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产前沿 李钒 来自马来西亚1500元/公斤的忘不了(龚志良供图) 它在马来西来有 “河中皇”的美称,甚至被大马媒体封为“国鱼”;有人称它为水中黄金,叫价1500元/公斤,依然倍受饕客们的追棒;它肉质鲜美,有特殊的果香味,连香港美食评论家蔡澜品尝过后都大赞其鱼肉让人忘不了;它还曾专供王室成员或显要人物享用…… 享有如此华丽头街的,正是上面这条驰名国际的“河鱼之王”,它有一个特诗意的名字——忘不了。 在2016年中国(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上,《水产前沿》有幸采访到马来西亚益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志良博士,正是他,花费了近5年时间攻破忘不了的人工繁殖技术,成功研发养殖系统与河鱼专属饲料,为珍贵的忘不了走进寻常百姓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龚志良博士生于1982年,水产生物科技博士,过去十年的科研项目包括鱼菜共生系统、忘不了、白苏丹(马来西亚第二名鱼)、罗氏沼虾繁育计划,龚博士本身对于水产养殖与农业种植有着多年经验,对于农场模式有着更全面的考量,是多家本地与跨国农业与水产公司的规划人及顾问。今天,大家就跟随龚博士走进“河鱼之王”的世界,一探为何忘不了鱼会让人如此忘不了。 龚志良博士和忘不了鱼 传奇经历,与忘不了结缘 水产前沿:您的从业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据我所知,您在学生时代并不是学水产的,后来怎么和鱼打上了交道? 龚志良:是的,我本科修读的并不是水产养殖专业,与水产结缘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2006年,我在马来西亚的多媒体大学完成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同年,我前往韩国攻读生化科技,从釜山大学获得了第一个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偏向于动植物细胞培植。凭着优异的表现,被选为学生代表前往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修读生物化学工程,并在2009年获得了第二个硕士学位,专业方向还是和水产沾不上边的(笑)。回国发展前,我获得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交流学习的机会,当时他们正在开发鱼菜共生系统,我觉得这种养殖理念很环保,决定引进到马来西亚,从此,我就和农业,和水产打上了交道(笑)。 水产前沿:您是怎么和忘不了结缘的? 龚志良:我是从做鱼菜共生养殖系统开始的,配套养殖的是罗非鱼、宝石鲈等鱼类,因为马来西亚消费市场的习惯,这些鱼类的经济价值并不高,而且用循环水系统养殖其成本会很高,后来我就想,马来西亚那么多名贵鱼品种,何不尝试一下它们。 当时在马来西亚,野生忘不了卖到1500元/公斤,农场出来也要900元/公斤左右,由于忘不了的繁育过程非常困难,鱼苗短缺,加之养殖周期又长,身价一直高居不下。友人就建议我,既然我能开发那么先进的养殖系统,不如试一试攻破这条鱼的繁殖吧。后来我们花了5年时间将这条鱼的所有环节打通,包括研发人工催产技术、鱼苗培育、养殖系统和忘不了专属饲料等,可以说,目前我们已掌握了养殖这条鱼的全盘技术,现在筹备着在中国寻找合作对象进行商业化养殖。 水产前沿:据国内外媒体报道,忘不了在美食界已声名显赫,甚至被冠以“第一河鱼”的称号,但在养殖界还鲜有耳闻,请您给我们讲讲这条鱼的故事? 龚志良:忘不了学名为Tor tambroides,英文名为Malaysian Mahseer。当地人叫它Empurau,华人唤“恩布佬”,取谐音“忘不了”,这就是忘不了鱼名字的由来。马来西亚主要河流(彭亨河,霹雳河,砂拉越河)都可寻获它的踪影,一般都是在原始森林,人烟稀疏的区域。该鱼属于热带与亚热带河川上急流鱼类,游速快,鱼性聪明,只生活在干净清澈与急流之水域。 这条鱼拥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平日在急流中成长,肉感结实,加上喜爱吃鱼虾与野果,使鱼肉产生一股独有的鱼香味。