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虾品消费量成倍增长 美国和日本历来是虾品的最大进口国,而中国各类水产海鲜在近年来增长迅速。其中贝类进口的数量比以往都多,且持续增长。自2005年以来,贝类消费量也成倍增长。同时虾类产品十年前在中国每年的食用量约为70万吨;截至2016年,中国消费者每年食用170万吨虾,相比2005年的消费量高出123%,涨幅巨大。过去五年来虾类食用量上涨达到60%。 实际上,中国即是虾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鲜贸易市场。然而,许多国内水海产品的供应量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因而,包括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加工对虾在内的虾类产品的进口的数量和价值不断攀升。2016年上半年,中国虾类进口量同比去年增长68%。同时,中国进口了3.2万吨甲壳类产品。随后,更大的需求将导致价格上涨-这意味着中国进口商将愿意以更高价格进口顶级的水海产品。 2015年1月至7月的进口值为3.233亿美元,进口总额徘徊在6亿美元左右。11月至12月价格往往达到峰值为即将来临的中国农历新年“销售旺季”做准备。大约在这时候,中国的食品进口量将增至30-50%,对于想要创造一个季节性的市场,这一点是出口商必须了解的。 南美生产商在中国虾品进口市场上大获成功 中国的虾品贸易伙伴来自世界各地。虽然泰国,印度和越南等国家靠近几个海鲜生产国,但南美洲是中国海鲜市场最大的虾供应国。阿根廷和厄瓜多尔是中国主要的虾供应国。根据历史事实,厄瓜多尔率先成为了中国的虾出口国,但阿根廷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虾出口国。 根据国际贸易中心(ITC)的数据,以下是2015年中国领先的前五大虾进口国: 1.厄瓜多尔 - 25,635吨 2.阿根廷 - 20,251吨 3.印度 - 8,997吨 4.印度尼西亚 - 8,342吨 5.泰国 - 4,303吨 (进口数据反映了2015年的贸易情况) 随后,中国进口虾品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2016年上半年,阿根廷生产商向中国出口虾13,155吨,同比2015年增长高达194%。厄瓜多尔虽然被阿根廷取代其龙头地位,但同比2015年出口中国的虾类产品增长了94%以上,达到9217吨。同年阿根廷出口到中国的虾总价达到8170万美元;然而,中国进口厄瓜多尔虾品支付的成本仅6530万美元。 其他虾出口国家有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爱沙尼亚,马达加斯加和墨西哥,这五个国家的出口总量为3,242吨。根据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余下其他国家向中国出口了1,822吨,包括越南、加拿大、格陵兰以及全球各地的其他水海产品生产商。 随着进口量和消费量的增长,中国渴望进口世界各地虾品的需求,这使中国迅速成为水海生产商的重要出口市场。 2017年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SIFSE)构建起与虾品买家线下沟通的桥梁 欢迎前来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暨第十二届上海水产养殖展览会World Seafood Shanghai(SIFSE)2017,这里便于您会晤中国举足轻重的买家,分销商和进口商。展会将于2017年8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该平台是一个专业的鱼类和海产品展览,旨在满足当地水海产品需求、缩小供应缺口。上届展会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的31,441名访客参加展会,他们都在寻找可靠的水海产品供应商,从而提高销量。 参与2017年渔业盛会,到世界最大的海鲜市场拓展您的业务领域。 现在就请联系我们预订属于您的最佳展位或者进一步了解参与方式。 关于ITE集团 ITE集团成立于1991年,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30个办事处和超过1,100名员工,是全球成长和发展型经济体中,领先的展会组织者之一。从1998年开始,ITE成为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企业。集团在21个国家组织超过250多个展会,涉及运输与物流、建筑与内饰、紧固件、食物&饮料、石油、天然气和能源、旅游、安全与防护、时尚、服装和纺织和汽车等多个行业。 如需查询展会详情,请通过电邮或电话等方式与主办单位联系。如蒙刊登,敬请邮寄样刊一份,谢谢! 艾特怡(亚洲)展览有限公司 / 上海艾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参观及媒体查询,请联络 电话:+86-21-67759120 传真:+86-21-37821409 邮箱:sunny.qi@ite-china.com.cn 参展查询,请联络: 电话:+86-21-37821152 传真:+86-21-37821409 邮箱:weishijun@ite-china.com.cn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