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通威/天邦/澳华/好润等企业,为何纷纷跑去做河蟹育苗?│2017购种指南

2017-2-22 07:48|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43245|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要想养好蟹,先要有好种,这里的种主要是指大眼幼体。但是目前国内河蟹苗种市场的发展不尽人意,还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河蟹的需求。问题主要体现在苗种来源不稳定,苗种质量无保证,品牌苗种太少。如果把河蟹养殖业 ...
  文/ 水产前沿实习编辑 张昊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目前,国内河蟹苗种市场的发展不尽人意,还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河蟹的需求

  要想养好蟹,先要有好种,这里的种主要是指大眼幼体。但是目前国内河蟹苗种市场的发展不尽人意,还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河蟹的需求。问题主要体现在苗种来源不稳定,苗种质量无保证,品牌苗种太少。如果把河蟹养殖业比作一只木桶,那么苗种就是这只桶的底部;现在看来,桶底并不结实,随时都有可能让河蟹养殖陷入困境。

  目前有4个河蟹新品种

  目前,国内从事河蟹育种的科研团队有江苏淡水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教授团队及成永旭教授团队、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等,此外多家饲料及动保企业也参与到河蟹育种事业中来,比如天邦、通威(南通巴大)、澳华、好润等。

  据了解,河蟹苗种主要以土池繁育为主,年产量为80万公斤,其中的四分之三来自于江苏省。而在江苏省目前有超过300家苗场从事大眼幼体的生产,意味着每家年产量不超过3000公斤。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周刚对于这个现象的评价是“蟹苗整体供大于求,但是优良品种供不应求”。

  现在市场上经过国家认定的新品种有四个,分别是江苏淡水水产研究所的“长江1号”和“长江2号”,王成辉教授团队的“江海21号”和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的“光合1号”。这些品种的育种目标侧向于生长性能和平均规格。其中长江1号、2号以及江海21号每年能为江苏省提供1.71亿只优质蟹种,但是供应比例远远不足,覆盖率有待提高。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是唯一在北方进行河蟹良种育苗的企业,他们自主开发的“光合1号”也是第一个在北方推广的新品种,年供应量可达8万公斤。

  新生力量进入河蟹育苗业

  从2010年起,成永旭教授团队从河蟹成熟时间入手,开始选育“申江1号”(早熟)和“申江2号”(晚熟)。目前,澳华集团联手成永旭教授团队将申江品系市场化运作。团队成员吴旭干副教授表示,当申江系列第五代良种选育完毕后即可申报成为新品种。不同于上面四种以生长性能见长的新品种,申江系列河蟹苗种的育种目标在于通过基因和营养调控杜绝河蟹“扎堆上市”的现象。据介绍,申江品系大眼幼体每斤个体数在6.5万左右,每亩投苗2.5斤。定价方面,母本体重为3.5两的大眼幼体为800元/斤,母体体重为3两的大眼幼体为550元/斤。

  饲料及动保企业进入河蟹育苗领域是当前的热点,宁波天邦和南通巴大目前都在推广长江品系蟹苗,以优质种苗带动饲料销量增长,提高客户粘性和客户的产品竞争力。江苏好润进入河蟹苗种时间不长,他们的亲蟹主要选自于长江野生蟹和阳澄湖、太湖、洪泽湖以及客户养殖的优质蟹,今年出售的扣蟹来自于去年放养的长江野生蟹(3母4公)和选自阳澄湖、太湖、洪泽湖三大湖的种蟹(3母4公)培育的大眼幼体。

  苗场推荐

  浙江澳凌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钱金 13809051599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当地门店,公司销售部或拨打销售热线400-055-9968

  辽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

  惠农中心 0427-3451567

  【关键字】:通威 天邦 澳华 好润 河蟹 育苗 2017购种指南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