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 上半年,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4.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2亿元,同比增长57.83% 文/水产前沿 唐东东 8月21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通威股份”)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4.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2亿元,同比增长57.83%,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8亿元,同比增长243.97%。 目前,通威股份已实现农业+光伏新能源两大产业的协同整合,并致力于两大主业各自细分板块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张。 饲料等产业链业务 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饲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98亿元,同比增长12.90%,毛利率14.49%,同比增长1.87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营销体系与技术体系强化协同,进一步贴近市场,以“高质高价高性价比”作为产品定位(水产方面开发出“鲤鳃健”、“鮰肠健”和以锦鲤膨化饲料等为代表的观赏鱼饲料;在畜禽方面开发出规模化猪场专用“催乳宝”产品;在动物保健方面,开发出改善肝胆肠道健康的“肽给力”产品),清理“低销量、低档次、低效益”产品,同时推进以动保、种苗为核心的支撑服务,结合养殖水面资源与客户的共同分享,增加公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及客户粘性。 光伏新能源业务 1、多晶硅板块。今年上半年永祥多晶硅销量0.81万吨,同比增长40.04%,产能利用率超过110%;毛利率45.15%,同比提高0.85个百分点。多晶硅单吨生产成本同比下降5.2%,降至5.7万元/吨以下。对比中国光伏协会对于生产成本在7万元/吨以下即被认定为领先的情况,永祥多晶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且面对当前国产高纯晶硅供不应求的局面,永祥二期2.5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已动工开建,预计将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届时不仅在技术、质量上进一步提升,部分可达到电子级晶硅标准,还将在生产成本上得到20%的下降空间。 2、太阳能电池领域。合肥太阳能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太阳能电池生产供应企业,今年上半年电池产销量均超过1.8GW,同比增长超过80%,单、多晶电池非硅加工成本已经进入0.2-0.3元/w的区间。在保持原有产能、技术、成本优势的同时,成都二期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将在2017年9月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拉动太阳能电池加工成本10%左右的降幅。 3、光伏发电业务。公司以自主、委托开发及兼并收购等形式,着重发展“渔光一体”及家庭户用分布式发电项目。目前,公司通过审核的光伏发电项目达1000MW,在建项目约620MW,项目储备规模超过5GW,主要分布在江苏、广西、广东、安徽、内蒙古、辽宁、山东、江西、黑龙江等地。其中,江苏如东10MW“渔光一体”项目已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渔业+光伏”复合增效案例,截止报告期末,该项目已累计实现发电2060万度,销售收入约2111万元,毛利率约62.64%;二期10MW也于5月21日并网发电,目前已累计实现发电187万度,销售收入183万元。 六大盈利子公司营收情况 报告中,通威股份公布了六大最盈利的子公司情况,分别是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69亿元;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06亿元;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11亿元;广东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57亿元;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0.54亿元;越南通威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为0.51亿元。总计贡献净利润约7.48亿元。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