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阿拉斯加海产进口量逐年提升,贸易商还有哪些机会?

2017-3-2 08:47|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17539| 评论: 2|来自: 海鲜指南

摘要: 昨日下午(2月28日),由美国阿拉斯加海产市场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的“贸易商交流会”在深圳举办,来自深圳当地及周边城市的30余位海产企业代表前来参会。其中,深圳市鲜动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和海鲜盛宴海产资 ...
  文/图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 沈基文、陈磊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昨日下午(2月28日),由美国阿拉斯加海产市场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的“贸易商交流会”在深圳举办,来自深圳当地及周边城市的30余位海产企业代表前来参会。其中,深圳市鲜动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和海鲜盛宴海产资源有限公司更是作为协会多年的合作伙伴到场支持。

  协会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已成为阿拉斯加海产最大的消费城市;而大连、青岛、成都、福州、厦门、哈尔滨、南京等城市对阿拉斯加海产消费也日益增加。

美国阿拉斯加海产市场协会代表 姚军

  截至今年,已是美国阿拉斯加海产市场协会进入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开展推广工作的第20年。“20年来协会在不断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将越来越多品种带入中国,我们也发现中国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中国对美国阿拉斯加海产进口量正逐年提升。”正如协会代表姚军发言中提到,2015年阿拉斯加海产出口超过100个国家,出口总值32亿美元,占美国海产总出口5%,其中中国是最大的阿拉斯加海产进口国,占比29%,其次是日本和韩国,分别占比为20%和11%。

  据了解,协会在中国市场的推广目标是广泛提高中国贸易商及消费者对天然、健康、野生及高品质的阿拉斯加海产的意识,并促进阿拉斯加海产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推广的产品涵盖了所有的阿拉斯加海产品,包括五种野生鲑鱼(市场俗称“三文鱼”),蟹类产品和白鱼类产品等。在2015年阿拉斯加海产全球出口的数据中,产品出口量TOP3依次是底栖鱼(如鳕鱼、鲽鱼类)、三文鱼、比目鱼。


  随着中国人口特别是中产阶级的不断增多,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逐年提升。协会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已成为阿拉斯加海产最大的消费城市;而大连、青岛、成都、福州、厦门、哈尔滨、南京等城市对阿拉斯加海产消费也日益增加。

  “阿拉斯加海产是野生的,天然的,可持续的健康食品,也是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在接受海鲜指南采访时,姚军提到了可持续发展,她所说的可持续发展标准是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阿拉斯加渔业管理责任体系认证,并强制要求“渔业需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效利用”。据海鲜指南了解,目前,协会已对阿拉斯加三文鱼(帝王鲑、红鲑、狗鲑、银鲑和粉红鲑)、阿拉斯加太平洋大比目鱼、阿拉斯加黑鳕鱼、阿拉斯加帝王蟹和雪蟹、阿拉斯加狭鳕提交了认证申请。

晚宴期间,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农业贸易处付雷林到场致辞

晚宴现场

  “经过20年的时间,我们在中国市场不断的推广,消费者健康食品的意识也是越来越强。国产水产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所以就算价格高一点,人们也会选择健康的阿拉斯加海产。”对于今年乃至未来的推广计划,姚军回答:“阿拉斯加在中国的产品很多,在不断推广的过程中,我们还会引进一下小众的产品。我们产品的品类很广,每个产品的定位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市场产品的潜力是很大的。2017年我们会继续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种各样推介会,面对消费者、经销商、餐饮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活动,4月份在广州有一个厨师大赛。”

  【关键字】:阿拉斯加  海产  进口  提升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海绵麦 2017-3-3 08:55
niu
引用 海绵麦 2017-3-2 15:09
niu

查看全部评论(2)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