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河蟹已上市就可麻痹大意了?别笑太早,售蟹期内的这最后三点还需留心

2016-11-5 09:26|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19866| 评论: 1|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高淳河蟹销售逐渐进入旺季,由于今年早期温度偏低,梅雨季节雨水偏多(许多区域甚至发生洪灾),7月中旬连续高温(池塘伊乐藻下沉腐烂),8月中旬出现了严重缺氧,导致河蟹五壳蜕壳时间显着推迟,河蟹规格也不同程度 ...
  文/图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李志国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秋风响,蟹脚痒”,严格区分河蟹正常转塘与底热、缺氧引起上岸的不同。许多养殖朋友认为到了这个阶段,河蟹爬到岸上是正常现象,实则不然

  高淳河蟹销售逐渐进入旺季,由于今年早期温度偏低,梅雨季节雨水偏多(许多区域甚至发生洪灾),7月中旬连续高温(池塘伊乐藻下沉腐烂),8月中旬出现了严重缺氧,导致河蟹五壳蜕壳时间显着推迟,河蟹规格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尽管河蟹已经度过了高度危险期,然而池塘管理仍不可麻痹大意(尤其在秋季,温差变化较大时),有几个要点还是需要格外注意。

  一、加强底质改良,严防虫害暴发

  近期许多养殖户向笔者反映螃蟹底板脏,有纤毛虫寄生。每天都有部分伤亡。有的池塘鳜鱼也有伤亡,身上寄生鱼虱、锚头蚤等。虫害多发,原因一方面是养殖后期,池塘底部有机质(残饵、粪便、腐烂水草、动植物尸体等)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为虫类的繁殖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由于季节交换,天气不稳定、水环境不稳定,河蟹持续应激,加之营养供应不足,体质变弱,极易感染寄生虫,尤其是身体有损伤(如甲壳溃疡、烂鳃)的河蟹最易被感染。

  河蟹底板附着纤毛虫

  纤毛虫镜检

  二、正确区分河蟹转塘与异常上岸

  “秋风响,蟹脚痒”,这句谚语反映自然水域中河蟹性成熟后,活动量增大,开始生殖洄游。而在养殖池塘中,河蟹则开始出现转塘现象。河蟹正常的转塘应该是在池塘浅水边成群结队的朝同一方向爬行,很少出现河蟹大量或长时间离水上岸的情况。因此提醒各位养殖朋友要密切关注,严格区分河蟹正常转塘与底热、缺氧引起上岸的不同。许多养殖朋友认为到了这个阶段,河蟹爬到岸上是正常现象,实则不然,而是由于河蟹大量转塘,导致水体浑浊,底热,返底,底部溶氧降低,最终引发河蟹大量异常上岸。加之此阶段季节变化,昼夜温差变幅较大,极易出现底热甚至缺氧现象(尤其是不注重改底增氧的塘口),更会加剧河蟹大规模、长时间离水上岸现象的发生,久而久之河蟹体质就会变差,随之河蟹就会出现伤亡,造成河蟹在销售期内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河蟹白天上岸

  大量河蟹晚上聚集在岸上

  三、注重营养强化,确保河蟹体质

  许多养殖朋友在河蟹进入销售期后,为了节约成本,盲目的减少投喂量或投喂低蛋白的饲料,导致河蟹营养积累严重不足,迟迟不硬壳、蟹黄、蟹膏不饱满,严重影响了河蟹品质。因此进入秋季,河蟹育肥工作仍是重中之重。由于秋季温度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大,河蟹是变温动物,温度越低,代谢速率也随之降低,消化吸收利用率低,大量投喂易坏底,因此此阶段可减少冰鲜鱼的投喂量,适当增加消化吸收利用率更高的功能性颗粒料的投喂量,优质蛋白含量一定要高(最好是40%蛋白),更有利于低温期河蟹体质的维护及育肥。

  因此,河蟹销售期的池塘管理也是万万不能麻痹大意的,良好的底质、充足的溶氧、全面的营养仍是河蟹销售期池塘管理的重点,望各位养殖朋友予以重视,为今年的河蟹养殖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关键字】:河蟹  上市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海绵麦 2016-11-7 09:45
niu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