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中国水产频道 张红 罗丹 参会嘉宾合影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12月31日,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第三届年会暨“海水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论坛在三亚隆重召开。来自海南、广东、山东、福建、台湾等地的相关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以及海南本地海水鱼类一线养殖精英近500人欢聚一堂,围绕石斑鱼产业相关政策、养殖技术、病害防控、流通加工贸易等方面进行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会议还得到了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厦门嘉康饲料有限公司、林兼产业株式会社饲料、广东粤佳饲料有限公司、三通中部饲料(山东)有限公司、福州海马饲料有限公司、广东君有饲料有限公司、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国水产频道,水产前沿杂志为本次会议深度合作媒体。 到场嘉宾 据中国水产频道与众多嘉宾交流中知道,目前阻碍着石斑鱼产业发展的因素众多,如海水良种监管几近空白、病害暴发严重和产能过剩等是产业的几大“硬伤”,那么“硬伤”如何破解?另外石斑鱼产业还面临食品安全、环保禁养、限养等焦点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借助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第三届年会暨“海水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论坛举行的契机,与会嘉宾、专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石斑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寻求出路。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原院长陈国华 石斑鱼良种监管几乎“空白”,是今后协会、政府共同努力方向 海南是石斑鱼苗种繁育的重要基地,其石斑鱼种苗产量约占了全国80%左右。如何提高石斑鱼种苗品质?在市场低迷情况下,如何提高石斑鱼养殖技术与效益?在种苗市场无序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能计划生产都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名誉会长、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原院长陈国华在接受中国水产频道采访时就目前海南石斑鱼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谈到自己的观点。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更加透明的信息,能有强有力的组织能把从业者网罗在一起,于是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应运而生。”陈国华坦言,成立协会本身是对上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而协会成立3年来,办年会从最初的搭台子找存在感,到现在已开始转变,变得更加务实,“会议我们会以实用技术交流为主,并注重政府法律法规,尽量考虑会员需求。倡导健康养殖,引导协会会员提高养殖技术,引导协会会员合法经营是协会的基本责任。” 其次,推广养殖流程标准化与海水鱼良种监管也是协会、政府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陈国华指出,目前石斑鱼亲鱼质量就存在极大隐患,国家在海水良种方面的监管几乎“空白”,目前海南还没有一家国家级或省级的海水鱼繁育的良种场,实际生产情况混乱无序。“鱼排上的鱼养大了就能当亲本,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野生或者国家资质的良种场的条件,一方面扰乱市场价格,另一方面亲本质量优劣也决定苗种的质量,决定后续养殖市场。” “太多无序的竞争就是浪费。”陈国华认为,通过协会发布的市场分析,可以指导行业有序发展,保证行业的基本利益。“从无序到有序的竞争,除了需要政府、媒体、协会监管,也需要企业自律,当然这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陈国华说。 “解决这些问题谁也没有灵丹妙药!只能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陈国华直言,“协会也不是万能的,不能什么都指望协会能搞定。但我们现在有意识了,要相信会越来越好。” 年会现场 病害是制约石斑鱼养殖盈利与否的最大因素 “其实石斑鱼一点不娇气,相对其他海水鱼如金鲳鱼而言,石斑鱼对水质、对溶解氧的要求都并不高。” “石斑鱼养殖可以很高产,在福建的一些小高位池养殖,亩产达1万多斤。” “石斑鱼的饲料价格尽管较高,一般为金鲳料的2倍,但是料比一般只是1,金鲳鱼料比却能达到2,所以两者的饲料成本大抵相当。