一般来说,脂肪含量高的鱼能储存香味,吃起来更有鱼味。我们把水果元素添加进饲料,因为水果内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份与水果风味,可以使忘不了鱼的肉质营养价值更高,肉质更好,鱼香更浓。忘不了的鱼肉是一层肉一层油排列,很有层次,鱼油富含 Omega3脂肪酸,氨基酸与人体所需氨基酸很接近,营养价值可媲美三文鱼。 忘不了一般食用规格为2公斤以上,优质食用规格为4公斤以上,最高重量可达25公斤,忘不了的鱼骨比草鱼较粗较少,所以比较容易让小孩们消化。 五年磨一剑,终成“忘不了”之父 水产前沿:您在繁殖忘不了的过程中,主要遇到哪些困难? 龚志良:主要是产卵率与孵化率的问题。忘不了鱼苗的繁育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在于种鱼产卵的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很特殊,如果不符合种鱼的要求,产卵几率几乎是零。其次,鱼苗的健全度与成活率一般偏低,这关键在于种鱼养殖时所摄取的营养。当然,我们也特别挑选外型健全、颜色鲜艳和成长速度快的忘不了当种鱼。在野生的环境之下,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和各种极端的因素,导致母鱼常因营养不足,每次产卵仅有数10颗,甚至完全不产卵,但经过我们驯化培养后,每1公斤重的母鱼可产出大约1000颗鱼卵。 水产前沿:忘不了适合在中国养殖吗,是否有试验项目? 龚志良:目前忘不了鱼还没有正式的被引进中国,但按照我们在中国的考察经验,中国南部很多地方都可以养殖。忘不了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15℃以下开始不活跃,pH值介于6.0至7.5之间,水质要求清新含溶氧高,水质不能太过污浊,否则鱼将没有食欲,现在主要是担心冬季有突发性的寒潮袭击。 忘不了鱼苗一般下塘规格为3寸大,可用1.5毫米的高蛋白饲料投喂,一年可达1尺长,这鱼不会嗜食同类,可以混养草食性鱼类。它不像鲤科鱼类,喜欢吃浮料,它是吃沉料的,如果用一般浮料投喂,生长周期会比较长。而且它需要的营养比一般的鱼类高,如果用一般的罗非鱼料投喂将达不到它的营养要求。它是偏底层性的鱼类,所以不需要深水养殖,主要是看池塘的表面积,在加氧活水池塘的环境下,我们一平米产量为15公斤,而土塘亩产合约200多斤。 现在主要运用两种养殖方式,即循环水系统养殖和外塘养殖。循环水养殖水质较为稳定,但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我们一般用来培育亲鱼,因为忘不了喜好低水温的环境,因此最好在养殖池上搭建遮阳布,让水保持在较低的温度。成本较低的就是外塘养殖,最好能提供充足的水流以保持水质的清新。 水产前沿:您刚才提到,以前忘不了多是以野捕为主,养殖的忘不了能和野生鱼媲美吗? 龚志良:一直以来我们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养殖出来的鱼不如野生的好吃,诸如有泥腥味,鱼肉软之类的问题。养殖鱼类不好吃与两大因素有很大关系,一是饲料,二是水质。忘不了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喜欢吃虾子,身体沉淀了大量虾红素,尤其是鱼籽,颜色显鲜红色。它还喜欢摄食当地的野果,因此我们根据忘不了的自然食性,研发了专用配合饲料,添加了风车果等野果元素,尽量保持了忘不了的原有风味。调整饲料配方后,生长速度也加快了,以往从鱼苗养到2公斤需要3-4年时间,现在只需要2年,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忘不了就像鱼中的名贵跑车,无论是饲料还是水质都有严格的要求。经过我们专业的养殖与运用河鱼专属饲料,我们成功把养殖出来的忘不了的肉质、香味、营养价值提升到比野生鱼更好吃、更健康、更安全的水平,鱼片色泽更鲜艳,富含不饱和脂肪和抗氧化成分,目前已经从各大餐馆获得好评,得到包括中国各大城市、香港、台湾与新加坡等国际城市的青睐。 龚志良研发的饲料(左)比起一般饲料养出来的鱼肉(右)有着更鲜艳的红色 推广忘不了,不仅仅是“养”那么简单 水产前沿:马来西亚当地一般怎么消费这条鱼? 龚志良:主要是清蒸,忘不了除了鱼肉鲜甜外,鱼油还超丰富,入口即溶,吃下去的时候油会散开,感觉有鱼味弥漫到唇齿之间,叫人一食难忘。