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水产品供需缺口将超两成,后市价格或上涨?

2016-12-4 11:08|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20789| 评论: 0|来自: 我的农场

摘要: 虽然调减产能的理由充分,但摆在市场面前的供需缺口,要如何填平呢?未来,水产品会不会由于相对稀缺性而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呢?我国是世界水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产量已连续23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超过60%。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近日,国务院下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农业现代化规划》),对下一个五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各项要点与目标提出了总体规划,可以说是下一阶段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而在《农业现代化规划》中,农场君注意到,在“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中,水产品产量的目标和玉米、棉花、糖料作物一样,被设定为调减,从6699万吨的2015年基期值,调减为6600万吨。

数据来源:《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水产品产量被调减是由于目前供给已经能够满足需求了吗?如果没有,我国为何要调减水产品产量?由此出现的供需缺口该如何来填补?

  水产需求增长潜力大,农村需求是新增长点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相关研究测算,到2023年,我国水产品需求将达到8523万吨,比2013年增长35%,这与《农业现代化规划》中水产品产量目标的6600万吨相比,存在着高达1923万吨的缺口,意味着22.3%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根据现有研究,水产品需求增长情况受到宏观经济、城镇化水平、老龄化程度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其具体增长特征与肉类产品是存在差异的。

  从收入维度来看,日本韩国在与我国2010-2020年人均GDP相同时期,其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分别提高25.4%和26.6%,这与上述国研中心测算的我国水产品需求量增长体量是大致相当的。

  从城镇维度来看,相对城镇居民,目前农村居民的水产品需求量虽然较少,但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相关测算,目前城市居民人均水产需求量为15.8公斤,而农村居民需求量为8.8公斤,对照城乡居民动物蛋白摄入标准,城乡居民的肉类需求均达到推荐量标准,但在水产品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量仅为推荐量的一半。

  农村居民对水产品的需求小,除了消费习惯的影响,更大程度是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数据表明,高收入的农民居民,其水产品消费量与城市居民相差无几。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收入因素对农村居民水产品消费影响作用显著,居民收入每增加1%,水产品消费增加0.356%。

  另外,和肉类需求不同的是,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水产品需求将存在正向影响。这是由于水产品易吸收易消化,相比肉类更适合老年人食用。一般而言,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有所增加。

  综合我国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老龄化程度加深等因素,国民对水产品的需求在未来将继续提高。那么,为何《农业现代化规划》要把水产品产量指标做调减呢?主要调减的是哪一部分的产能呢?

  “东海无鱼”,调减产能已成定局

  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担忧,是《农业现代化规划》调减水产品产量指标的主要动机。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刘新中在2016国际水产品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发言指出:“目前全球渔业面临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问题,全球都在寻求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品产量、消费量、出口量都位居世界第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同样居世界首位。中国渔业目前面临生产力剩余问题,迫切需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1980年,我国渔业生产结构中,捕捞产量远远大于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70%。而到2013年,这一比例已经缩减到30%。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迅猛,另一方面也喻示我国近海捕捞渔业资源的日渐短缺。

  2016年3月,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在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上指出,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近海鱼类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出现了“东海无鱼”的水域荒漠化现象,所以我国将“坚决压减捕捞产能”。

  除了要压减捕捞产能,对养殖产能的结构性调整也已被提上日程。

  《农业现代化规划》指出,要“调优养殖布局,科学划定养殖区域,明确限养区和禁养区”。其中,要调整优化淡水养殖,科学布局海水养殖;尤其对海水养殖而言,要“稳定近海养殖规模,调减近海过密的网箱养殖,拓展外海养殖空间”。可见,调减养殖产量的主要力度是放在近海过密的网箱养殖方面。

  谁来喂饱中国?

  虽然调减产能的理由充分,但摆在市场面前的供需缺口,要如何填平呢?未来,水产品会不会由于相对稀缺性而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呢?

  我国是世界水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产量已连续23年居世界首位,占世界总产量超过60%。如果国内供给都不能满足需求的话,靠进口可以填补这个缺口吗?

  目前,全球野生鱼类资源都在急速锐减,FAO发布的《2016世界渔业与水产养殖状况》指出:“根据1974年至2013年的全球渔业资源捕捞趋势,可持续渔业资源的水平已经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从1974年的90%下降到2013年的68.6%。截止到2013年,全世界的野生鱼类资源中,有31.4%是不可持续的过渡捕捞,预计未来这个百分比还会上升。”

  而目前世界渔业捕捞/养殖比例大约为50%,还略高于中国,国际渔业界普遍认为发展养殖业才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向,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曾称水产养殖是可以减少谷物以换取动物蛋白的方法、是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一大贡献。

  捕捞产能调减、近海养殖产能调减、进口捕捞水产品难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拓展外海养殖空间成为了狭窄空间中的唯一选择。

  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和需求增长的双重夹逼,中国水产品行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水产品进口、水产品养殖和水产饲料等相关行业,也许都将渐次步入一个波澜壮阔、巨浪淘沙的大时代。

  【关键字】:水产品   水产品价格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