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实习编辑 李静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近期广东雨水不断,几乎是每天一场,虽然对普通人来说雨后倍感清凉,但频繁的暴雨加高温却让养殖户苦不堪言。水产养殖业目前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天气的剧烈变化最直接的体现是水质难以稳定、吃料受影响、死鱼明显增多。少的每天死几十条,多的每天死成千上万条,甚至几天内全塘覆没,给养殖户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 典型的诺卡氏菌感染伴败血症 目前各地已进入汛期,暴雨和台风经常出现,再加上持续高温,养殖户该如何做好日常管理和病害预防呢?有几下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1、天气多变时一定要注意调水。2017年6-7月雨水相对于往年来说明显增多。雨水增多直接影响到水质不稳定,鱼类应激反应加强。天津荣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大区经理吉泳龙建议:对于目前雨水多的阶段,建议少量多次地补充有益菌,同时内服乳酸菌和一些护肝类的药等,同时多开增氧机和抛洒底改制剂,降低底部耗氧,氧化塘底,杀灭虫卵。实践证明,水色良好的水体具有更好的缓冲能力,能够应对阴雨天气带来的水质变化,从而减少水质变化对鱼造成的应激。 下面是一组水中溶解氧的监测图,可以看到下雨和杀虫后水中溶解氧均呈急剧下降趋势。(来源:利洋水产) 2点左右突降大雨,溶解氧急剧降低,重要的是1点左右已经有征兆 1点多放鱼苗,溶解氧缓慢降低,4点左右突降大雨,溶解氧急剧下降 11点左右杀虫(锚头蚤),底层溶解氧急速下降 11点左右杀虫后,底层溶解氧从4.59极速降到0.5 2、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池塘水深。每年6-9月水温都是全年最高时期,加州鲈不耐受高温的特殊性养殖户应时刻保持警惕。广东南海沙头养殖户崔老板反映:“水温升高到30℃以上时,加不上料、肝脏变差、病害明显增多,而水温下降到25℃以下时,很多不经治疗的花身、烂身等现象自然好转。”在广东南海沙头等地通过将鱼塘挖深(达到3.8-4米),形成水温分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加州鲈度过高温天气。 3、走出频繁多次预防性杀虫的误区。据某鱼药店技术人员反映:“现在一部分养殖户习惯性每周消一次毒,杀一次虫,认为这样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实则相反,这样不但加重了鱼的肝脏负担,导致体质变弱,如果遇上天气骤变,鱼类应激加强,经常杀虫的鱼比正常的鱼更容易发病及死鱼,而且比平时不杀虫的鱼更难处理。” 4、做好“生态管理”。南方水产养殖业发达,养殖技术相对来说较为成熟,养殖密度大,亩产及利润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但也因为利润高,南方比北方更“舍得”用药,从而导致南北方在日常管理模式上有很大不同。北方偏向预防性调水,放养密度低,病害少。南方密度大,水温高,发病以治疗为主。但针对加州鲈高温期的病害,如虹彩病毒和诺卡氏病菌等都很难有效控制,死亡率在80%以上,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据利洋水产报告显示:加州鲈虹彩病毒2017年6月份检出阳性率为20.7%;2016年6月检出阳性率为16.2%)。“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走生态化的道路,以预防为主,加强定期调水和改底,给养殖鱼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它们的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尽量减少及规范用药。”天津荣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常明伟这样说到。 黑身鱼,营养不良,气泡病诱发,后继发气单胞菌感染 烂鳃 黄身鱼、营养不良 转载声明: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