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如果转基因技术应用到对虾选育,会是财富还是灾难?

2016-12-28 08:43| 发布者: 蔡林宏| 查看: 12220| 评论: 1|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TransGenada获得了美联邦的资助以进行对虾的转基因研究,项目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到2015年2月28日结束。尽管现在已经找到不更多关于这个公司的消息,但我们依然要冷静地思考,随着生物技术的成熟,或许转基因对虾真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这是一份来自USDA(美国农业部)的文件(该文件已经被网站移除),是TransGenada递交给美国农业部的一份项目文件,项目名是:DEVELOPMENTOFIMNVRESISTANTHERITABLETRANSGENICLITOPENAEUSVANNAMEI(抗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转基因南美白对虾的研究)。从内容可以看出,TransGenada获得了美联邦的资助以进行对虾的转基因研究,项目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到2015年2月28日结束。尽管现在已经找到不更多关于这个公司的消息,但我们依然要冷静地思考,随着生物技术的成熟,或许转基因对虾真离我们不远了,如果真是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我们又该如何理性地面对?
  

  关于TG-TransGenada

  
  看到TransGenada的logo,你大概能想像出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TransGenada最初是由EugeneEllis博士于2005年设计并于2011年初成立,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梅萨市。2013年7月8日,TransGenada公司被美国农业部国家食品和农业研究所(NIFA)授予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资助,公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对虾的免疫系统进行改良,以加强抵御一些最具破坏性的疾病。这也是TransGenada公司的理念: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降低生态成本,解决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终使“食物升级”。
  
  据TransGenada公司网站的介绍,水产养殖业非常容易受到繁荣/萧条周期的影响,特别是对虾产业,经常由于发病导致大量减产,对虾养殖的疾病成本估计为每年30亿美元,占该行业总生产能力的40%。目前市场现有产品和战略通常是临时的救助,而不是永久的解决方案。
  
  TransGenada一直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DNA实验室及水产养殖病理实验室有密切合作。在TransGenada看来,时机已经成熟,技术也已经准备好了,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比以前更加实用,这些研究进展解决了许多关于转基因应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容易促进转基因技术在对虾上的转化。
  
  关于Eugene Ellis博士
  
  Dr JeremyEugene EllisPh.D.
  
  EugeneEllis博士是TG-TransGenada公司的CEO和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曾就读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本科时修读微生物学,研究生时主攻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节肢动物遗传学、细胞生长和发育调节、诊断测试设计、诊断实验室管理、科学咨询等方向。随后任临床实验室经理及弗莱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科学咨询顾问,在学术及生物学产业研究、环境检测有超过12年的经验。
  
  已经取得的进展

  

  TransGenada对其产品的介绍
  
  从TransGenada网站获取的信息,目前概念验证阶段已经完成,一些伙伴关系已经确立。他们的首个产品线目前正在测试,在产品发布前不能透露很多细节。从内容可以看出,他们给产品的起了两个昵称,分别是Vi-Null和G.L.,还说它们会很大(they’regonnabebig)!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大概是有两个家系,Vi是病毒Virus的缩写,Null是零、无效的意思,合起来大概是不携带病毒或抗病毒的意思。而G.L.是指转基因Transgenic里的“G”基因的意思,也可能是或Generation(生长、生殖)的意思,意思为生长速度快的家系,而“L”是指南美白对虾的学名litopenaeusvannamei的第一个字母。
  
  这份文件包括了转基因对虾涉及的生物技术和项目所在地,文件指出,孵化场位于亚利桑那州的GilaBend,Electroportation(电穿孔技术)是最主要的转基因技术,显微注射作为辅助策略。
  
  项目文件的截图
  
  这段文字则阐述了项目的进展。项目的第一个目标是建立一个合适的选育基地,以持续地选育这些带有抗病毒目标基因的亲虾。第一批亲虾于2014年4月26日由夏威夷的莫洛凯岛运来。第二个目标大概是选择和验证外源目标基因并最终导入体内(据项目报告书中的内容,TransGenada似乎已经获得部分带有目标基因的后代,关于详细的技术要点,请参考项目报告书)。项目第三、第四个目标则是最终使这些含有外源基因的亲虾发育成熟。
  
  是财富还是灾难
  
  目前关于TransGenada公司的信息已经没有更新,这项技术具体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得哪些进展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必须要清楚的,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对虾可能真离我们不远了,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极可能会导致我们更快地丧失种苗主权。
  
  有一个例子可以对照,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选育,在解决国人温饱问题和获得荣誉的时候,现在也有人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水稻种子的杂交化、转基因化,确实提高了产量,但也使得种子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子,这种“断子绝孙”似的选育使得种业资本家垄断了种子的收益,进而剥夺了农民的种子主权。
  
  这其实和中国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非常相似,中国没有成熟的自主选育技术,种虾多靠进口,假如有一天,出现了某种特殊情况,比如技术缺陷、选育策略失败等等,中国的虾农怎么办,该养什么好呢?
  
  其实,这种令人痛心的苦果已经现显出来,由于没有自主选育,只能靠大量进口种虾,这种一边倒的局面使得我们完全没有议价能力,种虾价格逐年攀升,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户成本,而脱离本土环境的选育也使进口的种虾在国内的表现良莠不齐。国外几大公司对种虾选育的控制,其实就是对基因的封锁,形成技术壁垒从而形成商业垄断。不像厄瓜多尔,它是南美白对虾的故乡,拥有丰富的自然种质资源,基因的多样性使得他们即使禁止进口种虾,他们仍然活得很好。而相反的,中国的虾农几乎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种虾。
  
  藏种于民,中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唯一出路只有自主选育,别无他法。
  

  【关键字】:南美白对虾    转基因    美国    农业部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海绵麦 2016-12-30 08:31
niu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