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8000万转让通威珠海海为,刘汉元下的什么棋

2016-11-30 07:50|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40760|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11月24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与通威BioMar合资公司关于珠海海为饲料有限公司(简称“海为”)的股权转让签约仪式成功举行,由通威BioMar合资公司向海为注资8000万元,拥有其100%的股权。
  文/ 水产前沿杂志 唐东东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BioMar注资海为,未来的海为将拥有更强的生产工艺,更强的资金实力,更强的采购能力

  11月24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与通威BioMar合资公司关于珠海海为饲料有限公司(简称“海为”)的股权转让签约仪式成功举行,由通威BioMar合资公司向海为注资8000万元,拥有其100%的股权。

  签约现场

  因为通威股份与丹麦BioMar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BioMar”)在于江苏无锡成立的通威BioMar合资公司中各自占有50%的股份,因此,在海为的股权结构调整后,也可以视作双方对海为各持50%的股份,但前者主导海为的整体经营(仍归为通威股份虾特料片区管理),后者主要负责技术方面。

  “毋庸置疑,BioMar在欧洲及全球其它地方做得非常成功,技术方面一定有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接触之初,BioMar方也表示考虑到每个国家、地域养殖品种以及养殖模式的不同,对注资海为的评估非常慎重;真正的谈判持续的时间较长,最初2015年底初步确定意向后,2016年3月份的海为股东会正式与所有股东达成一致意见,直到11月份方签约成功;过程将问题讲透彻,把困难摆清楚,正式合作之后才会顺畅与顺利。”海为总经理刘英杰表示,BioMar进入海为后不会改变公司现有的管理架构、经营思路、市场政策以及产品结构,甚至公司的品牌、名称等等都不会改变。而且BioMar的做法非常理性与客观,并不是直接把欧洲的技术与配方完全植入产品后推广,而是根据中国的养殖品种、模式、环境等来重新设计和定位产品,并在海为的实验基地中进行实验。

  “正如海为团队目前正宣传的一样:BioMar注资海为,未来的海为将拥有更强的生产工艺,更强的资金实力,更强的采购能力。”刘英杰强调,只有当新产品表现出明显优于市面上现有主流产品的性价比时,才会考虑向市场推广。因此,短期内海为的产品不会出现根本性的调整。

  资料显示,BioMar成立于1962年,为全球排名前三位的特种水产饲料供应商,饲料年产销量约为100万吨。目前在全球共有11个生产基地,为60多个国家的30多种不同的鱼类提供饲料。

  为适应全球饲料行业集中发展的趋势,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2015年8月18日通威股份与BioMar签署了《合资企业协议》,约定双方各出资4500万元人民币,设立以生产销售高端水产饲料(包括但不限于水产孵化期饲料和开口饲料)为主的合资公司,拟打造成为在中国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冷水和海水鱼类饲料商,并预计于2016年投产。其中,通威股份主导合资公司的经营方案,BioMar主导技术方案。同时,合作也可能会推动通威股份有渠道去对接欧洲的鱼粉鱼油资源,这是国内企业此前极少介入的。

  事实上,位于江苏无锡的通威BioMar合资公司目前仍处于建设中,需要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投产。因此,出于合作需求的考虑,通威股份旗下负责海水鱼料市场的海为被纳入合资公司体系并不意外。据悉,合资公司可能也将以注资的方式进入位于成都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特种饲料分公司(简称“通威特种料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专门从事大西洋鲑等冷水鱼料的企业),但技术先行,经过阶段性地应用推广已在冷水性鱼料上取得了优于原产品的效果。

  按照通威股份与BioMar此前公开的合作规划,在首家工厂运营达到双方预计效果后,将继续加大合作力度,在中国新建3-5家类似或更大规模的新工厂,并且在亚洲其它国家或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寻求深度合作。某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合资公司已在山东、河北等地谈建厂的事情,但具体没有落实下来。可见,双方的合作目前还处于蜜月期,对未来充满信心。
  
  【关键字】:转让 通威 珠海海为 刘汉元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