如果你先吃这条鱼,再吃笋壳鱼,就会感觉笋壳鱼没有太多的鱼味,因为笋壳鱼也是脂肪含量比较低的鱼。 我们给高档餐馆试过我们养殖的忘不了,他们能尝出来它的特色,草鱼脂肪比较低,特别是喂了蚕豆的脆肉鲩,脂肪含量更低,就像一条“健美鱼”一样,但吃起来没有鱼味。除此以外,忘不了的鱼鳞也可以在蒸炸后食用,我本人还觉得,具特色和开发价值的还包括它的鱼籽。 清蒸忘不了,椒盐鱼鳞,有生之年一定要品尝! 水产前沿:忘不了是淡水鱼,它的鱼卵有什么特别之处? 龚志良:忘不了的鱼籽英文名为Fish Roe,它的鱼籽色泽为橙红色,直径4毫米,而一般淡水鱼如草鱼的卵则小得多,仅有1毫米。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对小孩脑部发展尤其重要的脑黄金(DHA+ARA)、维生素A、B、D与矿物质,鱼籽的营养价值远比鸡蛋高出好几倍。 这么说吧,母鱼一公斤体重能产800-1200颗鱼卵,4公斤的母鱼一次产卵5000颗左右,每颗鱼卵0.1克,1000颗鱼卵也就100克,一年产两次卵,所以说忘不了的鱼籽非常珍贵,也是我们重点开发的一个方向,将来鱼籽可能会比鱼肉还卖得贵。 其实养殖只是我们的其中一个想法,我们还可以开发鱼籽的深加工。鲟鱼的卵是黑色的,而这条鱼的卵是橙红色的,天生就讨人喜欢,而且养殖周期比鲟鱼要短,鲟鱼要养8年才能拿鱼卵,而这条鱼4年即可以性成熟,效率比鲟鱼高很多。目前在马来西亚还没有忘不了鱼籽的深加工产品上市,这次到中国也是希望能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这条鱼的下游工业。 忘不了的鱼卵(供图:龚志良) 水产前沿:您打算将忘不了引进中国,将如何定位这条鱼的发展? 龚志良:忘不了是经济价值非常高的淡水河鱼,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真正的大规模推广,很多人想到马来西亚引进忘不了,但要想在国内繁殖并养殖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研发过程,我们花了5年时间才把这条鱼弄懂,而且还是在本土环境下。 这一趟来中国,我想寻找需要开发新品种的大型企业合作,将整套技术,包括育苗技术、饲料配方和养殖技术完完整整地复制到中国,在短时间内让国内的水产企业掌握全盘技术,而不是再花5年时间去摸索。以后鱼苗、饲料、深加工都在国内完成,成本会降低很多,鱼价也会更加亲民。 目前我们年产可达100万尾鱼苗,但如果我们只把鱼苗带过来,始终不是长远的打算,能在国内繁育与养殖才能达到更好的质量与产量,同时保证和提高鱼苗在国内养殖的适应性。现在我们把整个养殖流程都研发完善后才考虑推广,寻找合作伙伴,当然,以后还会注册商标。 我也想了解国内企业是否对开发这条鱼感兴趣,把它变成一条国产的鱼,而不仅仅是马来西亚的一条鱼。如果投入太小,只是停留在“养”的阶段,单卖鱼肉,反映看不出这条鱼的价值,而且可能很快就会落为普通鱼。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考虑,我希望通过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激发忘不了的附加值,如开发鱼籽、鱼鳞、鱼片的深加工,真正发挥它作为高档鱼的潜质,避免昙花一现的风光,而不仅仅只是“养”那么简单。 水产前沿:请您谈谈您对忘不了未来的憧憬。 龚志良:如果你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我的梦想是未来能看到忘不了可以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而不是只有三文鱼专美。忘不了这条鱼经过几年的人工驯化,已经变得很温顺,没有了野性,非常适合人工养殖。希望明年我再到中国时,能看到忘不了扎根在中国,并且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只有这样忘不了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淡水鱼之王! 一般忘不了的食用规格为2.5kg(供图:龚志良) 更多忘不了图片(来源网络) 【关键字】:忘不了 淡水鱼 马来西亚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