淡水工厂化受到产量制约非常严重,很难提升产量。我们在土塘、土塘大棚以及别的模式中都应用了淡水养虾,那是没问题的,但工厂化是一个资金投入高、养殖成本高,如果产量提不上去,很难做到盈利。我见过的工厂化淡水养虾的亩产没有超过3000斤的,这可能是最好的产量,一般是2000斤。做工厂化养殖而亩产只有2000斤,产值与成本能达到持平就不错了,因为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淡水天生制约着虾的产量,密度很难提上来,盐度是第一制约因素,因为盐度已经左右了在换水时,它所承受的应激反应,并且南美白对虾天生就是生长在海里的虾,很多微量元素在咸水里都能够补充,但是在淡水里是补充不了的,千万不要考虑淡水做工厂化。

  地下咸水

  优点:细菌和病毒很少,是控制感染源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地下咸水替在的风险是重金属、氨氮极易超标,还有微量元素易缺失。有一位“姚小马”养殖户,他就是地下咸水工厂化,他就很清楚,氨氮很容易超标。日照、潍坊地下咸水的工厂化养殖场,重金属含量超标。

  所以用地下咸水做工厂化养殖,一定要考虑重金属、氨氮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水质指标:总碱度、PH相对也较低。换言之,用地下咸水做菌相,是不太适合的。我们要做的是:预留室外蓄水池,需要进行把有害物质做第一步处理,如果重金属和氨氮太高的话,的确不适合做工厂化,所以,建议大家先到有关单位如黄海所检测水质指标。

  海水

  我们团队的几个厂都是选择海水养殖。海水有天生的优点,包括已知或未知的微量元素相对充足,有知的微量元素如钙、镁、钾、磷,但还有很多未知的微量元素存在,只不过我们并不知道,所以用海水养殖的对虾,它的体质、活力比淡水和地下咸水都有优势。海水养殖的缺点是比较容易受病毒、细菌等感染,如其他甲壳类动物本身也携带大量的弧菌,周边的养殖场通过排污含白斑、红体等病毒水体,尤其是近年来虾肝肠孢虫等废水,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用海水养殖时一定要考虑感染的问题。

  海水里的藻类非常丰富,如果选择藻相养殖,比较好,前期做水和肥水就会相对简单,把海水拉过来,进行处理消毒、培藻再拉进去。我们厂就是直接用海水养殖,后面我会继续讲水源的问题。我是直接从海里抽水,用菌相养殖,就要把所有的藻类过滤得很干净才能把菌相做起来。

  所以,做工厂化养殖,一定要确定自己的什么样水源,否则就难确定后面采取的养殖模式,包括消毒处理、放苗密度。因为这是一个相关联的系统的问题。

  地上建筑

  养殖面积决定营收,所以很多人建厂的时候,没有把本该预留的面积留出来,而宁可多建一条车间尽可能增大养殖面积(外塘养殖也有很多人犯这种错误),一味追求养殖面积的最大化,错误地把可利用的面积全部建成了养殖车间,但是室外蓄水池、室内蓄水池、标苗棚、养殖车间四个部分在清场建设中都要提前规划和预留好,不能一味只是尽量多建几个车间,这是错误的。

  室外蓄水池

  主要是针对河流采集的水产厂区,因为公用的河流不知道上游的排入情况,有无病害带入。目前主要还是以氯制剂消毒的主要方式,那么室外蓄水池就要考虑好,氯残留蒸发的时间,藻相的生长情况,水质的变化情况。

  目前消毒没有太好的办法,就是氯制剂,如漂白粉、含量28%或65%的漂白精,消毒完之后存在一个氯蒸发时间,消毒完之后的水不能马上用。如果是室外安装有增氧机(曝气),4天以上可以用。所以至少要预留出4个池塘来做蓄水池,一个轮着一个进行氯蒸发,这样保证每天都能有水用。所以每个系统每个因素之间都是相关联的。如果直接从海里提水的话,可能考虑不用室外蓄水池。养殖厂就在海边,直接把水提上来,前提是要把过滤系统做好,再把水输送到室内蓄水池里。但这个也要配备好面积,因为养殖模式里有一个方式,可以大概计算养殖的用水量。我一直喜欢大马拉小车而不上小马拉大车。我是用“生物絮团”方式养殖,所以我的换水比较少,后期的换水量有20公分就够了,往后随着虾规格增大,再具体确定换水量,这个没有固定的数值,所以大家不要去固定化。我不希望大家问我换多少水,因为你不知道我放了多少苗、不了解我的养殖模式、不知道我的集污、排污效果如何,怎么就能确定我的换水量一定适合你的换水量呢?大家必须要先知道原理才去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换水。

  室内蓄水池

  很多人忽略做室内蓄水池,我们做室内蓄水池投资是巨大的,如在秦皇岛的养殖厂,室内蓄水池投资达到50万,计划还要建一个,达到100万元投资。

  为什么要建这些室内蓄水池?主要起到两个作用:控制水量和水温。

  上水量的数值主要取决于过滤罐(换水量达150立方),我有1万平方米的厂,一个池每天至少要换40公分水,那么你一天就要换掉4000立方水,分4小时换完,1小时的换水量至少达到1000立方。如果加过滤罐,它是换水量是150立方米,至少需要投资7个过滤罐。

