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水产前沿实习编辑 郑鹏飞 7月28日,“梅州市“客都草鱼”品牌建设推广会在梅县成功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和梅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梅州市农业局、广东海洋协会以及广东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承办。据悉,也是在2015年的7月份,梅州市首次召开“客都草鱼”品牌发布会,时隔两年梅州再度掀起“客都草鱼”热潮。 客都草鱼 参加本次会议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有20多家,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农科院、嘉应学院、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珠海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梅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梅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梅州市餐饮行业协会、梅州市食品行业协会、梅州市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梅县食品行业协会。 到会嘉宾 同时本次会议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参会的媒体有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国际商报、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农村报(农财网)、羊城晚报、今日头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梅州日报、梅州市广播电台、梅州时空、唐人街网等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梅州日报、梅州市广播电台。其中水产前沿作为水产行业媒体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对做了相关采访。 会议现场 “鱼脍”一直是客家十大名菜之一,客家草鱼自古以来就是“鱼脍”的中上品食材。梅州“客都草鱼”从“生鱼脍”到今天的“优质鱼蛋白”近2000年的精粹之路养成了草鱼的“贵族文化”,粤闽赣三省客属积聚区早把梅州默认为“草鱼之王”的原生地。1958年,草鱼全人工繁殖技术成功,全国各地养殖面积、量产暴增。近两年,随着梅州市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梅州全域8280平方公里全国稀有优质富硒区的发现,让“客都草鱼”延伸出了“传统品牌衍化”、“草鱼休闲食品研发”、“高精尖活性成分萃取”、“生鱼脍文化传承”、“草鱼农商品B2B+O2O电商”等三产融合发展的诸多契机。此次会议的组织召开,正是为了更好的打响“客都草鱼”的品牌,以这个点带动梅州地区水产、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 为更深入了解“客都草鱼”,水产前沿特采访梅州市农业局刘玉涛局长,请他对“客都草鱼”情况进行生动详细的介绍。 水产前沿:“客都草鱼”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推这条鱼呢? 刘玉涛:很多老百姓感觉这个草鱼只要质量好就行,但是怎么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条客家特色草鱼呢?我们就想,首先草鱼在这边也有前年的历史,这个老祖宗定下来的我们就没必要去改了,另外客都梅州是全球两亿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面需要有我们的特色产业,所以我们就决定了用地域加上产品一起构成我们这个产品的名字“客都草鱼”。为什么去做这个事情呢,一是历朝历代客家人都是重视草鱼的质量,加上千年的文化沉淀,所以这个使命就落在了我们头上。二是“客都草鱼”促进了我们现在的旅游。旅游不仅仅是看,玩,住,同时还要吃,所以这些年我们把梅州特色的饮食文化都推给大家,每一个季节我们都有不同的特色饮食产品。 对于客都草鱼我们是这样认为的,首先客都是我们客家人的骄傲,各地方的归属感有了,第二草鱼是植食性的,加上这边的养殖环境,整个给人感觉就比较干净。又由于对过去的传承,所以在今天可以收拢所有产业人的心,能够大家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块使,为未来打市场铺开道路。所以客都草鱼,承接了过去,发展了现在,改革了未来。 水产前沿:从2015年到现在,这期间推广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哪些问题吗? 刘玉涛:以前我们对于客家草鱼叫的名字太多了,就是一些企业的个人品牌比较多。我想,一个企业做的再大能站整个水产的多少呢,所以不应该只是突出一个个人,大家只有一起努力把一个品牌做大才能真正在行业上有影响力。 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副所长 付佳 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副所长付佳是心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她围绕“做好水产品质,促进品牌发展”做了精彩分享。 会议还邀请了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农业规划师,上海米台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欧谕达做专题讲座,其间关于“渔业品牌塑造的路径与方向”展开分享和讨论,通过旁引分享其他品牌建设成功案例,让大家对于品牌建设的认识豁然开朗。 会议花絮: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以及梅州市政府官员参观展位 会议嘉宾 江门新健饲料总经理曾党胜 刘局长和饲料企业代表合影 参会嘉宾 澳洲小龙虾 黄缘水龟 锦鲤 水库鱼 白玉蜗牛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