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听课笔记 | 9年来在四大家鱼池塘水质管理方面所学,无偿奉献给大家!

2016-11-4 08:33|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27374| 评论: 2|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这是一位从事水产养殖一线工作9年的实践水产同行,听他说说他在四大家鱼池塘水质管理放苗的经验:1、首先,讲讲水质管理与病害防治的关系;2、然后,简单介绍鱼类生长关系密切的理化指标;3、其次,详细介绍他认为的 ...
  文/ 中国水产频道 周双艳整理,作者:耿明顺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这是一位从事水产养殖一线工作9年的实践水产同行,听他说说他在四大家鱼池塘水质管理放苗的经验:

  1、首先,讲讲水质管理与病害防治的关系;

  2、然后,简单介绍鱼类生长关系密切的理化指标;

  3、其次,详细介绍他认为的水质管理需要做到的基本要点,其中,着重介绍微生态制剂和改良剂的合理使用;

  4、最后,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大家好!今天晚上我要分享的是《四大家鱼池塘水质管理要点》。

  水质管理与鱼病防治

  什么措施能让池塘有比较高的生产率呢?答案显而易见,高效的水质管理!从病防直至整个养殖周期,水质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水产养殖最经典的八字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

  其中最重要的是水、种、饵,把水放在最前面,可想而知水质的重要性。

  养殖能否成功跟水质的好坏直接相关,鱼如果离开了水或者水质不好,鱼的整个养殖都会产生问题。

  水、种、饵是水产养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养鱼的物质基础。水产养殖必须具有较好的水环境、规格理想的苗、价格低廉和营养丰富的饵料。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养鱼者不是在养鱼,实际上是在管理和培养水环境。水池属性又由底质所决定,池塘环境中不断的进行着各种物质循环。

  鱼类生长关系密切的理化指标

  鱼塘主要的水质指标有氨氮、亚硝酸盐、pH值、温度、溶氧、透明度、硫化氢。

  ①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不同鱼类的生长要求有不同的水温。

  温水性鱼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

  热水性鱼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4℃,

  冷水性鱼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18℃,

  通常在适宜的生长温度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应鱼类的代谢、摄食都会增加,生长也会加快。

  ②鱼类适宜的生长的pH值为7.0-8.5。

  pH值小于6.5时,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而且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也会缓慢。

  pH值过高,离子氨会转变为分子氨,毒性增大。

  强碱的水体,会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会窒息。强碱的水体,对微生物的活性和有机物的降解也会有影响。

  ③溶氧:养殖水体中溶氧一般在5-8mg/L,在高密度养殖的水体中甚至达到10mg/L。

  当溶氧小于3mg/L时,鱼类就会产生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水表面活动。

  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有时候也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鱼苗的培育阶段。

  水中充足的溶氧可以抑制有毒物质的生成,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难以分解转化,容易达到危害鱼类生长的程度。

  ④氨氮:主要是分子氨的浓度,一般安全值小于0.2mg/L。

  在0.2-0.5mg/L的时候鱼类会有轻微的中毒,容易发病;

  超过0.5mg/L,它对鱼的毒性较大,可能引起大批的死亡。

  氨氮主要是由动物的粪便、残饵、动植物的尸体被细菌分解所产生的,如果水温和pH值越高,它的毒性就越大。

  ⑤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它并不稳定,

  当氧气充足时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

  但在缺氧的时候会转化为毒性较强的氨态氮,

  一般它的安全值,要求低于0.1mg/L,如果在0.1mg/L-0.5mg/L会让鱼类的摄食降低,鳃呈暗紫色,呼吸困难,游动也会缓慢,烦躁不安。

  ⑥透明度:池塘一般要求在30-40cm,如果水体透明度过高的话也不是很好,因为它是由水体的微生物、藻类来决定的。

  注:透明度过高也不是很好,是说:水体透明度是由藻类的丰度来决定的。如果透明度过高,证明藻的种群生物量不够,一方面水质的自我调节净化能力差;另一方面,水中80%的溶氧来自于藻类生产,藻类丰度底,水体溶氧也是不能保证的。

  ⑦硫化氢:水体中的硫化氢主要是由池塘底层在缺氧的状态下有机质经过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产生的,对鱼类的毒性很强,一般对硫化氢的浓度控制在0.1mg/L以下。

  水质管理的基本要点

  1、经常加注新水,特别是在缺氧的情况下,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加水冲水是一个很好的缓解手段。