但金鲳鱼售价只有10来元/斤,石斑鱼达20元甚至更高,为何养殖户还是感叹利润微薄甚至还亏本。” 12月31日,徐力文在参加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第三届年会暨“海水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论坛时告诉中国水产频道。 徐力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力文在做《华南石斑鱼养殖主要病害及防治》专题报告 “这是为何,原因就是鱼苗价格过高,而导致鱼苗价格高的主要因素就是病害!”徐力文坦言。 石斑鱼病害十分复杂,名目繁多,如神经坏死病毒、虹彩病毒、微孢子虫、球孢子虫、弧菌、链球菌、美人鱼发光杆菌、小瓜虫、车轮虫、瓣体虫、盾纤毛虫、本尼登虫、拟合片虫(指环虫类)、鱼虱、鱼怪、鱼蛭(蚂蝗)......数不胜数。 “神经坏死病毒是石斑鱼苗最大克星,在鱼苗期可严重暴发,极大地制约鱼苗成活率。从受精卵到养成期,100粒受精卵到最终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尾鱼能养殖成功,成功率不足10%。往往鱼苗成本甚至超越了饲料成本。”徐力文表示。 以目前养殖主流品种珍珠龙胆为例,养殖户投苗规格一般在10-12公分,今年鱼苗价格稍为便宜,一尾苗7-8元,往年则达10-12元。如果在养成过程中,50-60%成活率,那么成本再进一步摊高或达到10元以上。徐力文表示:“这就是鱼价为什么远高于金鲳鱼,但养殖户依然赚不到钱的真正原因。” 病害增加、暴发,主要是几个原因: 1、养殖量无序扩增、养殖密度不断提高。 2、养殖户本身不注意进行病害防控。 3、国家对病害方面监控不力。尽管国家也有《苗种法》,但真正落实到基层的真的很少。 上述提到的亩产高达1万多斤,当然不是每个养殖户都能够企及得到产量,而是基于养殖户1、平时细心管理;2、面对如此复杂病害的局面,自己懂得判断;3、最关键的是买到好苗。徐力文表示。 影响石斑鱼成活率和养殖效益的四大病害 徐力文表示,在诸多石斑鱼病害中,四大病害严重困扰石斑鱼养殖: 1、神经坏死病毒 大部分的鱼苗发生神经坏死病毒大约在4-5公分阶段,即使目前能研发出相关疫苗,但由于此时的鱼苗处于发育阶段,很难对疫苗发生反应。这就是为什么面对神经坏死病毒的肆虐,大家却束手无策。 但通过亲鱼被动免疫来控制苗期神经坏死病毒,我个人认为是值得尝试能提高鱼苗成活率较有效的方法,即把抗体注入到亲鱼体内,抗体在亲鱼体内对病毒进行综合,从而使受精卵上的病毒大幅减少。 2、虹彩病害 这是石斑鱼养殖后期出现的常见季节性病害,秋冬季(9月份至次年4月份)多见,一般在鱼体规格较大时容易发病,致死率高。据了解,目前中山大学研发相关疫苗,注射疫苗后,石斑鱼发病率能大幅降低。建议鱼苗投放池塘之前注射,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 3、微孢子虫 早在2013年的时候,我就在网站上发表贴子呼吁大家要注意微孢子虫病害,这是个非常严重的病害。目前这个病害已经从海南扩散到广东、福建、广西等整个中国石斑鱼主养区。 令人担忧这个病害已从鱼苗为爆发期向养成鱼阶段蔓延,目前7-8两规格养成阶段也随时发现这种病害。 这是寄生在肠道里的寄生虫,患了虫害的鱼不吃料,慢慢消瘦直至死亡。目前还没有药物或者积极应对措施。提醒养殖户在购苗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可以挑选几条体弱偏瘦鱼苗进行仔细检查(最好用分子检测法;显微镜检测亦可,但需要具有丰富经验或才能准确判断)。一旦发现有微孢子虫,可想而知同池鱼苗亦有高感染率,建议放弃购买。 4、球孢子虫 近几年暴发厉害。从最初鱼排网箱向池塘养殖扩散蔓延。但待到鱼长至3-4两大约15公分以后,这个病会逐渐变得稳定。 对付球孢子虫可以用抗孢子虫的药物,养殖户在8月份开始就要投喂抗孢子虫药物。有一个值得注意问题,就是微孢子虫和球孢子虫产生症状相似并同时寄生在肠道,也经常同时发病,从而很难准确病原体及有效用药。 可以预测,在未来两三年,微孢子虫和球孢子虫将面临大暴发的态势,当引起养殖户和业界人士的高度警惕。 走冷冻加工路线才能拯救产能过剩、拉动鱼价提升 李英奋照片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石斑鱼养殖产量达到了10万吨,预计2016年较2015年增加10%。 “近年来石斑鱼的养殖量不断地快速增加而终端消费能力不足,价格下滑得厉害。”海南大顺发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英奋表示:“以龙胆石斑为例,1.1-1.6斤最受市场欢迎的规格在上市高峰期时一度下跌至22-23元/斤,2-3斤则跌至了15-16元/斤。 据李英奋介绍,石斑鱼养殖成本一般在18元左右,受生产季节因素影响,目前1.1-1.6斤规格虽然上升到33元/斤,但是1.5-2斤规格价格20元/斤、2-3斤规格价格19元/斤,已接近成本价,而4斤或以上由于规格太大,不合适家庭消费,更上冬天北风冷空气活动频繁,养殖户不敢惜售,大规格的鱼更容易受到打压,目前价格只有14元/斤,此价格卖鱼明显亏本。 在国人的消费观念中,石斑鱼就是吃生猛的,目前超过95%产量是生猛消费,就是这种消费观念极大的限制了石斑鱼贸易流通。“其实石斑鱼可以进行去鳞、去内脏,利用高科技来生产冷冻加工产品,大规格的鱼可以切片,小规格鱼可以做成条冻产品。