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纳沙”30日将登陆福建,高温将逐渐减退 今年第9号台风“纳沙”(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8日)上午8点钟位于我国台湾省台东市东南方大约52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0.1度、东经125.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20-25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40公里。 预计,“纳沙”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2-14级,35-42米/秒),并向台湾东南部沿海靠近,将于29日下午到夜间在台湾南部一带沿海(台风级,12-13级,35-40米/秒)登陆,30日下午到夜间在福建中南部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10-12级,25-33米/秒),登陆后,“纳沙”将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大风预报:28日14时至29日14时,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以及台湾沿海、福建中部沿海将有6-7级大风,阵风可达8-9级,其中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和台湾东南部沿海的风力可达8-9级,“纳沙”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有10-13级,阵风可达13-14级。 降水预报: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29日至8月2日,台湾、福建、浙江、广东东部、江西东部、上海、安徽东部、江苏等地将先后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台湾、福建、浙江大部、江西东部、上海、江苏东南部累积雨量有100~180毫米,台湾、福建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浙江东南部200~400毫米,台湾局地可达600~800毫米。 防御指南: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纳沙”即将进入台风24小时警戒区 纳沙动态云图(27日23时00分至28日06时00分) “纳沙”路径于昨天(27日)傍晚前后在北纬18°附近开始由偏北方向路径转向为北偏西方向移动。28日05时,“纳沙”中心位于距离台湾省台东市东偏南方向570公里的海面上,也就是北纬20.0度、东经125.8度,近中心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预计,“纳沙”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按当前“纳沙”的移动速度外推,预计它将于今天(28日)中午到下午进入我国台风24小时警戒线。中央气象台最新一个时次(28日05时)预报的结果显示,“纳沙”将于29日夜间登陆或擦过台湾南部沿海(登陆时可达强台风级,14级,42米/秒),30日下午到夜间登陆福建中部一带沿海(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10-12级,25-32米/秒),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可以看到,虽然目前对于“纳沙”的路径预报结果基本比较一致,但是对于它的移动速度的预测却一致在调整,而移速快慢直接关系到“纳沙”登陆或影响我国的时间节点。此前由于“纳沙”处于转向阶段,且与南海北部的92W相互作用,中央台对它的移速一再修正,登陆或擦过我国台湾的时间点从昨天上午预测的“30日白天”逐渐修正为今天早晨预测的“29日夜间”。“纳沙”目前转向基本完成,但随着它强度进一步增强,它的移速可能还存在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它登陆或影响台湾以及后期对闽、粤、浙的具体影响时间还可能出现重大调整,需要密切关注! 28日早上6时30分的卫星云图上可以明显看到目前“纳沙”西北象限的外围云系已经迫近我国台湾岛东岸,预计“纳沙”对台湾的正面影响即将开始。再次提醒宝岛台湾的朋友和这几天在台湾游玩的朋友要做好防范“纳沙”的准备。当然,福建、广东、浙江的朋友也应该对“纳沙”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准备、早预防。 葵花-8号卫星28日早上06时30分监测到的“纳沙”和热带扰动92W “纳沙”登陆在即,农业部紧急部署防御工作 第9号台风“纳沙”登陆利于缓解近期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高温天气,但同时带来的强风暴雨可能对农(牧、渔)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第9号台风“纳沙”防御工作,要求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农业部门切实做好台风防御和灾后生产恢复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及早安排部署。