  2、要科学使用增氧机

  3、合理的养殖模式

  4、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改良剂

  5、消毒剂杀菌这块

  6、适当使用杀虫剂

  7、合理施肥投饵,今天着重讲微生态制剂制剂和改良剂。

  增氧机的使用

  一般增氧机的使用有以下几个原则:

  ①晴天中午要开机,特别是刚开春的时候。一方面可以改善水质,另一方面把水温搅拌均匀,第三增加溶氧。

  ②阴天清晨开机。

  ③连绵阴雨天半夜开,傍晚不开机。

  ④浮头早开机,因为增氧机打开增氧的过程需要时间,所以碰到有轻微的浮头要尽早的打开增氧机,平时在养殖过程中药勤于观察。

  ⑤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晴天每天中午开机。


  大家知道增氧对鱼类的生长是很有利的,上面的图片有各种增氧机。从近几年的养殖情况看,可以发现微孔增氧和涌浪、曝气增氧机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好。

  因为微孔增氧是直接从底部把氧气打到水体里面,这样可以增加水体底部的分解氧化。

  涌浪机可以很好的把池塘的水从下层往上翻,这样可以增加水体与氧气的接触面。

  我们在平时投饵的时候一定要开增氧机。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到在投饵的时候大批鱼在投饵机前吃食时,在吃食区域里,大概有4-12分钟溶氧会急剧下降,下降到4mg/L以下。

  开机时间

  ①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凉爽时开机短。

  ②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

  ③负荷面积大的时候开机时间长,面积小的时候开机时间短。

  负荷面积指的是池塘的面积。若有条件的话适当的增加一定量的增氧机。

  ④无风的时候开机时间长,有风的时候开机时间短。

  ⑤大量施肥后开机时间长一些,施肥量少开机时间短。

  施肥包括用药和微生物制剂,一般都是需要开增氧机。

  合理的养殖模式

  主要是要确定主养对象,不同品种鱼的一个搭配,放养的数量和比例这一块。

  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改良剂

  1、常见微生物制剂基本种类及好养类型:

  ①光合细菌:兼性厌氧

  ②芽孢杆菌 :严格好氧

  ③硝化细菌 :严格好氧

  ④放线菌:水产用好氧型

  ⑤酵母菌:水产用好氧型

  ⑥乳酸菌

  ⑧EM菌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水体的有机质、氮磷等来源于鱼、饲料、投的肥料和动植物的尸体。

  2、有益菌的种类和作用

  我们在平时的投饵过程中会将这些菌直接搅拌到饲料进行饲料发酵,这样可以改善鱼的胃肠道,比如说我们应用em菌,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菌种。

  光合细菌


  EM菌

  芽孢杆菌



  目前在水产上应用的芽孢杆菌的种类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

  有的厂家做出来的芽孢杆菌可能是一种复合的芽孢杆菌,所以在应用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的相对好一些。

  我们知道芽孢杆菌主要是用于调水和改底。在水质比较浑浊、水体老化、底质不好时我们都会用芽孢杆菌,用过3天以后就可以看到水色有了明显的改观,而且表面也会显得比较油亮。

  乳酸菌

  目前在水产上应用的比较多的乳酸菌主要有:粪链球菌、屎肠球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在藻类特别丰富,pH值相对比较偏高,一般测出来在9.0以上时我们就可以应用乳酸菌,由于它可以产生酸性物质,所以对pH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对成熟的几种微生态制剂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芽孢杆菌

  ①用芽孢杆菌的时候尽量同时开增氧机。

  ②藻相不佳时,我们也应该尽快的使用芽孢杆菌,比如说藻相老化时,使用芽孢杆菌之后再相应的补充硅藻, 2-3天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水的活性和色泽度都会变得非常好。

  ③使用芽孢杆菌的时候需要活化,活化也就是说要用营养物质比如说红糖、饲料厂加工好的颗粒饲料,这是为了补充碳源和氮源,让它快速的扩繁。

  硝化细菌

  ①因为它的生物学特性与其它的活菌不同,所以我们在使用时是不需要活化的。

  ②它的繁殖速度比较慢,20多个小时才能繁殖一代,所以我们要提前应用。在平常的养殖过程中一般都会每10-15天做一次杀菌,然后改底,重新做一些培藻和水质的改善。

  ③硝化细菌是附着在无机物上,因此最好有生物着床。

  ④硝化细菌的保存和包装是决定使用效率的一个关键。

  放线菌

  ①单一使用放线菌效果不会很明显,如果与光合细菌配合使用,协同增效的效果比较好。

  ②放线菌改底效果比较明显,尽量往重点的污染区进行泼洒。

  我们在应用这些菌的时候存在的问题:

  1、菌种的选择

  ①施用技术的明确

  ②应用对象和环境的限制性问题

  ③配伍的和谐性问题

  ④水域微生态的影响等问题

  2、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

  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时候应该考虑:

  ①不同的微生态制剂要怎么配合使用或者要单独使用。

  ②用量一定要足,持续使用,达到一个积累的量才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我们不能说前面用了隔一两个月不用了,就希望水质就能有多好,这个是做不到的,而且微生物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相对缓慢的,所以说我们一般来说要足量用,也要保持持续使用的一个状态。

  ③不能与消毒剂、抗生素合用,因为微生物制剂也是菌,消毒剂是用来杀菌消毒的,抗生素会抑制一些菌的生长,还有消毒剂也会杀一些病毒,所以消毒剂丢下去以后,不管是对藻类还是菌类都不可能有选择性的去杀,这个是做不到的。

  ④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增氧,比如说我们芽孢,他们在生长繁殖的时候是需要耗氧的。

  案例

  黑色系的水有褐色、酱色和黑色,主要是隐藻门、甲藻门及裸藻门的囊裸藻属和陀螺藻属。


  褐色

  在水温25度以上的季节会出现,并且形成大面积的片状水华。

  ①优势藻:角甲藻、囊裸藻。

  ②特点:藻种相对单一,生物量很高,周期性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水体中的有机质含量过高,是水老化的一个趋势。

  ③处理方法:首先是加换新水,然后再使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后面还可以配合适量的磷肥。

  酱色

  一般高位季节比较容易出现。

  ①优势藻:裸甲藻、蓝藻和囊裸藻、陀螺藻等多个优势种群的存在

  ②特点:藻类数量多,藻个体比较小,生物量低,浮游动物小型化,是有机质过高、老水的状态。

  ③处理方法:首先换水,然后再用芽孢杆菌分解有机质,再配合磷肥使用。

  绿色系

  一般都是黄绿色、淡绿色、草绿色、嫩绿色、浓绿……,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我不太分得这么细,一般只看黄绿色、草绿色、嫩绿色、浓绿。藻类以绿藻门、裸藻门的裸藻科和扁裸藻科种类为优势种,在氮和有机质含量高时出现。

  浓绿

  相当于临界的状态,水色很浓,再往下走,会存在老化,一般在主养花白鲢池塘见得比较多。

  ①优势藻:裸藻、扁裸藻、小球藻数量极多。

  ②特点:下风处形成绿色水膜或泡沫。天气突变时极易泛塘。

  ③处理方法:单施P肥,降低N含量。

  褐绿色

  可以说是黄绿色的一个状态,一般这种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①优势藻:绿藻门、硅藻门做为优势种类,在氮和有机质含量高的时候出现。

  ②特点:这种水是比较适合养鱼的上好水质

  ③处理方法:只要注意适当的追肥保证肥度就可以了。应以微生物发酵的有机质肥为主。

  黄绿色

  水中的悬浮物比较多,水质清瘦

  ①优势藻:以固氮蓝藻为主,固着藻、骨藻、栅藻数量相对少一点,是由于较多食物不足的时候搅动底泥所致。

  ②特点:小型藻类比较多,而且生物量相对低。

  ③处理方法:黄绿色会稍微显得浑浊的一个状态,多施氮肥,然后保证投喂充足,再用沸石粉等吸附类的物质把它给吸附沉降。

  草绿

  是中等的肥度,在下风处可能会形成绿色的水膜或者少量的带状水华等,如果是在水库当中的话,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条一条带状的水华的出现。

  这个时候比较好,但不要再过浓了,过浓可能会形成老化的状态,这时候的生物量会高,而且水的色调以棕色为主,比较适合养花白鲢,我们只需要做一个追肥这样的处理就比较好了。

