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杂志 李齐财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6月29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协办的全球水产养殖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政府部门相关代表、国家渔业技术体系及水产养殖业上下游从业者、国际相关机构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会上,FAO渔业水产养殖部周晓伟介绍称,捕捞和养殖生产作为人类经济活动遍布全球,全球超过240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捕捞活动,201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水产养殖活动。2015年全世界捕捞和养殖产量接近2亿吨,水产养殖占渔业总产量比重也持续增加,从2000年的25.7%增长到2015年的45.3%,目前养殖和捕捞量已经旗鼓相当。 过去有说法称“中国是全球唯一水产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周晓伟认为表述并不准确。“2015年,有39个国家和地区养殖产量超过捕捞量。”据统计数据反映,人工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有中国、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养殖量占比分别为73.0%、55.5%、55.9%、51.9%。此外,水产品总产量超过200万吨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印尼、孟加拉国、日本、俄罗斯、秘鲁、美国、挪威、菲律宾、缅甸、智利、泰国。 相比起淡水养殖,海水鱼类养殖还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短板,在产量、技术、产品质量、环境标准等方面都与欧洲国家差距较大,如大黄鱼、石斑鱼等采用大量下杂鱼喂养。目前,海水鱼类养殖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包括挪威、中国(大陆)、智利、印尼、菲律宾、日本、越南、英国、加拿大等,产量分别为137.8万吨、130.8万吨(中国大陆的实际数据可能低于该数)、83.0万吨、77.7万吨、36.5万吨、24.5万吨、19.6万吨、17.4万吨、14.2万吨。2015年,有11个国家和地区海水养殖鱼类产量超过10万吨,其产量合计全球产量的88%,挪威和中国大陆4-5年前已经超过100万吨。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