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大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王凯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秋叶秋红看秋黄,又到一年入冬凉。从节气上讲,立冬本身就是冬季的到来,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养殖方面,也从高峰投喂期逐步过渡到少量投喂,在未来十来天里,受到冷空气影响,气温进一步下降,水温也从目前14-15℃迅速降低到7-9℃,投喂从当前1-2餐/天,过渡到间歇式投喂,甚至不投喂。 根据区域养殖习惯和年前鱼价走势,部分客户选择来年3-5月份进行成鱼销售;从12月起长达4个月时间段里,基本不进行饲料投喂,鱼类长期得不到营养需求,通过脂肪和蛋白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掉膘严重,以鲫鱼养殖越冬前存塘量1000斤/亩为例,掉膘10%即掉产100斤/亩,按照当前鱼价6元计算,每亩损失600元,严格意义上来说,冬季的不投喂就是效益损失。 随着近几年养殖观念的逐步转变和养殖经验的积累,冬季池塘管理也从传统冬季停止投喂到冬季抓住晴朗天气,少量投喂,减少越冬期间鱼类掉膘,减弱机体衰退,利用春季体质恢复。 梁友光(2005)研究表明,长吻鮠在越冬期间在减少掉膘方面效果明显。 宿迁海大在骆马湖2015年钱老板网箱草鱼养殖越冬投喂对比数据,投喂组比停食组少掉膘2.37%。 在实验室恒定条件下,对于饥饿组合投喂组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可以清晰看到投喂组成活率提升一倍,也再次印证冬季投喂对于减缓体质衰退有重要作用,在开春体质恢复和疾病防控中作用明显(解启绶《水产养殖中的投喂管理》)。 介于冬季投喂的重要性,华东区域各个厂家也大力推广越冬料,但是面对缤彩纷呈的饲料选择,我们该如何决策呢?而最适合冬季低温条件下投喂的产品,一定是建立在鱼类机理变化基础之上的。 鱼类越冬期间状态变化:在冬季来临时,水温降至鱼类生长的适宜温度以下,大多数鱼停止摄食,部分鱼摄食强度急剧下降,这样的状态下难以像高峰投喂期一样,投料机抛洒饲料利用鱼类摄食凶猛性,迅速摄食完全,正常情况基本不存在浪费;在低温条件下,不论是摄食强度还是频率都大大降低,饲料短期不一定被完全摄食,部分饲料沉降到底部,利用杂食性鱼类捡残料习惯来完成。这里对于越冬料选择的第一因素就是耐水性,如常规普通鱼料耐水性基本上再3-5分钟,而越冬料耐水性要做到8-10分钟以上。 优质越冬料和不同类别常规料,耐水性对比试验(10分钟时饲料状态) 能量需求变化:鱼类越冬期间,个体体重显着下降是适应低温和饥饿双重压力的结果,在食物匮乏或停食的情况下鱼类只能消耗机体自身储存的能量物质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几乎所有越冬饥饿鱼类都出现了体重和肝重的显着下降。因此越冬料选择核心是满足能量需求。 停食期鱼类营养的消耗主要有三大板块: 蛋白质---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脂类物质---储存与提供能量; 糖类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与粗纤维;在多数鱼类中,脂肪和糖原是主要的贮能物质,由于蛋白质的关键代谢酶谷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在20℃时下降,导致蛋白质分解速率降低,从而在饥饿过程中首先主要消耗脂肪和糖原,然后才较多地利用蛋白质。越冬期间,鱼类各种消化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的活性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因此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大大降低;在酶类活性上,鱼类淀粉酶与脂肪酶的活性降低幅度低于蛋白酶。 因此在饲料营养需求上: 蛋白:因为蛋白酶活性降低较大,选择优质低蛋白,满足基础蛋白需求,但不增强冬季鱼类肝脏符合。一般蛋白CP24-27% 脂肪:考虑到脂肪酶活性和脂肪能量释放能力强,提升优质脂类添加量,一般添加量大于常规料10-20%,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够有效保障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提高低温下的渗透调节能力而保证成活率所作的代谢调整,有效减少冻伤,对于早春水霉病抑制明显。 糖类物质: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方面,避开常规面粉改为高筋淀粉,糊化度好耐水性强,能量更高。 综合建议: 选择越冬料,而不是普通常规料。因为低温下鱼类生理变化和营养需求都发生巨大变化,而在饲料企业配方层面,两者差异巨大,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选择大厂家饲料。原料质量有保障,加工工艺好,部分大厂家甚至为提升消化利用率,在越冬料层面添加复合酶制剂,提升消化酶活性。 考虑耐水性。减少因摄食节律和强度低引起的饲料浪费和底部发酵问题。 能量选择层面。选择低蛋白、高能量、高性价比饲料。 即将进入的冬季投喂中,面对缤彩纷呈的越冬料,你选择对了么?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