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巴沙鱼出口命运多舛,美越双方疑虑恐慌!越南生产商瞄准中国市场!

2017-3-2 08:40|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21861| 评论: 1|来自: 海鲜指南

摘要: 越美供求双方对越南巴沙鱼在美国的出口问题都抱有怀疑态度;越南公司开始发展中国市场,永环公司也将重点转移至中国。越南巴沙鱼生产业内人士觉察到面临着达到美国农业部进口要求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越南可以转而利用 ...
  编译/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 张昊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越美供求双方对越南巴沙鱼在美国的出口问题都抱有怀疑态度;越南公司开始发展中国市场,永环公司也将重点转移至中国。

  越南巴沙鱼生产业内人士觉察到面临着达到美国农业部进口要求可能会出现的困难,越南可以转而利用逐年扩大的中国市场需求。


  进出口可能受阻,美越双方疑虑恐慌

  伴随着美国国会反对将农场法案由食药监转移至美国农业部的提案被否决,越南巴沙鱼进口是否可以继续进口成为了行业关心的话题。

  在越南国内,巴沙鱼生产者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恐慌情绪:政府方面尚未对此作出清醒的判断,达到美国农业部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困难重重。而美国农业部要求越南和巴沙鱼生产业同时通过评测才可以继续进行出口贸易。美国进口商也十分关心巴沙鱼进口由美国农业部负责这一决定的可行性和新的当权者对进出口贸易所持的强烈反对态度。

  有消息称,新晋的中国市场和美国仅消费23%的巴沙鱼产量可能会让越南人不愿努力达到美国农业部高高在上的门槛。2003年,美国用反倾销法案把越南巴沙鱼赶出市场而越南转而发展了欧盟市场。这次越南会不会在即将到来的九月发展新的市场呢?

  中国或可成为越南巴沙鱼的最好市场

  中国现在是越南最大买家之一。随着2016年中国渔博会的举办,越南最大的出口商开始向中国派驻商务代表或者与流通商合作。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产总局公布的计划,今年巴沙鱼出口将达到17亿美元,而对中国的出口量会是美国的1.5倍。

  有消息确认,中国市场去年扮演了进口巴沙鱼鱼片的重要角色,今年越南出口量会有显著增加而需求量更大。去年中国进口了18%的越南巴沙鱼,仅次于美国的23%,而欧盟和拉丁美洲各进口15%和14%。目前中国需要的巴沙鱼产品大多低价量大,不需要特殊的许可证。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欧盟对巴沙鱼的拒绝使得中国市场变得更加有吸引力。然而他们也承认拒绝巴沙鱼销售的零售商仅占有几千吨的市场,大多是商家依然愿意购买ASC认证的鱼。


  有海鲜交易商表示,中国市场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一分钱的差距就能左右买卖成功与否。而对质量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光泽、化学处理、水分含量等,有70%的巴沙鱼直接从农户到交易商再到中国的加工厂。

  永环公司着力发展中国市场,美欧市场依然坚持

  尽管中国市场非常有潜力,永环集团表示他们不愿意从任何市场撤出,同时他们有信心让越南巴沙鱼不被测评所打断。他们认为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会根据潜力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

  公司CEO Nguyen Ngo Vi Tam着重强调中国市场十分诱人,由于人口基数大,国民生产总值高和新近的二孩政策使得购买力更强大了。虽然政府鼓励渔业服务国内市场但是供给量依然不够。中国多元化的饮食文化也给巴沙鱼以用武之地。另外,巴沙鱼的价格在成本至上的中国也是一大优势,尤其是当工厂学校的午餐和连锁餐厅使用巴沙鱼做原料。她同时表示,中国市场的价格随产品而变,但是某些情况下会超过欧盟同类产品。永环公司正在培养中国市场,所以价格政策上会具有优势。


  目前很多越南公司都在争夺中国市场,Nguyen Ngo Vi Tam表示由于销售渠道,价格和质量不同,每家公司都会有市场空间。

  【关键字】:越南  巴沙鱼  出口  中国  市场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海绵麦 2017-3-2 15:09
niu

查看全部评论(1)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