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欧洲、澳大利亚乃至新西兰,疱疹病毒几乎摧毁了幼年牡蛎,而Smit&Smit公司创造的完全受人工保护的陆基养殖模式可以消除养殖户经常遇到的许多困难 编译/水产前沿 李钒 视频 牡蛎养殖户通常别无选择,只能与“敌人”时刻保持警惕。这些“敌人”包括捕食者和病原体,比如贪婪的海星和螃蟹,还有对欧洲牡蛎养殖户造成多年麻烦的,持续性的疱疹病毒,这些“敌人”对牡蛎养殖企业来说都是最常见的危险和威胁。 荷兰的一个父子团队正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是按照传统方式从环境中除去病原体,而是通过将牡蛎移出传统的养殖环境,去避免这些问题。去年冬天,刚刚开始运作的Smit&Smit公司已经确定他们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陆上的贝类养殖场,养殖场位于荷兰西兰省的Colijnsplaat小镇。 Sybe Smit站在Smit&Smit的藻类池塘附近,该设施还利用风力发电机为养殖场供电 在欧洲,养殖双壳贝壳被认为是对环境影响非常小的生产蛋白质的形式。实际上,养殖双壳贝类还被认为对水质净化有正面作用,因为贝类摄食藻类,每天都需要通过身体过滤许多加仑的水,以获得藻类。既然如此,那么这两父子为什么要将牡蛎养殖场搬到陆地,搬到室内呢? 给予他父亲Sam创新思想的儿子Sybe Smit说,去年,完全人工控制贝类养殖环境所需要的能量和决心显示出了巨大的好处。 Sybe Smit正在对牡蛎养殖用水进行水质测试 “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机会。”Smit说到。 在整个欧洲、澳大利亚乃至新西兰,水中的疱疹病毒(Ostreidherpesvirus-1)几乎摧毁了幼年牡蛎。Smit说,在当地,病毒杀死了贝类养殖户95%的牡蛎。而Smit&Smit公司创造的完全受人工保护的环境可以消除养殖户经常遇到的许多困难。 贝类将在堆放5层高的箱子中垂直生长,这种系统非常类似于在美国使用的贝类净化罐 “在这里,日本蜗牛和海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补充说。“由于病毒,牡蛎变得非常脆弱,使得日本蜗牛更容易穿过它们的壳。” Sybe Smit的父亲Sam Smit在设计海鲜加工机器方面享有35年的职业生涯,特别是在清洁贻贝方面。Sybe Smit使用100%再循环水养殖贝类的想法是他的父亲提供的技术支持,他父亲目前还担任公司生物设计技术部门的顾问和工程师。 陆地上养殖出来牡蛎肥美干净 Sam Smit与他的儿子共同花了三年时间才使梦想成为了现实。Sybe Smit也认为世界上没有其他事情比和家人一起建立事业更有意义。 “我很肯定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要把牡蛎放在海水里养殖,而是用水泵抽到我们的牡蛎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的主要区别在于,我们可以控制大部分养殖过程,这是一个很大的价值,特别是当人口受到压力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它移到陆地上进行养殖。”他说。 荷兰HZ应用科技大学三角洲研究院的水产养殖研究协调员Jouke Heringa表示,该项目具有很大的潜力。 Heringa说:“Smit&Smit公司在陆地基于区域性大规模生产硅藻(藻类或浮游植物)养殖牡蛎的举措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受控的环境中培育藻类的规模其意义也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还养殖了大量的牡蛎,这是一种极好的“素食”海鲜替代品。” 陆地上养殖的牡蛎宝宝 正如Heringa所说,Smit&Smit公司在周围的池塘里培育藻类,以获得足够的藻类,使牡蛎不断进食。同时配合严格控制的水温,使牡蛎在人工可控的环境内稳定生长。 “温度、水流和饲料是影响最佳生长的三个主要因素,”Smit说,“保持16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会使疱疹病毒无效,另外,较高的温度也会刺激牡蛎试图繁殖。因此,如果保持在较低的温度,牡蛎会认为冬天来了,所以它们会试图保留所有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使牡蛎变得更肥美。” 贝类将在堆放了五层高的箱子中垂直生长,这种系统非常类似于在美国使用的贝类净化罐。据SamSmit介绍,“垂直、陆上、室内,全天候和全季节”为贝类生长创造了理想的天然水域不可能有的环境。 老Smit指出,在陆地上开展业务,我们可以提供贝类的养殖标准,结合现有的和成熟的技术,来自其它学科的材料和经验往往会引发新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想法已经成为现实。 经过7个月的建设,该养殖场的设施在去年10月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Smit&Smit公司大约两年后才开始收获自己养殖的牡蛎,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他们正在为该地区的其他养殖户提供服务。 现在,这套箱子养殖系统正在被用来清理和喂养从当地养殖户那里收购的牡蛎,Sybe Smit也说,即使他们自己养殖的牡蛎准备收获,他们很可能也会继续这种做法,只是他们称之为“提高牡蛎质量”的过程。 尽管处于早期发展阶段,Smits已经在考虑推进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希望很快制定出国外工厂的发展计划,而比利时和爱尔兰是最具可能性的两个国家。 “也许也会在法国,也许在沙特阿拉伯,也许是亚洲,”Sybe Smit说。“他们喜欢在人工控制环境下养殖出来的食物,而在沙特阿拉伯,他们有很多沙子,我们可以在沙滩上建造这一切,我们可以将沙漠变成一个高产的牡蛎农场。”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