  地热井交换水温的能力是否达到峰值?虽然我的地热井70度,但是否能达到1000立方/小时换水量,换言之,地热井每小时抽水量很难达到1000立方,怎么才能保证换水的条件?就需要室内蓄水池发挥作用,用水之前,把需要用的水(和热)提前储存在池子里,这样就可以缓冲了上面所讲设施的功能,把水量缓到室内蓄水池,然后才把水分布到下面的车间,这样就保证了上边的水是够用的。我曾经遇到很多养殖户,因为上面的换水量不够,导致了车间的水该换却无法换的困扰,还有养殖户因无法保证水温,冬天里水温只有24-25℃,导致了对虾生长速度过慢。一般而言水温起码要28℃才能保证对虾正常生长。所以大家在建厂时,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这些东西,不至于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后再去解决,这样就太不科学了。

  标苗棚

  很多养殖户喜欢在车间里直接标苗,这在前几年是OK的没有问题,但是这几年大家都知道,虾苗带弧菌带虫子(虾肝肠孢虫),如果没有检测设备或者在苗的质量上没有把握好的话,把虫子带到养殖车间就会造成毁灭性的结果,导致整条车间感染,后期再进苗、车间处理以及后面的养殖是断层的。我一直强调一定要有单独的标苗棚,甚至标苗棚不怕多,哪怕把一条车间中间隔死,建两个标苗棚,这个棚标完后,那个也可以为下一造标苗了,或者这个出了问题,还有另一个棚能够连接起来,车间又不受污染,不会耽误养殖和上市时间。

  大家知道工厂化尽量是冬天养殖,因为冬天的虾价比较好。但很多人不愿意建设标苗棚。如果发现苗不好了着急忙慌地把漂白粉洒进去,消毒处理弄好后再进苗,但可能标苗棚已经被感染了,很难再做完整的消毒处理。这时候很多人就会臆想,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实际上就是消毒不彻底,对病害防御没有观念,这就是我贯穿整个分享的所谓的科学观。我们一定要在科学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在工厂化里面、在我的团队里面,流行这么一句话,每一个原因背后出来的情况一定能够找得到,换言之,我的虾子得了什么病,我一定找得出原因来。除了平时的数据记录,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目前大部分人去养虾,出了问题却找不出原因。像我开头说的,用用药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就想着今天我要买什么药,明天买什么药,白斑停、红体消...哗哗把药下到车间去。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养殖车间

  很多人困惑什么样的池型是最好?圆的、方的还是长条的?我认为这个不重要,哪怕是方的也可以,关键是要懂得原理。每一个养殖池选用要与养殖的技术模式相配套,你先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技术才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池形。目前用的最多的是中央集污,无论是藻相还是菌相养殖。对于中央集污来说,圆形是最好用的,也是普遍用得多的,藻相菌相都一样。但池子的大小还是有区别的,重要的是要考虑养虾的技术经验,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当有人问我是怎么养虾的,我的回答都很简单:数据养殖。有人问我:虾出现了空肠空胃了怎么办?我回答说:检测呀。拿什么检测?PCR呀,对方就蒙了。目前我养虾,遇到各种问题,就是各种仪器,各种检测。当我得到结果后,我才来解决问题。有不少人在网上发来虾病图片,问我是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我说你的问题,就好比我把裤角捋起来照一张相发给你,再问你这条腿是谁的吗?男的女的,叫什么名字吗?所以没有数据很多东西就没有办法去呈现,每个人的养殖模式不一样。我就是用数据养殖。一直养高位池,你认为做高位池做藻相的技术挺好,也积累了经验,那么在选择池形的时候,你就用经验去选就好,不要盲目模仿别人,你要了解自己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基因是什么。

  池体刷漆:这是我一直强调的问题,车间包括标苗池一定要刷漆,EHP冻不死、杀不死,所以一定要把池的缝隙补好,再刷漆。采光:采光与池型的大小、密度、产量息息相关,采光度在40%就基本够用了,不用把棚全部打开,但如果用藻相养殖模式,全部采光也没有问题,做藻相,光照越强越好。我是用生物絮团的菌相养殖,就不需要太强的光照。

  我说了那么多,不知大家是否听懂我的意思,我要告诉大家的只是原理,不用去复制某个的方法。

  设备

  消毒设备、增氧(鼓风机)设备、加温设备。

  鉴于这些都用电提供动力,所以要考虑一备一换,如果设备停止运作,就会引起虾的死亡,尤其是增氧设备。还有发电机、开关等也要有备用。

  没有固定数值告诉大家,根据不一样的池型和模式,各种设备的数值都是不一样的。具有基础的养殖知识的人才能驾驭工厂化养殖模式,所以没有养殖经验的人,不建议一下就进入工厂化。外塘养殖要求相对简单,养殖水平较差的人也可以做外塘养殖,一亩养殖800-100斤的虾即可,就算平时懒一点,或者出了什么小毛病,问题都不是很严重,因为那是一个比较生态的环境。但是工厂化里不会有生态环境。

  小结

  贯穿整个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建设,每一个设施、设备都是相关联的,要先去思考,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是工厂化养殖每一个细节应该要注意的。

  大家可以回顾所讲的,其实就是一个系统的养殖问题,对于整体养殖厂区的规划,要有一个清晰的架构,要了解工厂化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管道、每一个池塘大小,都有原因和道理,所以要先搞明白原理,才能够正确地去建设厂房。还有不要盲目去模仿别人的养殖厂设备和设施。

  最后,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真正的帮助。

  养殖达人肖那思下一堂公开课预告:工厂化科学养殖南美白对虾之工厂化科学养虾的生产过程。敬请大家关注!

【关键字】:听课笔记  好药品 大招 养好虾 水产养殖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fishfirst.cn/thread-69686-1-1.html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