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MSC成立20周年。多年来,MSC不断响应科学和行业的最佳实践要求,在众多机构的支持下已成为得到全球最广泛认可的可持续渔业标准和一套满足于产品溯源要求的产销监管链标准。 中食展期间,MSC联合海产企业一起组织了可持续海产专区(展位号:E6F098),包括大连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北洋佳美水产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GFC)认证企业参加展会,推介来自全球的野生可持续海鲜。 MSC可持续野生海产品SIAL CHINA中食展缤纷活动亮点提前知晓 1、MSC可持续海产品品鉴专场:甄选自全球可持续海鲜品鉴会 明天(5月18日)上午10点开始,直到下午1点,MSC将继续携手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E6展馆鲜生活活动区共同举办“鲜生活”MSC可持续海产专场活动,同时还将与你一起分享最新的可持续野生捕捞海产市场趋势。 可持续海产专场活动里,MSC还将邀请国内著名主厨金亮现场呈现海鲜烹饪演示及料理品鉴,烹饪食材均来自MSC认证的产品,包括獐子岛、GFC、北洋佳美、海鲜盛宴等企业提供的虾夷扇贝、雪蟹、澳洲岩龙虾、挪威北极鳕等。 5月18日10:00-13:00,MSC将继续携手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E6展馆鲜生活活动区共同举办“鲜生活”MSC可持续海产专场活动,图为2016年活动现场 2、SIAL China“美食厨房挑战赛” 另外,在今年和明天上午(5月17日-5月18日)举办的SIAL China“美食厨房挑战赛”上,来自青岛北洋佳美水产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吉龙腾渔民合作有限公司等MSC认证企业的澳洲岩龙虾、野生三文鱼、真鳕、雪蟹等野生海鲜将作为比赛食材,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厨师们将可持续理念与烹饪技法向融合,使用这些经过MSC认证的可持续海鲜进行厨艺比拼。 MSC成立20周年影响巨大:2030年全球超过1/3的野生捕捞水产品加入MSC认证 今年是MSC成立20周年。近日,在成立20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MSC公布了其未来的发展战略,即到2030年全球超过1/3的野生捕捞水产品得到MSC认证或参与到MSC项目中。 与此同时,国际著名主厨Bart Van Olphen也成为MSC20周年形象大使,与全球海鲜爱好者共同庆祝MSC对全球可持续渔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1997年,为解决不可持续捕捞这一重要问题,在水产行业和非政府组织世界基金会(WWF)开展的可持续渔业项目基础之上,海洋管理委员会(MSC)应运而生。 据悉,要成为MSC认证水产品供应链的一部分,加工商、零售商和餐厅必须符合海洋管理委员会产销监管链标准,这可确保获得MSC认证的水产品不会与未经认证的产品混淆,并可以追溯到一个经过认证的渔场。如此一来,该认证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保证,即只有来自MSC认证渔场的水产品才可以携带蓝色的MSC生态标签。 每年,MSC会随机进行水产品样本DNA检测,以证实产销监管链的可靠性。MSC产销监管链认证贯穿于水产流通加工环节,建立了水产品可追溯体系,这也正是带有MSC蓝色标识的水产品获得国际市场支持的原因,尤其是零售商、酒店业以及食品服务运营机构,承诺采购和销售通过MSC认证的水产品。MSC认证为渔民、海产品公司、连锁超市和餐厅提供了一种公认可信的传播方式,来宣传其对发展可持续渔业的承诺,也正是因此奠定了MSC作为全球发展可持续渔业标准的美誉。 GFC岩龙虾捕捞,只有来自MSC认证渔场的水产品才可以携带蓝色的MSC生态标签 截至目前,全球已获得MSC认证的和正在项目中的渔场共有380家获得产销监管链认证(CoC认证)的企业3736家,共有25000个带有MSC生态标签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 獐子岛是中国第一家认证的渔业企业 在中国,MSC也获得了众多零售企业、高端酒店集团以及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广泛认可,已有2个渔业企业获得了MSC可持续渔业认证,有超过300家加工、贸易企业获得了MSC产销监管链的证书,而市场上销售的带有MSC生态标签的海产品单品数超过150个。 MSC透露,他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与凯悦、希尔顿、香格里拉、半岛等众多酒店集团一起开展合作,共同开发其全球可持续海鲜采购政策和承诺。 如今,20年过去了。MSC认证已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对野生捕捞最严格和最科学的认证标准,认证标准包含可持续发展、生态多样性以及良好的管理体系3个方面的原则,涵盖了合理捕捞、保持健康的渔业资源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对于推动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和海洋环境改善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众多机构的支持下,MSC已成为得到全球最广泛认可的可持续渔业标准和一套满足于产品溯源要求的产销监管链标准 MSC希望能够通过SIAL China的平台,向更多专业采购和业内同行展示可持续野生捕捞渔业和水产市场的进展,将国内外可持续水产品与中国市场进行对接。 据透露,今年MSC还将继续组织可持续海鲜周、20周年、青岛渔博会等系列活动,敬请期待。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