今年我们和海南金鳄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石斑鱼冷冻加工产品推广,主要在北方和内陆地区的酒楼、商超、礼盒进行市场开发,据消费者反馈冷冻石斑鱼还是可以接受的。”李英奋继续表示:“今年我们推广冷冻产品,销量或不足总产量1%并且也不赚钱。但这没有关系,我们真正的目的摸索和积累经验,为以后打开更大市场作铺垫。” 深加工冷冻产品烹饪更方便,更适合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开发深加工产品是今后石斑鱼养殖发展必走之路,必然会推动消费前进,有效地拉动价格提升。李英奋表示:“4斤重的大鱼加工成切片后,其附加值相应增加,期盼未来不要再出现14元/斤价贱伤农的事情。” 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蔡春有会长 在上午召开的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第三届年会上,蔡春有会长作年度报告表示,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得到了各界同仁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协会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协会的纽带作用发挥明显。协会积极为会员排忧解难,如部分会员在红沙的养殖基地面临强拆,通过协会的沟通努力,与政府基本达成逐步搬离的协议,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会员的经济损失。 蔡会长表示2017年度协会将做好三件事:一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二是继续秉承着为服务会员的宗旨而开展工作;三是加强与政府部门及外界的密切联系。 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章华忠局长 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章华忠局长致辞时表示,目前海水养殖空间在挤压,如何把产业升级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未来三亚的海洋发展往几方面发展: 1、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但也会控制密度与规模。最近像我们提出的申请的企业很多,现在有所限制的选择; 2、发展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的升级。最好是上面网箱养殖,下面海洋牧场。 3、发展种苗业; 4、发展休闲渔业。现代休闲渔业,包括海洋美食,文化及游钓等。 钟丽萍秘书长 钟丽萍秘书长作年度财务报告 杭州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杨中飞 杭州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杨中飞作《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打造健康新市场》 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副经理李建海 三通生物工程(潍坊)有限公司副经理李建海作《海童饲料在海水鱼养殖中的应用》报告 张海发 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主任 张海发作《水产良种培育相关规定和方法》 周永灿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永灿作《水产养殖用药安全》报告 陈育民 台湾水产种苗协会秘书长陈育民作《台湾目前石斑鱼养殖状况》报告,他表示,台湾年产石斑鱼2.5万吨,其中有8千多吨出口到大陆,但由于新政府原因,目前石斑鱼进口到大陆数量下滑到原来的1/3,养殖户感受到巨大压力。 符书源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国家级热带海水鱼类良种场场长符书源作《热带海水鱼循环水养殖技术探讨》报告 胡裕松 海南金鳄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裕松作《石斑鱼深加工产业机及其发展前景》报告 蔡有森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有森作《新的石斑鱼杂交组合及杂交石斑鱼的应用前景》报告 蒋玉峰 三亚鑫明珠绿色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玉峰作《东星斑增红技术探讨》报告 吴廷昌 文昌利好佳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吴廷昌作《文昌利好佳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吴廷昌》报告 现场精彩花絮 互动问答环节 (点击 http://www.fishfirst.cn/thread-71209-1-1.html 可以发现更多精彩哦~) 【关键字】:石斑鱼 养殖 亏本 硬伤 破解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