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水产频道 他看起来有一丝的严肃,不苟言笑,或许跟他从军十几载有很大的关系。但目光坚毅,精神十足,一讲话就皱起眉头。这个在部队摸爬滚打的退伍战士,在离开部队后几经周折进入水产动保行业。从2014年底进入华东,到2016年的“小暴发”、2017年的迅速崛起,仅2017年1-3月的销售额就超过了2016年全年的销售额,并得到了当地养殖大户、经销商高度认可,2017年销量在2016年基础上再翻两翻已经势成必然。这位牛人是谁?他就是(中美合资)成都纳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产部华东片区销售经理——张兴旺。 (中美合资)成都纳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产部华东片区销售经理张兴旺 解甲归田心茫然 据了解,您以前在部队时从事坦克修理技术工作,待遇不低,为什么会选择复员,重新择业又经历了哪些挫折? 张兴旺:我从小的愿望就是扛枪、打仗、上战场!中专毕业后凭着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劲头,在部队一干就是十二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不能干一辈子,走(转业到地方事业单位或复员到地方自谋职业)留(继续在部队训练、生活和学习,虽待遇不低,但照顾不了父母和妻女)是继续选择单纯的部队生活,还是踏入未知的社会去开始新的征程。这个在别人看来很难抉择的问题,我毅然决然做出复员的选择。 然而,回到地方后却发现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可以有所作为。在现在的社会,没有一定的文凭和技能,还是很难生存的。学历低,又没有一技之长,似乎连立足点都找不到,这与我当初离开部队时的自信满满,产生了很大的心里落差,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路在何方。 柳暗花明纳比缘 中国水产频道 是什么机缘巧合让您选择如此风牛马不相及的水产动保销售工作? 张兴旺:在一次偶然回川探亲的聚会上,无意中听到(中美合资)成都纳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产事业部总监——王习名王总对水产行业和纳比公司背景实力的阐述。王总谈到:水产行业是农业板块重要的一部分,而环境污染、病毒泛滥所带来的养殖恶劣条件下,水产动保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高精尖是水产动保的未来之路”。而纳比公司正是以美国著名分子学家孟江洪博士发起、由世界500强之一公司中国区域十几年工作经历的何谦总经理组建了研发及管理团队,利用其在国内外多个实验室和强大技术背景,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宗旨,以提高中国之食品安全为己任,研发、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动保产品。这样的公司必然会厚积薄发,听到这些我怦然心动,毅然加入了纳比团队。 刻苦学习再修炼 中国水产频道 隔行如隔山,您是怎么快速融入到水产这个行业,诀窍是什么? 张兴旺:俗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了解养殖的各个节点,而盲目的去推广产品,无疑是纸上谈兵。为了更快速的深入了解水产养殖,通过朋友介绍,我先到养殖场当工人(没有工资)。闷热的夏季,蚊虫肆虐,在墓地旁边的养鱼场实际操作,白天工作,晚上还看书自学相关的水产理论专业书籍。短短两个月内,我就初步掌握水产病害防控、水质调节、养殖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公司产品对于甲壳动物的特效性,我又被安排到小棚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县——如东县学习,探索白对虾的养殖关键点:蜕壳期、转肝期、水质调节等技术。经过几造虾养殖之后,终于真正理解到王总对“高精尖产品+专业技术能力”结合要求的意义。 奇迹原来非偶然 中国水产频道 能谈谈您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如东作为主打市场? 张兴旺:根据公司的战略定位,如东是中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县,对产品推广和养殖模式的打造具全国影响力。而销售工作,最核心的就是多跑市场,了解客户,不管刮风下雨、天气好坏,深入塘口,了解养殖第一手信息,向养殖户介绍产品的同时,挖掘产品的使用节点和功效。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带头人黄晓华、姚福军在经过反复的试验、对比后毅然选择与公司合作,养殖全程使用纳比产品。王总总和我强调:纳比公司这种“高精尖产品”就是要选择这种行业中的佼佼者作为合作对象。 年轻又专业的经销商是纳比的选择方向。现在纳比的华东区域的代理商,80%以上都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经营理念活、专业技能好、服务能力强,可以更快更好地接受高端产品和新的养殖理念,不断把成功的模式、技术进行推广。 按照公司的战略定位,纳比公司并不是仅仅销售“高精尖产品”,而是传播先进的养殖理念,带动地方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公司高层明确指出,各大销售片区,未来都要建立2-3个养殖基地。(未来加入纳比团队的人员,第一课就是在养殖基地锻炼学习) 目前纳比公司华东片区已在青岛建立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经过半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于今年正月初八正式投苗。目前来看,虾活力好、进食快、水色稳、规格齐。周边养殖户不断前去参观学习、交流心得,在当地产生不小影响。在这种实实在在的体验效果下,我在部队的战友温忠、刘洪瑞毅然辞去地方事业机关单位的工作,并投入数十万元,建立几千多立方水体的工厂化对虾养殖基地,已于3月12号投苗入池。 今天如东市场成功模式缘自于3年前公司决策和个人努力,下一个3年的工作从现在开始精耕细作,不难想象,未来的辉煌应该是必然。 结 语 知识不单单只等于文凭,同样需要实践,能力——就是学习的速度,匹配于知识更新的速度。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