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高温塘底缺氧,河蟹上岸上草,吃食慢怎么办,这4个关键点你要抓住!

2017-8-4 19:26|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34764|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进入7月份,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河蟹池塘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核心的问题——缺氧!高温季节,养殖朋友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般都是河蟹伤亡、水草腐烂、水质过浓等问题,但是这些都只是出现问题后的最终表现形式,而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编辑/水产前沿 李钒
  文/图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金攀宇
  
  进入7月份,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河蟹池塘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核心的问题——缺氧!高温季节,养殖朋友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般都是河蟹伤亡、水草腐烂、水质过浓等问题,但是这些都只是出现问题后的最终表现形式,而出现这些问题的诱发因素往往被我们的养殖朋友所忽略。我们一直倡导以防代治的理念,可是每年进入高温期依然会有很多养殖朋友出现往年同样问题,最终影响了河蟹的产量及规格。
  
  这中间最核心的诱发因素就是池塘出现持续的亚缺氧状态,而亚缺氧的出现并非和严重缺氧一样,会出现大量的螺蛳上边,河蟹上岸上草,鱼浮头等现象,细心的养殖朋友会发现,持续的亚缺氧在河蟹池塘会出现以下表现:
  
  河蟹吃食慢,吃食量减少,原本投喂的饵料4--6个小时就能吃光,现在到第二天早上依然能看到少量未吃完的饵料。
  


  另外,水草由清爽突然变脏,上面附着大量的泥浆及死亡藻类,这意味着你的池塘出现了倒藻返底缺氧的现象。
  
  PH值由高变低。河蟹池塘的PH高低直接反馈的是池塘水草及藻类活力及数量,PH越高,说明池塘水草或藻类越多;PH值过低说明池塘水草或藻类少或者活力差,意味着池塘的产氧者出现了问题,应及时预防缺氧。
  
  如果出现水体发红、发黑、老绿水的现象,说明这种池塘多为鞭毛藻类为主,白天产氧能力很强,但同样的夜晚会集中下沉至池塘底部,耗氧较重。
  
  接下来,笔者就当前河蟹养殖现状,浅谈高温缺氧的主要原因及如何正确预防缺氧和严重缺氧的急救措施。
  
  影响池塘缺氧的主要原因:
  
  一、天气原因
  
  1、阴雨天气
  
  高温阴雨天气,池塘的突出矛盾问题是底热。虽然是阴雨天,但是池塘的水温并不会下降太多,整体的水温还是比较高的,而雨水的温度要远远低于池塘的水温,这就造成了上层水温高于下层水温的现象,底层的溶解氧会往上层水走,底层缺氧。
  
  建议:
  
  (1)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一定要及时降低水位,水位保证坂田上水草草头露出水面为宜,同时全天开动增氧机。
  
  (2)短暂性阴雨天气,傍晚干撒大苏打降低底层温度,夜里使用强氧化型改底降低底层耗氧,增加底层溶氧。
  
  2、闷热天气
  
  闷热天气核心的问题是低气压,气压和池塘的溶解氧是成正比的,气压越低,池塘底部的溶解氧就越低。
  
  建议:
  
  (1)轻微闷热天气:适当降低水位,晚上天一黑就打开增氧机。
  
  (2)严重闷热天气:适当降低水位,晚上天一黑就打开增氧机,外泼可以打开水体表面张力的产品,使用强氧化型改底,有条件的可以晚上引进外源水。
  
  3、晴天大风
  
  晴天大风天气,池塘的矛盾突出点是底热,高温晴天本身池塘上层水温就非常高,由于大风导致池塘上下水体强对流,底层水温过高,夜里降温,导致严重的底热现象。
  
  建议:
  
  天黑就要及时打开增氧机,干撒大苏打,降低池底温度。严重的要在夜里10点以后使用强氧化型改底,适当引进外源水。
  


  二、池塘底质原因
  
  1、冰鲜鱼粗粮——饵料系数高(吃的多拉的多)
  
  饵料系数通俗地讲就是饵料的利用率,具有效数据统计,对于河蟹而言,优质的功能性颗粒料的饵料系数是1,意思是1斤的饲料可以长一斤的螃蟹;冰鲜鱼的饵料系数是3,意思是3斤冰鲜鱼可以长1斤河蟹;粗粮的饵料系数是5,意思是5斤的粗粮长1斤的河蟹。随着河蟹规格越来越大,投喂量逐渐加大,河蟹每天所代谢出的粪便也越来越多,池塘底质也随之越来越差。
  