当前正值南方中晚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畜牧业生产和伏季休渔的重要时期,第9号台风“纳沙”带来的强风、大浪、暴雨将对农(牧、渔)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各级农业部门要坚持稳粮增收的目标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自觉把防范第9号台风“纳沙”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紧迫任务,及早安排,广泛动员,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确保组织、人员、责任、物资到位,确保广大农(牧、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 加强监测预警。加强与气象、海洋、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会商,密切关注第9号台风“纳沙”移动路径、强度和天气、海浪变化,分析研判对农牧渔业生产的影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防御台风技术措施。渔业部门要第一时间将台风路径、大风、大浪等预警信息通知到相关海域的渔船和人员,及时报告渔船进港、渔民撤离上岸、渔政船待命等防御准备情况。强化灾情调度,及时收集、核实、反映灾情,确保信息畅通。 推进科学避灾。立即动员相关海域作业渔船和养殖人员尽快回港或就近避风、避浪,及早加固维护渔港设施和堤坝,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组织农民抓紧加固果树、大棚和畜禽圈舍等农业生产设施,抢收已成熟作物,减轻灾害损失。及时清理疏通田间沟渠和畜禽场排水系统,防止发生大面积内涝。指导农垦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搞好生产恢复。及时组织专家核查评估灾害影响,分行业、分作物制定生产恢复技术方案,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和指导农(牧、渔)民开展生产自救。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及时排涝除渍。搞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疫苗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结合农时季节和地区特点,指导农民搞好补种改种。做好补栏畜禽种畜调运,指导受灾养殖户及时补栏。尽快修复台风损毁的港口、堤坝、渔船、鱼塘和养殖设施,帮助养殖户及时补充被冲走的鱼苗。加强灾区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做好灾后消毒和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防止灾后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农作物病虫害暴发流行。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对参保渔船等设施和农作物尽快定损、理赔。 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将有1~2个台风生成或影响我国 7月30日-8月3日,第9号台风“纳沙”和后期减弱低值环流影响,华南东部、江南中东部等地有明显风雨天气,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此外,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将有1~2个台风生成,可能给我国带来风雨影响。 由于有南海热带扰动助力,“纳沙”水汽格外充足,给闽浙等地带来的降雨将会持续至8月2日,南方的公众在享受台风雨带来的清凉的同时,也要注意强风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纳沙”与南海热带扰动会形成双打,扰动携手呼风唤雨? 当两个台风中心距离在1500公里以内时,它们将产生互旋、互斥或者互相吞并的双台风效应。 据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张玲介绍,7月21日起,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先后打破沉寂,34小时内生成的4个台风,且均出现双台风效应。从5号台风“奥鹿”和6号台风“玫瑰”,到7号台风“洛克”和8号台风“桑卡”,再到即将影响我国的“纳沙”也不例外,它将与南海上的一个热带扰动配对。同时,5号台风“奥鹿”虽然仍在西北太平洋上徘徊,但距“纳沙”较远,暂时不考虑它会在“纳沙”登陆前“插足”。 另外据中国气象爱好者分析,南海东北部的低压并没有像数值之前预报的被纳沙吞并,相反它的结构明显改善,对流也大量爆发。中国和美国方面已经同时升格它为热带低压,它正快速旋转,有极大概率增强成为今年第10号台风“海棠”。当纳沙登陆台湾后,旧中心会撞上中央山脉、消散,新中心将在背风一侧成型;而与此同时,它又将与未来的“海棠”产生双台风效应,二者在海峡互旋,很可能双双登陆福建。海棠的发展会给纳沙的路径和强度带来很大变数,同时未来的海棠本身也会影响我国华东。简要说来,由于双台风互相牵扯,在海峡时情况变得复杂,移速会整体放慢,以致福建暴雨的持续时间和量级都可能加倍。30-31号,防台风抗暴雨工作不能懈怠!目前,南海热带扰动的一点点尾巴正在给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带来降水。 尽管“纳沙”本身来自离我国较近的菲律宾以东洋面,没有在海面上长途跋涉积蓄能量,但由于与南海扰动相互作用,水汽输送加强,加上强盛的西南季风加持,“纳沙”的水汽仍将十分充沛。 张玲表示,双台风效应给台风的路径和影响的预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目前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正密切关注“纳沙”与南海热带扰动的发展趋势。 本文转自【中央气象台、台风监测、中国天气网】。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