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广州市容川饲料有限公司 饶海鸥 出鱼现场,头批鱼的亩利润差异较大 一、生鱼近两年价格行情 这两年是珠三角生鱼行业史无前例的黑暗时期,产量过剩、药残事件、行情长时间低迷。以头批鱼来讲,2015年、2016年10月的塘头价基本维持在6.0-6.3元/斤(统级捉,3斤头左右,平均规格约1.5斤/尾),养殖户头批鱼养殖顺利可保持1元/斤左右的利润。然而对于养殖周期相对比较长的客户来讲,风险就比较大,多数客户没有盈利甚至亏损,主要是因为养殖成本大幅增高所致。 二、2016年头批生鱼养殖案例分析 2016年10月下旬开始,今年的头批鱼开始逐渐上市,市场价格与2015年头批鱼价格相差无几,10月的价格基本维持在6.0-6.3元/斤之间。而从头批生鱼养殖成本来看,基本可以控制在5.0-5.5元/斤之间,每斤鱼的利润有0.8-1.2元,按照亩产量12000斤来计算的话,亩利润可以维持在10000元左右。 当然,头批鱼的亩利润差异还是相对比较大的,有亩利润8000元左右者,也有部分亩利润达到15000元,甚至超20000元者。这种利润差异主要来自于:对斤鱼成本的控制;产量的影响;另外,苗种的选择也非常关键。 顺德市杏坛镇的养殖户陈某是今年头批生鱼养殖中比较成功者,估算亩利润约为20000元左右,笔者以此为案例来分析下他今年养殖盈利的两个关键方面: 1、斤鱼成本控制在5元以下 (1)料比系数控制在1.005,饲料成本低至4.1元/斤; (2)养殖过程主要以改底、内服为主,治疗药物使用相对较少,因此用药成本也低,养殖过程损耗200尾左右;苗种、药品、塘租、人工和电费成本约0.7元/斤左右,总成本4.8元/斤。 2、亩产量超过20000斤 按照2.5亩的水面计,亩产量达到20894斤。头批鱼最终卖价6.0元/斤,每亩的利润达到25000元。 三、头批鱼养殖模式盈利的关键点 1、生长速度快,少发病 头批生鱼养殖对生长速度的要求就比较高,整个养殖周期6个月左右。因此,对苗种、饲料的质量及客户的养殖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不仅养殖过程中要少发病,而且水质、投喂等方面一定要能够保持稳定。表2为根据多位优质客户的养殖过程中的投喂所总结的数据,表示头批生鱼养殖过程中的月度养殖目标以及投喂率,仅供参考。 头批鱼养殖具有周期短、速度快的特点,因此,投喂的稳定性(即有效投喂天数)非常重要, 且8月底开始,生鱼的绝对生长速度显着加快,月增重可以达到4两/尾以上,是养殖的黄金时期,因此,这两个月的养殖管理至关重要。 2、控制好养殖成本 图1 生鱼头批鱼养殖成本分析 头批生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比85%左右,其他成本占比合计15%(其中包括苗种6%、塘租5%和其他成本4%)。其中变量影响最大的主要是饲料成本和用药成本,尤其是斤鱼饲料成本是整体盈利水平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从目前市场养殖效果来看,斤鱼饲料成本差异最大,以目前主流饲料市场价格来算,每长1斤鱼所需要的饲料相差1两,斤鱼饲料成本相差0.4元左右,特别是低迷行情下,对斤鱼饲料成本的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对于中批和尾批生鱼来说,斤鱼饲料相差2-3两属于比较常见,这样成本就相差0.8-1.2元/斤,以6万斤/塘鱼计算,饲料成本相差6万元,显然直接决定了能否盈利。因此,饲料选择过程中,饵料系数(即斤鱼饲料成本)是最关键的因素。 四、优秀养殖经验分享 1、溶氧的管理 生鱼对水温、水质和水体溶氧量的适应力极强,可以在0-35℃水温下存活。生鱼与大多数鱼类不同的是,生鱼鳃上具有小囊,起着类似肺的作用。这种空气囊能使生鱼在含氧量很低的水体中存活,并且其体表覆盖着一层粘液,只要体表能保存湿润,生鱼甚至能够离开水在空气中存活长达4天。 然而,在生鱼实际养殖生产中,对水体溶解氧的管理至关重要。笔者从市场优质客户的养殖过程中了解到,多数优质客户对池塘增氧机的配置、增氧机的管理非常细心。增氧机的配置密度为2亩/台,且除了喂料时关掉增氧机以外,其他时间至少保持有1-2台增氧机开启,说明对水体溶解氧的管理在生鱼养殖中同样重要,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喂料时,其他时间至少保持有1-2台增氧机开启 2、底质的管理 对于生鱼养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对池塘底质的管理。由于生鱼养殖密度高、池塘投喂量大,且水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因此相对于大多数品种的养殖池塘来说,生鱼池塘的底质环境更差。笔者对比调查了部分生鱼池塘与加州鲈池塘的氧化还原电位情况,生鱼池塘多数位于-180至-250,而加州池塘的氧化还原电位多位于-100至-150,从侧面反映了生鱼池塘底质的恶劣程度。庆幸的是,目前养殖户对改底概念的接受程度较以往加强很多,部分客户会在整个养殖周期坚持改底,整个养殖过程死鱼控制在200尾以内。 3、拌喂乳酸菌、调理好肠道、促进消化 肠道调理是目前养殖研究的热点之一。市场比较流行的调理肠道的产品主要以乳酸菌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养殖户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由于生鱼投喂量大,长期拌喂,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成本较高。因此,笔者所在的技术服务团队在市场推广乳酸菌扩培方案,可以同时用来内服与泼水,这样大大降低的拌喂的成本,同时使用也更加方便。但扩培乳酸菌有较多的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不能感染杂菌,在扩培的过程中要放在阴凉处密封发酵,发酵期间不能搅拌。养殖户可以通过闻气味和检测pH值来判断是否扩培成功,扩培好的乳酸菌有发酵香味或醋酸味,无臭味,pH值在3.0-5.0之间。开封后尽量在7天左右使用完,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最好分装在小容器中。 通过闻气味和检测pH值来判断乳酸菌是否扩培成功 经过这两年的洗牌,越来越多没有盈利能力的养殖户退出市场,而一些有技术、养殖观念好的养殖户逐渐发展壮大。优胜劣态、适者生存,只有及时的转变养殖模式,学习新的养殖理念,才能走出生鱼养殖的困局,在大浪淘沙中胜出。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