  举个例子:
  
  如果今天投喂30斤优质的功能性颗粒料,它的饵料系数是1,但是河蟹依然会排泄出大量的粪便。如果今天投喂100斤冰鲜鱼,它的饵料系数是3,河蟹至少要排泄出不低于67斤的粪便。由此可以看出,投喂冰鲜鱼和粗粮的池塘,要需要尤为重视高温期底质环境的改良。
  
  建议:
  
  (1)选择优质的功能性颗粒料,提高饵料吸收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降低池底负担。
  
  (2)长期内服微生态制剂,帮助提高饵料吸收转化率,同时微生态制剂会随着粪便的排出进入水体中,帮助分解残饵粪便,净化底质环境。
  
  (3)高温期5--7天使用一次强氧化型底改或者不耗氧的生物型底改。
  
  (4)根据池塘水质情况,7--10天使用一次EM菌或光合细菌。
  
  2、淤泥多——底脏、底热、底臭、底层缺氧
  
  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残饵粪便、死亡藻类等有机质,随着温度的上升,底层细菌会大量繁殖分解池底有机质,极易消耗池底的氧气,发出大量的热量,产生如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所以高温期对于淤泥多的池塘管理就变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底栖类水产动物的养殖,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产量和规格。
  
  建议:
  
  (1)根据放养密度,3--7天使用强氧化型改底,分解底层过多有机质,抑制有害的大量繁殖,增加底层溶氧。
  
  (2)定期使用EM菌,分解池塘有机质,定向培养池塘有益菌群,防止有害菌大量繁殖。
  
  (3)定向培养硅藻,增加底层溶氧,防止有害藻类大量繁殖。
  
  三、池塘水质原因
  
  1、水浑(泥浑水)
  
  较低的透明度会影响池塘藻类及水草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其产生氧气。
  
  2、水白(白浑水)
  
  池塘缺少碳、钾肥,及时补充碳、钾肥,稳定池塘的藻相和菌相。
  
  3、水浓(老绿水、红水、黑水)
  
  白天产氧足(水体中上层),夜晚耗氧重(呼吸作用),每天都会有许多藻类死亡,增加底层耗氧。
  


  四、水藻原因
  
  1、水草过高
  
  水草产氧能力较强的部分为水草的上半部,如果水草过高甚至出水面,会导致池塘中上层的水体氧气过饱和,而池塘中下层的水体氧气过少。
  
  建议:
  
  (1)及时打头,保证水草距离水面至少30CM。
  
  (2)少施氮磷肥,多用碳钾肥。
  
  2、水草过密
  
  池塘水草过密会导致上下水体的对流差,溶解氧无法流通到池塘底部。
  
  水草下半部分及池塘底部长期不见光,水草易出现黄根、黑根现象,最终导致水草上浮。
  
  建议:
  
  (1)及时梳行,拉出通风沟,增加水体的流动性。
  
  (2)定期使用强氧化型改底,改善过密水草下的底质环境,促进水草生白根,防止黄根、黑根现象的发生。
  
  3、水草上浮
  
  河蟹池塘,当池塘的水草上浮,它的净化水质及产氧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建议:
  
  降水位,清水质,增底氧,保水草,防下沉,少量多次的拉掉过多上浮的水草。
  
  4、水草下沉
  
  当池塘上浮的水草突然下沉,并且天晴也不再上浮时,就意味着水草基本失去活力且不再产生氧气,下沉的水草会渐渐腐烂,消耗池底氧气。
  
  建议:
  
  (1)及时拉掉所有下沉的伊乐藻,并需要持续的使用强氧化型改底氧化池底腐烂无法打捞的水草。
  
  (2)解毒爽水,解除因水草下沉腐烂所产生的毒素。
  
  (3)降水位,补种节节草。
  


  高温池塘管理,就像是钓鱼收杆的过程,鱼已经在钩上了,如果你仅仅只是想钓小鱼,你可以随意的提竿;但是如果你想钓大鱼,你就需要在这最关键的一刻稳住心态,与它斗智斗勇,如果你稍有不慎,无论是钩脱了,线断了,还是竿折了,最终的结果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在此,谨以此文为广大的河蟹养殖朋友提供一些建议。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