  ①优势藻:以绿藻门小型藻类为主。

  ②特点:小型藻类比较多,而且生物量较高。

  ③处理方法:这种水是比较适合养鱼的,只要注意适当的追肥保证肥度就可以了。

  嫩绿

  是一个比较有活力的状态,

  ①优势藻:以团藻、空球藻、石球藻、裸藻、栅藻等为主,

  ②特点:数量大,个体也比较大,浮游动物也会大量的出现,生物量比较高,

  ③处理方法:可以多施磷肥来控制水质,防止水的老化

  浓绿

  是一个比较有活力的状态,

  ①优势藻:以团藻、空球藻、石球藻、裸藻、栅藻等为主,

  ②特点:数量大,个体也比较大,浮游动物也会大量的出现,生物量比较高,

  ③处理方法:可以多施磷肥来控制水质,防止水的老化

  蓝绿色

  豆绿、蓝绿、铜绿,以蓝藻门如微囊藻、鱼腥藻、颤藻、色球藻、隐球藻、腔球藻为优势种。主要是氮的积累过多。

  豆绿

  基本上老化了,

  ①优势藻:一般是直链藻、甲藻、鱼腥藻隐藻、射球藻、裸藻等,

  ②特点:藻比较杂,在施肥过多的时候池塘和水库的下风口能够看到片状的水华,这是氮过高、施肥过度引起的。

  ③处理方法:补充磷肥,估计大概是差不多5-7天水色可以转好。

  蓝绿色

  ①优势藻:主要是蓝藻门的鱼腥藻、束丝藻、颤藻、隐球藻、粘球藻、色球藻等为主。

  ②特点:种类和数量极多,下风处出现大片小颗粒蓝藻水华。有蓝藻水华的时候可以看到,而且我曾经看到一个资料说鱼的腥味从一定程度上是受鱼腥藻还有颤藻等藻类的影响过大产生的。

  ③处理方法:一般这个时候要进行杀藻处理,配合水质改良剂降氮,再补充磷肥,用微肥来改变水体藻类的种类。时间相对要长一些。

  绿色水由深棕色往棕色去变,增加硅藻和甲藻的为主生物种群的量,平常的生物制剂的厂家就会专门有一些硅藻的产品。这里主要是讲的处理的方法思路,并不指定杀藻、水质改良、和微肥、生物肥的具体产品和厂家

  铜绿色

  ①优势藻:微囊藻、链球藻、隐球藻,

  ②特点:出现胶状的水华,下风处有一层厚厚的铜绿色积累物,并散发出很怪的腥臭味,说明水质已经污染很重了。它的氮含量非常高,磷的含量严重不足。

  ③处理方法:一般在下风处去杀藻,然后用沸石粉沉降、解毒、施肥、再培藻,一般这种情况施的磷肥相对多。

  转水

  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池塘突然变黑变清,并且会有一种鱼腥臭味,溶氧会极低,藻类大量死亡,有害物质和有害气体大量聚集,所以鱼很容易出现浮头,严重的时候死亡。

  转水的原因:

  ①当水变成老水、水华时,晚上藻类大量耗养,氧气不足藻类也会大量死亡,水变黑变清。

  ②施肥量过大,有些养殖户在水瘦时为了肥水经常会大量施肥,水中的营养物质就会过剩,这时候藻类就会大量的繁殖,也会造成转水。

  ③浮游生物的比例失调,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过多会吃掉浮游植物,使得水体产氧的能力很低,氨氮、亚硝酸盐就会变高,一般出现的浮游生物有轮虫和枝角类。

  转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引水换水,一边注入新水,一边从底层抽出底层水。对水源有限的池塘,我们可以再配合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来进行水质的调节,比如利用高分子络合的絮凝剂,然后再用促藻类生长制剂来增氧和澄清水质。

  具体操作:第一步开增氧机,第二步降低有害物质,因为浮游动物过多引起转水可以用净水剂泼洒,把悬浮物沉降,再进行杀虫,然后紧接着开始肥水,就是施一些生物肥,还有一些藻种。换水和开增氧机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换水饮水再进行增氧,或者倒序进行也可以

  消毒剂的使用

  常见的消毒剂:氯制剂:三氯异氰尿酸、二溴海因、漂白粉

  过氧化物: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臭氧

  醛类:甲醛、戊二醛

  碘制剂:聚维酮碘

  季铵盐类:苯扎溴胺、季铵盐络合碘

  过硫酸氢钾:某种程度来说一般在改底的时候底质解毒会更多一些。

  使用:

  ①消毒剂,例如三氯异氰尿酸溶于水的稳定性比较差,所以一般产品用颗粒状的。

  ②杀菌能力和水温成正比,要看季节使用。然后在pH值高时药效相对会降低,

  生石灰这一类的消毒剂,在pH高的时候不能用,因为一方面增加氨氮的毒性,加快鱼类的死亡,另方面是引起藻类大量死亡,造成水质恶化。

  ③在大量的爆发死鱼、鱼生病、体质差的时候,选择消毒剂要注意我们尽量选择温和的、刺激性比较小的碘制剂、季铵盐类、过硫酸氢钾,特别是虾蟹在脱壳期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④我们经常会有隔天消毒的处理,消毒剂要交替使用,选择两种不同的消毒剂,避免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菌株。

  适当的使用杀虫剂

  水质老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为优势种群时,就要使用杀虫剂。4-5月份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会爆发中华蚤、锚头蚤,我们会用到阿维、伊维。杀虫剂一般有臭味,有较大的毒性,会让虫体产生耐药性,它也属于外用泼洒型的,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均为光谱的杀虫剂,甲苯咪咗是属于典型的专用的杀虫剂。

  注意事项:

  ①在养殖中常规的水体当中,使用杀虫剂均需要加大一定的剂量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增量一般在30%。但是我并不建议过多的去增量。我了解到在汉川,因为草上产生卷叶虫,然后大量的过量的使用杀虫剂,而且他们会用一些烈性的杀虫剂,久而久之耐药性越来越强,从而产生药用下去效果不明显或者干脆没有效果。这样的并不好,对生态来说就是一种破坏。

  ②在杀虫剂的时候,像有机磷类、菊酯类低温时效果很慢,但不建议加大用量或者继续连用去处理。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天气因素和品种的耐受性,鲢、鳙对有机磷、菊酯相对敏感,甲壳动物对菊酯类非常敏感。

  ③养殖个体幼小阶段也应该酌情减量,用完之后应该开增氧机。用杀虫剂开增氧机,特别是在2米相对较深的水体,一方面是增氧,一方面是起到搅水的作用,让施下去的药物在水体里面更加均匀

  ④尽量选择在晴天的上午使用,一定要在投喂前把药物施好,因为一方面不会引起摄食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浮头缺氧。

  ⑤用药之后最好是多去观察养殖水体的情况,看鱼类会不会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就可以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合理施肥投饵

  1、鱼池中一般不缺氮肥,肥水池塘氨氮多超标,少量多次的施肥会比较好,也比较有利于氨氮的转化利用。

  2、根据养殖不同的鱼类来选择蛋白质含量不同的饲料,这样更有利于养殖鱼类的正常生长。

  投饵也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在投饵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我们讲究投8分饱,在鱼60-70%吃饱离去的时候就可以把投饵机关掉,停止投食。这样既不浪费饵料,也不会增加水体中氮含量。(多余的饵料沉底后,分解腐化就会释放氨氮)

  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所产生的,水体环境不好的话,鱼体自身的免疫力也会下降,致病菌的繁殖能力也会增强,这样侵入鱼体的机率就更大。

  醒悟人生:有机酸含碳源没?含什么碳源?在水因子起什么作用。

  有机酸一般也会含有碳源,因为有机物组成的最基本的元素是碳、氢、氧。糖、淀粉、红糖都属于碳源,藻类的繁殖过程也是起到一个相当关键的作用,我建议一年适当用一次钾肥就够了,不用用那么多。

  有机酸对水因子起什么作用?有机酸最大的作用就是解毒。

  然后就是在酸碱度比较高时可以降低碱度。有机酸降低碱度指标不治本,只能应急。就像最开始有人会用高醋酸处理pH值一样治标不治本。

  亚盐超高时,氨分子超标时,能否用芽孢。

  亚盐超高时,建议先换水,换水是最好的应急措施,把底层水排一部分,然后再从上面进水,因为底部很容易缺氧。有人做过相关的测试,在超过3米水深的状况下,所测到的溶氧为0,所以一般情况下把水换掉之后用芽孢对底质进行长期的调理,这样就比较好。

  【关键字】:听课笔记  四大家鱼  池塘水质管理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枫少 2016-11-4 20:10
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理论书籍出售全部3到5折,懂一点理论,让你明明白白干养殖。告别销售人员的忽悠,告别盲目从众。QQ1292620313(不好意思,来一波小广告,亲,不要介意哈)
引用 枫少 2016-11-4 20:10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饲料添加剂学》
主编 陈代文(四川农业大学) 吴德(四川农业大学),副主编 刘建新(浙江大学)

         
《水产动物病理学 》
   
《水产药物学A》

《特种水生动物养殖 ...

查看全部评论(2)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